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说辞的艺术,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烛之武退秦师重要句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烛之武退秦师重要句子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退秦师》说辞的艺术
湘潭县第九中学 颜国强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有人认为可能言过其实,但历史上确实有一人做到了,他就是烛之武。
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仅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强大的敌军不战而退,继而化敌为友,使自己的国家化险为夷。
烛之武由此成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风云人物,得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劝说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决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很多高超的劝说的技巧!
烛之武让秦穆公欣然醒悟、悬崖勒马,最后改弦更张、化敌为友的一番精彩说辞,更是成为永恒的经典!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赏析《烛之武退秦师》说辞的艺术吧!
第一步:动之以情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 知亡”示弱臣服于秦,坦言知亡,避其锐气,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成功劝谏的前提是使被劝谏者愿意听劝谏者说话,烛之武见到秦穆公后首先创建融洽和谐的谈话氛围,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他没有露出一点乞怜相,也没有说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在强大的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奴颜媚骨是换不来同情的,相反可能是看不起,气焰更加的嚣张!
烛之武也没有慷慨陈词,展示郑国君臣同仇敌忾、誓死一战的决心,因为他知道那只会激起秦穆公的怒气,加速郑国灭亡。
烛之武当然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本是求人,却不卑不亢,开门见山地说道:“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意思是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坦言知亡,避其锐气,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这番示弱臣服迎合了秦穆公这位强敌的自大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了契机。使秦穆公解除了戒备心理,谈话的气氛随之轻松。良好的开端奠定了此次劝谏的感情基础,成功近在眼前。
听到这样一段言辞,怎会不让人心情放松。这便是劝说对方的第一步,讲出自己不是来求人的,而是来帮人来的。
我估计秦穆公听了这段言辞会从防备之心转为好奇之心,心情轻松地愿意听烛之武说下去。
第二步:晓之以理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亡郑”无益有害于秦,设身处地,为秦着想,现实分析,反面说理。
紧接着,烛之武话锋一转,“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意思是说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似乎话中有话,不由得秦穆公不听下去。仿佛他不是来救郑国的,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秦国着想,这自然会取得秦伯的好感,从而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缩短双方的距离,使秦伯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为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烛之武明里为秦,暗则为郑。所说之言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意思是说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从现实的情况来分析,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是很难的;接着反面强调亡郑结果,只能使“邻厚”“君薄”。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的土地,增强了晋国的势力,而晋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
从现实形势图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秦出力亡掉郑国只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没有得到好处,相反自身实力变弱,对自身利益有害。
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听到这样一段言辞,怎会不让人心生动摇。这便是对方的第二步,从反面的角度说理,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替他分析利弊,先让对方产生动摇之心。
我估计秦穆公听了这段言辞会觉得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定会陷入沉思,思考自己以前的决定是否正确,开始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第三步:诱之以利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有益无害于秦 ,正面陈说,改退为进,紧抓关键,以利诱之。
如果说前面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里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接下来从正面陈说保全了郑国,对秦不仅无害,反而利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意思是说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烛之武紧紧抓住了“利”字做文章: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烛之武正是抓住了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对秦国有绝对的好处。大谈而特谈亡郑于秦不利,存郑于秦有大利,从而使得秦穆公心动,坚决退兵。
听到这样一段言辞,怎会不让人心动。这便是劝说对方的第三步,讲出自己能使对方心动的诱惑,投其所好,让对方产生喜悦之心。
我估计秦穆公听了这段言辞虽然没有表露声色,但内心深处已是乐开了花,决定与郑国化敌为友不攻打郑国了。
第四步:逼之以威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助晋有害无益于秦,巧施离间,步步推进,回顾历史,推测未来。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回顾历史)“尝晋”,忘恩负义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 进行历史的回顾,引史为例,挑拨离间。 说明历史上晋国就有背叛前科,曾对秦国言而无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秦晋联盟不可靠。赤裸裸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挑拨离间秦、晋两国的关系。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推测未来) “将晋”,贪得无厌。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从历史说到未来,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让秦伯意识到自己的危险。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截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 最终退兵,且留兵守卫郑国。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深思慎行)“阙秦”,唯君图之。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摆事实,讲道理,委婉含蓄地提请秦伯定夺。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不惜跟同盟军决裂,反过来帮助郑国。
听到这样一段言辞,怎会不让人胆战心惊,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拨云见日之感了。这便是劝说对方的第四步,逼之以威,让对方明白将来的隐患和威胁,让对方产生恐惧之心,从而改变主意,达到劝说的目的!
听了这段言辞之后果然“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意思是说秦穆公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了。使秦穆公由原来的“助晋亡郑”转变为“助郑存郑”,决定与晋国化友为敌,帮助郑国守卫边境。晋文公也明智的知难而退,撤军回国。郑国因此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烛之武的说辞分为四步,步步推进,步步惊心!步步让人深思,步步天衣无缝!
当然烛之武能够成功还有其它原因和条件!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分兵态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 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塌地增援晋国。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接触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烛之武的说辞,紧紧抓住一个关键“对方最关心的是自己利益”。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二战英囯首相丘吉尔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烛之武不暴露游说目的,闭口不谈郑国的利益得失,言谈中似乎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诱之以利,逼之以威。使趋利而来的秦师不仅“退”,而且“与郑人盟”。使晋知难而退,具有挽救郑国危亡、化干戈为玉帛的巨大效果。
让我们每个人都掌握并提高劝说这一门高超的艺术吧。让劝说成为沟通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吧!让劝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立交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