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电视(微信号lengyankandianshi),禁止未经授权的转载。】

这是冷眼君的第242篇电视评论

当模式已经不再万能的时候,原创就显得格外的弥足珍贵。但是原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有大量积累之后,才能做到一蹴而就。

说到节目研发,可能大多数电视人的惯性思维就是去扒国外的现有模式。如果确实在执行上有很大的难度,可能就干脆购买版权,一劳永逸。但如果很多技术手段自认为都能解决,那就东拼西凑,攒成一个看似新鲜却又似曾相识的节目模式,而这种节目其实在当下的很多卫视平台屡见不鲜。

那节目创意这件事就真的那么难吗?冷眼君的回答是,当然难,但是绝非只有扒国外模式这一种路径。其实稍微打开一些思路,换个角度思考,节目的创意来源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本篇要分析的,从影视剧的角度切入来获取节目创意。

我们都知道,综艺节目改成影视剧早已不是新鲜事,比如各种国内热门综艺的大电影,《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以及《极限挑战》等,就连《非诚勿扰》也拥有电视剧版本的《新恋爱时代》。

这两年,好莱坞正在掀起一股翻拍热潮,最新一部要被翻拍的是2005年的电影《史密斯夫妇》。《史密斯夫妇》于2005年上映,正是这部电影让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成为了好莱坞最有影响力的明星夫妇。

而目前有消息称,一个真人秀剧集正在以《史密斯夫妇》为基础进行改编计划中。据了解,改编后的《史密斯夫妇》剧集将是一个真人竞赛秀,在剧中,已婚的夫妇将“在高强度、高风险的新颖的游戏中互相竞争”。这部剧集将由3 Ball Entertainment进行创作,由New RegencyPictures进行制作拍摄。

而国内的例子应该就是北京卫视的《私人订制》,来自冯小刚的同名电影。尽管节目本身没有特别成功,也暴露了制作方面的很多问题,但是从电影到综艺,《私人订制》算是第一次。

那影视剧改编成综艺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首先,成熟的影视剧作品都是有非常完整的故事作为支撑的,而且影片中的所有桥段也都是有画面参考的,所以将其进行综艺化的改编,不失为一种讨巧的办法。比如上面提到的《私人订制》,其实故事核心就是“帮人圆梦”,所以抓住了这个模式眼,改编成综艺节目也就相对比较清晰了。

其次,如今都在追求IP的极致化使用,其实就是将一个IP打造成不同的产品形态。而将影视剧改编成综艺,就是新增了一种IP的演变路径,所以未来的IP开发将会是一种多形态的产品循环。

国外节目推荐(还在抄国外模式)(1)

当然弊端就会涉及到版权的问题,但是思维方式很重要,这也是节目创意上的重要一环。接下来,冷眼君就大概列举一些可以进行改编的影视剧作品,提供一个思路。

比如高智商类的影视作品。

其实密室逃脱类综艺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国内综艺现在只有《星星的密室》,但说实话,《星星的密室》的完成度其实并不高,尤其是在烧脑和推理层面,并没有实现得特别好,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所有的环节设置都太低智化。那么如何做好一档密室逃脱类综艺,有这样几部电影都是可以借鉴的。

《金蝉脱壳》

这是一部越狱的电影。一个越狱高手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任务是逃出一个几乎不可能逃脱的监狱,而所有的逃狱细节设计的都十分精巧。比如开始策划越狱后,布雷斯林开始研究整个监狱的布局规律和看守的换班时间。

国外节目推荐(还在抄国外模式)(2)

之后确定了从紧闭箱逃脱的策略之后,布雷斯林和同伴“教堂”观察确定紧闭箱面板的材质为铝,并且用钢钉固定。而钢钉就是突破点,钢钉容易生锈,只要将热量集中到钢钉上,遇热膨胀的钢钉自己就会脱落。

国外节目推荐(还在抄国外模式)(3)

除了涉猎范围相当广的科学知识,布雷斯林还会通过观察看守的轮换习惯确定逃狱的最佳时间。由于看守都戴着相同的面具,面部特征不明显,布雷斯林就通过观察小动作的细微差距来确定看守身份。

国外节目推荐(还在抄国外模式)(4)

另外还有自制的定位仪,和靠谱的越狱的帮手。

国外节目推荐(还在抄国外模式)(5)

总之,史泰龙在《金蝉脱壳》里就来了场极其高级,充满这科技感的越狱。如果做一档密室逃脱类真人秀的话当然是不太可能引用越狱的概念的,但诸如此类的高智商密室逃脱还是很好看的。相比《星星的密室》简单的回答问题之类的设置就好看太多了。

《终极面试》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电影——《终极面试》中的环节也是可以借鉴的。

在《终极面试》中有八名面试者,他们将在一个房间内进行一场80分钟的限时笔试。这场面试中,只要和考官或者保安说话,就会被取消资格,把考卷弄脏会被取消资格。但考卷上没有题目,所以所有的面试者需要在这一个密闭空间内找到答案。

选择团结协作的面试者们发现这个房间虽然设施简单,但是充满玄机,比如敲碎照明灯后发现了另外一组灯管,并且这一组灯管被敲碎之后还会再出现另外一组灯管。

国外节目推荐(还在抄国外模式)(6)

之后面试者们还尝试了引发消防喷淋装置,企图用水使试卷上的自己显形。而试过了所有办法却依然得不到答案的面试者们开始互相猜忌,人性层面的探讨也就出现了。

《源代码》

而《源代码》的设定也同样可以作为规则应用在综艺里。主人公要在“源代码”中穿越回爆炸前的八分钟找出凶手,如果八分钟内没能完成任务,爆炸就会发生,主人公就要重新来过。

国外节目推荐(还在抄国外模式)(7)

那么,密室逃脱类综艺其实也可以借用这个概念,嘉宾要在有限时间内寻找线索,如果没能顺利逃出就要一切重来。但这种设定成立的前提是,密室逃脱的线索一定要符合逻辑,并且高智商。

所以总的来说,密室逃脱类的真人秀节目缺的其实就是像这些电影中的高智商桥段与设计,当下的诸多所谓烧脑综艺其实都是过于皮毛,线索之间的组接其实都过于简单,如果真的能加入以上高智商、精妙设置的内容,密室逃脱类的综艺一定会好看很多。

再比如体验类的影视作品。

众所周知,养成类或者体验类是真人秀的主要类型之一,而且它也是电影中的一大类型,而且其在讲述故事和形成鲜明的人物性格方面,都值得真人秀进行借鉴和参考。比如说,以职业体验为主的电影,就比较容易改编成一部综艺节目。

《实习生》

德尼罗饰演的本·惠特克是一个年过七十的鳏夫,退休之后又重返职场,在海瑟薇饰演的朱尔斯·奥斯汀创建的时尚网站谋了一份实习生的职位。慢慢地,本·惠特克成为工作团队和朱尔斯生活中都不能缺少的重要角色。

国外节目推荐(还在抄国外模式)(8)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真人秀题材,让退休的老人重返职场,大家可以想象整个故事逻辑,即便是名人版也是适应的。老人重返职场,体验当下年轻人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内容,虽然过程一定会有啼笑皆非的部分,但是看点其实是在代际沟通上。

《制作人》

该剧以电视人聚集地的首尔汝矣岛为背景,围绕KBS综艺部门的故事而展开,讲述不懂世故的白承灿“非本意”进入KBS综艺局,在与罗俊模、卓艺珍、Cindy等工作伙伴的碰撞中懂得如何在现实社会中生活,了解现实世界的残酷,并明白勿忘初衷的重要,逐渐成长为成熟的PD。

这也是一个可以改编成体验类真人秀的绝佳案例。电视行业是一个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依然神秘的领域,所以通过对电视行业这一特定领域的体验,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行业背后的故事。其实在韩国,这一概念已经被实现,《贩卖电视台的时间》就是一档由明星担当节目制作人的真人秀节目,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除了以上两类的介绍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影视剧作品也是有改编的空间和可能性的,而以下就留给大家去思考吧。

1、寻宝类

其实,寻宝类电影对于观影人而言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为其自身具有强叙事张力,清晰的逻辑故事线索,以及浓厚的神秘感。

可改编的代表作品:《盗墓笔记》、《寻龙诀》

2、养成类

故事性较强的电影比较适合改编成综艺节目的一大原因就是其本身的叙事能力和人物张力,对于改编成真人秀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可改编的代表作品:《新娘大作战》、《定制伴郎》、《纯爷们养成记》

3、旅行类

旅行类综艺一直是近年来的大热门,但是旅行的目的和主题性的策划都显得有些窄,其实可以借助影视作品,让旅行类节目变得更加具象和类型化。

可改编的代表作品:《荒野生存》《恋爱假期》《遗愿清单》

节目创意与研发确实很难,但是适时的改变一下思路,从成熟的影视作品中寻找新的角度,这应该是一件靠谱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