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

她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乐园

多么美的词啊。仔细体味一下,这首歌是不是和王之涣的凉州词的境味很相似啊?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品味一首好诗(换一种方式品读)(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讲解中把这首诗讲成了一个场景,也就是站在一点,所看到的画面。可是黄河和玉门关相距千里,是唐时没有雾霾吗?能极目万里?还有些人把这首诗讲成一幅画。画嘛,可以是诗人的想象。可是这样的一幅画听上去只有文字的美了。还是少了些什么。

这里我试着用月牙泉的歌词的方式,来品味这首诗。

站在高处(也许就是黄鹤楼哦),远眺九曲回肠的黄河,涛涛河水从崇山峻岭间奔腾而下,多么气势磅礴。如同天上之水,从白云间倾泻而下。

遥想黄河上游,陇右河西之地,荒凉古道,随着两侧高山曲曲折折,通向遥远的边关。边塞上的军士也许正横笛吹奏着《折杨柳》这种哀怨的曲子,以寥慰思乡之情。又何必呢?家乡虽已柳绿花红,可家乡那温暖的春风恐怕是吹不到这高山阻隔,苦冷荒漠之中的边塞吧

其实唐代诗人们所做的《凉州词》实在是多的很。绝大多数写《凉州词》的诗人也都没去过凉州,甚至都没有类似的边塞生活经历。大都通过读史,读文章,读诗来了解,然后根据所读所感来创作。这首诗也一样,完全不用把玉门关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作对应的。

也许就是诗人真的看到或头脑中勾勒出一幅远眺黄河,极目之处,高山孤城。然后为了和《凉州词》相称,才写到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完全可以把玉门关认为就是戍守要塞的一个指代。抒发一种文人的不遇之愁。

可文字就是文字,大家就是大家,这寥寥四句,却是那样的美,美得让人无暇思索诗人是在述说还是在描绘。或者就应感受单纯的美,而无需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