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周华婷 张鹏 报道 贾磊 摄影)8月1日下午,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馆执行的“滨城新苗 绽放新时代”天津市第八届滨海少儿评剧节开幕式在滨海文化中心举行。作为滨海新区2022年20项民心工程之一,天津市第八届滨海少儿评剧节的开幕,也将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天津评剧团名单(聚焦2022年20项民心工程)(1)

天津评剧团名单(聚焦2022年20项民心工程)(2)

天津评剧团名单(聚焦2022年20项民心工程)(3)

天津评剧团名单(聚焦2022年20项民心工程)(4)

在开幕式演出中,参加今年新苗展演的选手们汇报了她们各自的学习成果,演唱了评剧《花为媒》选段“洞房赞”、《回杯记》选段“园会”、戏曲联唱《天上无云不下雨》《拜寿》《井台会》《王少安赶船》等。虽然孩子们年龄小,但是一举手一投足,全是名角大腕儿的风采。这些评剧新苗们学艺初见成效,展露才华,一段段精彩的演出,博得了台下老艺术家和观众的阵阵掌声,也让大家看到了评剧的传承和发展。

天津评剧团名单(聚焦2022年20项民心工程)(5)

国家一级演员剧文林告诉记者:“从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老师背后的辛苦,在孩子们身上费的心血,我要向他们由衷地说声感谢,是他们培育了这些孩子,孩子们才在台上有这么好的展现。我看到最小的可能才三四岁,有模有样、有腔有调、有板有眼,非常好,很投入,看得我热血沸腾。”

来自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的李静怡今年17岁,学习评剧已经有13年了,她的表演极具灵气,这次为大家带来了花派经典剧目《绣鞋记》选段“跪至在大堂上连连把头叩”。“评剧节我也是从小参加,到现在也看到了很多弟弟妹妹的成长,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喜欢评剧,把我们大家挚爱的评剧传承下去。”李静怡演出后告诉记者。

天津评剧团名单(聚焦2022年20项民心工程)(6)

此外,滨海新区文化馆李桂霞老师与全国小梅花奖金奖获得者和评剧新苗动情演绎了原创评剧情景剧《校园英雄赞》;滨海新区文化馆少儿评剧传习班学员带来了红色经典联唱《戈登太子》《小酸枣》《金沙江流不断滚滚怒潮》;演出最后,全体演员带来了评剧戏歌《中华瑰宝我来传》,这是今年专门打造的天津市滨海少儿评剧节主题戏歌。深情的旋律,激励着孩子们对评剧的热爱、对传承的担当。正如孩子们唱的,他们肩负希望,把瑰丽的种子传扬,让悠扬旋律给人以力量。

天津评剧团名单(聚焦2022年20项民心工程)(7)

“今天的开幕式,我们也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国孩子的特色节目我们以线上的形式来呈现,线下是我们天津市的评剧小新苗在现场演绎,有我们原创的评剧情景剧,还有一些红色经典剧目和传统剧目,呈现给全国的观众朋友们。”滨海新区文化馆馆长田宝荣介绍,开幕式演出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还将有评剧新苗津彩秀大会、评剧小梅花巡演、评剧新苗汇报演出等活动,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容错过。

据了解,评剧在汉沽地区已有百年历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2009年入选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评剧传承发展的热土,伴随着新时代的脚步,滨海新区从少儿评剧传习班、评剧新苗展演交流、滨海少儿评剧节不断创新发展,不遗余力为全国评剧传承搭建“滨海平台”,打造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评剧传承品牌活动,形成了评剧传承的“滨海现象”,得到业界大力支持和普遍好评。

本届少儿评剧节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发展,今年上半年,已经先期组织编创了少儿评剧节主题戏歌《中华瑰宝我来传》,组织开展“评剧新苗津彩线上行”活动。本届少儿评剧节共有来自京津冀、黑吉辽以及内蒙古7个省市16个地区的255名评剧新苗报名参加,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发布了个人节目113个、集体节目20个,通过互联网集中宣传了天津市滨海少儿评剧节,展示了全国评剧新苗的风采。

“今年的滨海少儿评剧节又是一届崭新的体验,我们推出原创戏歌《中华瑰宝我来传》,进一步丰富品牌标识,推出评剧新苗津彩线上行活动,进一步提高品牌知晓度,推出津彩秀大会,进一步提高展演和交流的水平。‘滨海新苗 绽放新时代’天津市第八届滨海少儿评剧节已经拉开帷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即将呈现。”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贺淑荣说。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