近期,随着《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上部收官,这部从曹魏视角切入三国时代的剧集,将魏国大军师司马懿带到人们的视线,剧中司马懿变身忠诚臣子,怯懦、忠诚又护妻的形象让网友大跌眼镜,被指与人们一贯认为的阴谋家形象不符。真实历史中的司马懿到底是怎样的人,如何能以臣子的身份让“三国全归司马懿”?

司马懿战死沙场了吗(司马懿野心家)(1)

在我们的一贯印象中,司马懿老奸巨猾、阴险狡诈,自古至今都被人们指斥为“野心家”、“阴谋家”。他内辅曹魏三代,消除异己、权倾朝野,是曹魏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最终胜利者,唐太宗李世民在《晋书•宣帝纪》中批评其“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

历史上,曹丕曾形容司马懿:“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曹丕极为信赖司马懿,将其视作魏家萧何。事实上,司马懿也确是曹丕的心腹。他为巩固曹丕的政治地位,为最终废汉建魏,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丕死后,司马懿辅佐曹丕之子曹睿。这一时期的司马懿是一名军事家,他在曹睿即位后第一次真正掌握了军权,让他一生引以为豪的便是“克日擒孟达”。但在曹睿当政期间,司马懿的权力始终被控制着。

曹睿临终,任命曹爽与司马懿共辅曹芳。曹芳在位时期,司马懿多次率军亲临御吴前线,累积军功。而大将军曹爽不断削减司马懿的权力,导致司马懿、曹爽矛盾不断激化。

公元247年,司马懿“称疾不与政事”,这被后世认为是司马懿隐忍示弱的极致。这一切的隐忍在公元249年爆发,司马懿趁曹爽与皇帝曹芳离开都城为魏明帝扫墓之际,发动 “高平陵事变”政变,控制了中枢政权。

司马懿战死沙场了吗(司马懿野心家)(2)

司马懿的此次政变并非深谋远虑,而是冒着极大风险所做的背水一战。正是在这次事变之后,独掌朝政的政治地位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两代三人的传递,最终达成司马氏废魏立晋的改朝换代。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章鸿昊这样评价这次事变:“如果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司马懿取得权力并非是个人的野心,而是士族集团夺回正统权力的斗争。”而且,“如果不是曹魏政权后期出现很多弊病,他应该是一个佐命忠臣”。

最后,一同来看看《晋书•宣帝纪》中对司马懿的描写。

《晋书•宣帝纪》节选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是日,太白袭月。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时景帝为中护军,将兵屯司马门。帝列阵阙下,经爽门。爽帐下督严世上楼,引弩将射帝,孙谦止之曰:“事未可知。”三注三止,皆引其肘不得发。大司农桓范出赴爽,蒋济言于帝曰:“智囊往矣。”帝曰:“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于是假司徒高柔节,行大将军事,领爽营,谓柔曰:“君为周勃矣。”命太仆王观行中领军,摄羲营。

(本文综合光明网、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