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放号,是指老用户停用或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

在中国数量庞大的用户面前,手机号属于稀缺资源。“二次放号”能循环使用码号资源,是有效盘活闲置通信资源的必要手段,这在国际上也是一直通行做法。

受制于人口基数巨大和号码资源有限,不断释放新号的现实性不强。”业内人士解释说,手机号码共11位数,按照号码编号规则,前3位指代不同运营商。“手机号码后8位算起来才1亿个号码,很多人用2—3个号码,平均下来,中国12—15亿个号才能基本满足使用需求。所以不对弃号进行回收利用太不现实,因为号码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无限扩大,而回收利用后就相对没那么紧缺了。

理论上,消费者应在注销号码之后再弃用号码,注销要去通信运营商的线下营业厅,还要解绑手机号码所注册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账户,但是消费者通常采取的做法是直接扔掉手机卡;甚至有些人用手机号注册小额贷款后恶意弃号,但对于非运营商系统内的业务、第三方平台的业务运营商没有权力和途径对这类情况进行监管。

因此新办的手机号码却不断接到催债电话,注册微信、支付宝、淘宝、微博等App,却频繁显示号码被占用这类情况屡见不鲜,消费者也非常苦恼。

如今,手机号码就像网络通行证,无法完成App的绑定,就不能使用其全部功能。

“二次放号”确实是个问题,还是个必须被解决的问题,但短期内暂时还没有形成可行的解决方案。

并且“二次放号”所身处的环境也正在不断发生变化。5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正式施行,专门治理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规定》按服务内容类型将APP分为39类,包括地图导航类、网络约车类、即时通信类、网络支付类等,其中2/3的必要个人信息都有“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所以“二次放号”一旦产生问题,代价只会越来越高。

在网上随手搜索二次放号,就会看到不少吐槽的帖子和求助帖,大部分的人最终只那个被迫弃号。

那么,就现在的整体条件下,是否有办法来尽量减少二次放号的影响或者避免呢?

在这里,小丸子走访了中国移动的营业厅,在流程穿越了整个过程,采访了客服人员后,总结出来以下三招,相信可以帮到你。

第一招:前置筛选。

在前往中国移动的厅店办理入网新号码的时候,中国移动的客服人员会预先帮助用户在微信、支付宝等与手机号码强关联,同时也是客户强需求的软件中对选定号码进行搜索,如果搜索到有注册记录,会提醒客户另选号码或者做好应对。这一步,就可以轻松化解掉很多不必要的后续麻烦。

第二招:优选新号

现在中国移动的号码段非常丰富,在办理新号的时候,客服人员也会温馨提示客户有可能存在的二次放号风险,并且推荐客户办理198、178的新号段,避免二次放号的困扰。

第三招:贴心售后

如果在办理的新号之后,确实存在二次放号的困扰,比如各大银行APP被注册过需要修改等,中国移动各大营业厅会在核实信息后,为用户出具三张月结发票或者办理新号的入网单据,凭借此信息,客户前往银行就会很轻松的解除号码绑定。

同时,小丸子还给各位划一个重点!办理新号时,最好在ZFB搜索以下预选号码有没有注册信息,因为ZFB的解绑操作是目前软件中最为繁琐的,所以一定要提前避坑。

当然,还有更EASY的一招,就是前往中国移动各大门店求助漂亮的小姐姐们,她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你解决问题。

中国移动百分百努力,只为你十分满意!

二次放号是怎么回事(三招帮你摆脱二次放号困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