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我们不仅要武装战士的手足,尤其重要的是武装战士的头脑。

(《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1938年1月20日,引自第5页)

002.

确切地说,党的优势不仅在于政权中的适当数量,主要在于群众的拥护。

(《党与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4月15日,引自第9页)

003.

把优势建筑在权力上是靠不住的。

“一二九”北平学生运动时,宋哲元用了自己的权力——军队、监狱、警察、大刀、水龙去对付革命的学生,试问我们能说当时的优势是在宋哲元手上吗?这当然是说不通的。

过去我们有些高唱优势的同志,认为共产党员占多数了,天下是我们的了,因而可以为所欲为了,于是许多过左的错误由之而生,中间分子对我不满,进步分子非常不安,群众对党的舆论也不好。除了阿Q主义者,谁能说党已经有了优势!

(《党与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4月15日,引自第10页)

004.

细小的技术问题如与总的方向无大损害(即使有些毛病),都是允许让步的。

(《党与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4月15日,引自第18页)

005.

发现缺点是改进的开端。

(《一二九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1941年5月,引自第26页)

006.

经验尤其证明:谁关心人民的问题,谁能帮助人民想办法去和敌人斗争,保护人民利益,谁就是群众爱戴的领袖。

(《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1943年1月26日,引自第41页)

007.

接受历史教训,是为了今后的工作,但不是把历史上可能做的,机械地搬到今天来运用,而要看今天的具体条件,来决定如何去做。

(《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1943年2月20日,引自第69页)

008.

我们共产党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不仅要当群众的学生,还要当群众的先生,党不是要发展群众运动中的自流性,而是要使党的方针在群众运动中获得实现。这就说明了党的指导的作用。

(《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1943年2月20日,引自第72页)

009.

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常常是夸大自己好的一面,对于自己的弱点总是原谅的,还往往把弱点看成优点。

(《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1943年11月10日,引自第89页)

010.

在真理面前屈服是可贵的精神,绝不是耻辱。

(《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1943年11月10日,引自第92页)

011.

我们有些共产党员,马列主义的思想方法太少,看见自己头上有一小块云,就认为天下都是云,凭直觉来看问题,凭自己脑袋上面有没有乌云来判断革命胜利或失败,这样,遇到困难就不会看到光明和胜利,就没有不悲观失望的。

(《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1948年4月25日,引自第99页)

012.

谁都希望革命快些胜利,可是,问你敢不敢胜利,问题就来了。

不一定希望胜利的人就敢于胜利。要胜利就要吃苦。

(《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1948年4月25日,引自第100页)

邓选思想是什么(2022年重读邓选一)(1)

图为邓小平与刘伯承

013.

总之,不要多树敌,应该中立的中立,应该麻痹的麻痹,凡是今天不反对我们的,对我们都有利。

(《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1948年4月25日,引自第105页)

014.

我们要看自己的脚究竟站在哪里,怎样做才是更好地为群众。

(《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1948年4月25日,引自第106页)

015.

我们常常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如果没有政策和策略,党的路线就是空的。正确的路线一定要用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来保证。

(《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1948年4月25日,引自第107页)

016.

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中立一切可能中立的人,分化敌人营垒中一切可能分化的人。

(《贵州新区工作的策略》,1949年11月12日,引自第141页)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引自《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017.

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

开会是一种领导方法,是必需的,但到会的人总是少数,即使做个大报告,也只有几百人听。个别谈话也是一种领导方法,但只能是“个别”。

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所以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是毛主席告诉我们的。

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

(《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0年5月16日,引自第145页)

018.

凡是无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先研究一番,或者写个东西,说这个好,但也存在哪些危险性,使群众从另一方面再考虑,这也就是领导。

(《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0年5月16日,引自第148页)

019.

有没有力量,不仅是质,也有量的问题。质是要准确性,量也要加大,各方面围绕于此,才有力量。

(《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0年5月16日,引自第149页)

020.

绝大多数同志,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工作都很努力,但是检查我们党和党员的工作,不能只以“努力”二字来衡量。

努力,表示想把事情办好,这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品质,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看努力的结果。

有两种努力,一种是执行了政策,联系了群众,做好了工作,完成了任务;另一种是工作看起来忙得很,但是实行的是命令主义,违反了政策,脱离了群众,完成不了任务,损害了党的信誉。

我们要区别这两种努力,倡导正确的努力,不赞成那种不正确的努力。

党内犯官僚主义错误的同志,有些也是很努力的,所以有个新名词叫“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

从遵义会议以来,我们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但是路线正确并不等于解决了一切问题,还要看党的各级干部和党员是否正确执行这个路线。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如果下面不很好执行,那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尽管绝大多数同志是努力的,但并不就是一切情况都好,一切都胜利,还要检查一下是怎样努力的。

(《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1950年6月6日,引自第153页)

021.

我们的工作态度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

(《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1950年7月21日,引自第170页)

022.

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

打仗也是这样,先要解决为什么打的问题以及联合谁打击谁的问题。

(《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1951年3月26日,引自第184页)

023.

主观主义者不懂得,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

(《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引自第218页)

024.

一个人只有不因为自己的功劳和职位而骄傲,不用来作为“特殊化”的资本,反而更加谦虚和谨慎,更加提高自己的以身作则的责任心,他的功劳和职位,才是值得尊敬的。否则,他的骄傲和放肆,必然会把自己淹死。

(《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引自第244页)

025.

在宣传上,还是毛主席的话,心要热,头要冷。

现在主要不是抓指标,而是抓措施。只要措施是积极的,就不是机会主义。

(《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1958年4月7日,引自第282页)

026.

我们党对于群众路线历来的解释,正如毛主席讲的,无非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

(《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1961年10月23日,引自第287页)

027.

人穷志不要短,越到困难的时候,越要有志气。

(《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1961年10月23日,引自第290页)

028.

管事要管本行,议事要议大事,要把眼界搞开阔些。

(《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1961年12月27日,引自第296页)

029.

各级领导同志要善于倾听反面意见,倾听不同意见;要听老实人的话,要听老实话。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6月2日,引自第308页)

030.

我们忙于事务,不注意学习,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务主义中去。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

我们还是要造成一种学习的空气,学习理论的空气。学习实际的空气,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党风,我们党的一个好的传统作风。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6月2日,引自第316页)

031.

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

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

(《怎样恢复农业生产》,1962年7月7日,引自第323页)

邓选思想是什么(2022年重读邓选一)(2)

“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本是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天府之国,田多粮多,因此鼠多猫亦多,农人养猫是为护粮。后来渐渐被化用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

邓小平家中也挂有一副《双猫图》(上图)。这是被誉为“江南猫王”的著名画家陈莲涛所画,图中,一只猫毛色雪白,另一只猫毛色乌黑,右上角有题词:“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上世纪80年代初,薄一波曾问邓小平,对“黑猫白猫”这个说法现在怎么看?他回答:“第一,我现在不收回;第二,我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说的。”

032.

策略是为战略服务的。

(《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1965年6月、12月,引自第343页)

033.

总之,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要耐心地帮,叫做一看二帮。所谓“看”,无非是看他能改不能改。不管他能改不能改,总是要帮够,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1965年6月、12月,引自347页》)

1969年10月-1973年2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他“第二次落”。

1973年,毛泽东亲自在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军委扩大会议上推荐邓小平,尽量扫清可能出现的一切障碍。他评价邓小平“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到了1976年,在第三次被“打倒”前,邓小平面对“四人帮”的威胁,回应:“我是聋子不怕响雷打,死猪不怕滚水烫。”最终在1977年7月17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

后来,有一位外宾在1985年向81岁的邓小平请教长寿秘诀,他回答了4个字——乐观主义,“我是三下三上的人,对什么问题都持乐观态度,相信自己的信念总会实现。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我是活不到今天的”“天塌下来不要紧,有高个子顶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