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课后回顾(草船借箭里的数学问题)(1)

女儿放学回来兴奋地说:“爸爸,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儿子撇着嘴说 :“你能有什么好消息 ?难道是数学考了100分 ?”

女儿噘着嘴说:“老爸,你看李宇鹏多扫兴啊 !不就是你数学好吗 ?谝,谝,谝,整天的谝!烦死人了 !有本事你语文整个100分看看!整天的谝!谁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啊 !”

儿子白了女儿一眼:“你数学不行就说你不行不就行了?还狡辩 !你狡辩你的数学就学好啦?该不会还是不会!哪像我呀 !咱这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那数学题儿一学就会 ,你说气人不 ? ”

女儿一巴掌打在儿子背上:“你能!你能!就你能 !你是那带把儿能豆 ,一蹦都上天了!谁有你能啊 ……”

草船借箭的课后回顾(草船借箭里的数学问题)(2)

我皱了皱眉头 :“行了 !你们两个还有完没完了 ?一见面就叨叨 ,能让我省点儿心吗 ?李宇鹏就你数学好吗 ?比你学习好的大有人在 !你才学多大点儿东西 ,就这样狂傲自满 !鸿鸿,你要想别人不嘲笑你,你就把数学好好学学 ,下次考他个100分 !看谁还敢小瞧你 !你不是说有什么好消息吗 ?快说说让我也高兴高兴。 ”

女儿从书包里掏出语文书扔在了桌子上:“还说什么呀 !本来挺高兴的 ,让那个人一闹 ,心情瞬间不好了 !我还说什么呀 !不想说了 。”

儿子皱着眉头说 :“你闹得我才不高兴呢 !爱说不说 ,没人想听 ! ”

我有些生气了:“都少说两句行吗?好了,什么也不要说了,咱听你姐说 。”

女儿极不情愿的说 :“今天我们学了 《草船借箭 》这篇文章。老师提了好多问题 ,都被我答了出来。老师还夸我学得透彻呢。”

草船借箭的课后回顾(草船借箭里的数学问题)(3)

儿子不屑一顾的说 :“我还以为是什么好消息呢,原来是 《草船借箭 》啊。《草船借箭 》不就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吗? 《三国演义》 这本书我早看了三四遍 ,你们才学习呀 ?”

女儿生气的说 :“就你能是吧 ?我给你说了吗 ?你真欠 ……”

“好啦 ,不要吵啦 !”我生气的说 ,“你们还有完没完了 ?”

看着他们两个互不服气的样子 ,我心里暗暗的想:“看来今天我不得不压一压你们嚣张的气焰了!”

我笑着说:“你们两个谁也不要说了,我问你们两个人几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 。”

他们两个异口同声的问:“什么问题 ?”

我指了指《 三国演义 》说:“你们都知道 《草船借箭 》的故事。那我就问你们几个 《草船借箭 》里隐藏的几个问题 。 ”

女儿满脸自信的说 :“你问吧 ,这方面儿我可是专家!”

儿子拍着胸脯说 :“你尽管放马过来 ,《 三国演义 》这本书我都看了三四遍了 ,我还能被你难住 ?”

我点了点头 ,意味深长的说 :“好 ,你们都挺自信呐 !”

儿子和女儿对视一眼 ,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

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咱们先说好 ,我说的时候你们谁也不许插嘴,我说完了,让你们回答的时候你们再说。你们现在听好了 :第一 ,孔明为什么只要20条船 ?第二,为什么每只船上要有三十余人 ?第三,孔明为什么要和鲁肃一同前往曹营水寨‘借箭’?第四,为什么孔明要和鲁肃在船上饮酒取乐 ?第五,为什么曹兵不用火箭攻击来敌 ?第六,为什么天明雾淡后曹兵不去追击孔明,反而要禀报曹操 ,使孔明有了足够的时间返航。 ”

草船借箭的课后回顾(草船借箭里的数学问题)(4)

一连串儿几个问题问出来后 ,女儿和儿子失去了笑容 ,不住地抓着头皮。我笑着问他们 :“先问你们这几个问题吧 。你们谁先回答 ?”

他们两个面面相觑 ,满脸窘态 :“怎么啦 ?一个不是读通彻了吗?另一个《 三国演义 》不是都读三四遍了吗 ?这些问题怎么回答不出来呢 ?你们是在组织语言吗 ?现在组织好了吗 ?你们谁先说说呢 ?怎么不说话了 ?”

女儿推了一下儿子 :“你先说吧 ,你不是熟读《 三国演义 》吗?这肯定难不住你 !”

儿子挠了挠头 :“哎呀 ,姐,你不是刚学了这篇文章吗 ?还是你先讲一讲吧!你讲得透彻!”

“你讲吧 ,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 ”

“你讲吧 ,谁让你是姐姐呢 !我不跟你争 ,你先讲吧。 ”

“你不是聪明吗 ?还是你先讲吧 !”

“你讲吧 ,别客气 ,我怎么能跟姐姐争呢?孔融还知道让梨呢!你先来吧 ! ”

“哎呀,弟弟呀,既然你都说孔融让梨了 ,当姐姐的怎么也得让你呀!你先讲吧 !别客气 …… ”

看着他俩让来让去的样子,倒把我给逗乐了:“行了 ,都别让了 ,谁先来商量好了吗 ?我等得花儿都谢了 !”

他们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草船借箭的课后回顾(草船借箭里的数学问题)(5)

我笑着说 :“好啦,不难为你们了 。我从头给你们说一遍吧,你们可要听好了 。诸葛孔明这个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学家 !” 儿子睁大的眼睛 :“什么 ?孔明是个数学家 ?”

女儿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 :“别打岔 ,听爸爸说 !”

我笑着说 :“是啊 !孔明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学家 !你想,孔明为什么要20只船 ?因为通过他计算,20条船足够了 。你们想一想 :他要的这20条船 ,每条船能盛下多重的货物 ?每条船绑好的草人青布有多重呢?每条船上要30名军士 ,这30名军士体重有多少呢?除去这些重量,每条船上还能装多少羽箭?第二个问题:如果船的一面受箭过多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

儿子抢着回答说 :“船会翻 !”

我点了点头,大声的说:“对 ,如果一面受箭过多的话船会发生侧翻 。”

儿子得意地看着女儿说 :“看,我说对了吧 !船会翻 !”

女儿白了她一眼 :“闭嘴,听爸爸说 。”

草船借箭的课后回顾(草船借箭里的数学问题)(6)

我接着说:“一面受箭过多船就会发生侧翻 ,那该怎么办呢 ?这30个人就起了作用 。刚才我说过了 ,30个人的体重大约有多重啊 ?一只羽箭又有多重呢?三十多人的体重又能压住多少支羽箭呢?第三个问题 :如果孔明不和鲁肃一同前往曹营水寨,这10万支箭孔明说的清楚吗 ?军士会听从孔明的调遣吗?第四个问题 :孔明为什么要和鲁肃在船上饮酒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上面那个问题了,船的一面受箭过多会发生侧翻 ,那么受箭少的情况下会侧翻吗?对 ,当然不会了 。那么船的一侧最多可以受多少羽箭而不会发生侧翻呢 ?30个人又能压得住多少支箭呢?孔明手中端着的酒杯可以告诉他 ,如果船向一边倾斜的时候,孔明手中端着的酒杯会向外倾斜 ,那酒杯中的酒自然就洒了出来 ,这时候,就可以调转船头让船的另一面受箭。直到杯中酒像平常一样不会傾洒,那就证明船两边的羽箭差不多一样多了 。第五,曹兵为什么不用火箭 。这是一个大家都会有疑问的问题 。其实呀 ,大雾垂江不明虚实才让曹兵不敢用火箭 。因为在江河中行驶的帆船,只要掌握好风帆 ,顺风顶风都是一样的。如果曹兵用火箭,难道他不怕吴兵扬帆直冲曹营水寨 吗 ?如果真的是那样 ,那自己不就遭殃了吗 ?最后一个问题 :孔明让军士大呼 : ‘谢丞相箭 ’时已是返航 。书上写顺风顺水船行得很快,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你们想想拉着货物的船和一条没有拉货的船,哪条船快呢?当然是没有拉货物的船快。之所以曹兵不去追赶,是因为‘不明虚实 ’这四个字 。因为不明虚实 ,只能报知曹操,当曹操知道后 ,即使下令去追 ,孔明已经回行20里了,更何况曹操怕中埋伏,因此只能作罢了。 ”

女儿和儿子认真听讲的样子,让我感到很搞笑:“宇鹏,你不是数学好吗 ?你怎么没有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呢 ?鸿鸿,你不是语文好吗 ?你怎么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呢 ?” 他们两个都低下了头 。

我接着问他们 :“你们说曹兵厉害不 ?”

女儿摇了摇头 :“一点儿也不厉害 。如果他们厉害的话,他们就不会上当了! ”

草船借箭的课后回顾(草船借箭里的数学问题)(7)

我笑着说:“如果曹兵不厉害的话 ,怎么会射那么准呢 ?10万余只羽箭啊,全都射在了船上 !你们想想,书上说有多少人射箭?每人射出去了多少只箭呢 ?是不是每支箭都射在了船上呢 ?不见得吧 ?他们射的箭肯定大于10万只!那他们的命中率又是多少呢 ?他们射了多长时间呢?射了这么长时间他们累不累呢?在射箭的过程中有人偷懒吗 ?他们每个人背的箭够用吗?得用多少人搬运羽箭呢?曹营有那么多羽箭吗?等等 ,这么多问题 是不是都是诸葛亮应该考虑的问题呢 ?如果诸葛亮像你们这样什么也不去想 ,只是自我感觉良好 ,那他还会借来十万余支箭吗?孩子们呐 ,在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 ,不要感觉我会了就不去深入的思考。只有把你所学的知识 ,多多的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 ,多观察一下生活 ,多去思考一下,你们会得到更多的知识。我说了这么多 ,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你们还从《草船借箭 》这个故事里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呢?”

儿子和女儿急忙去翻书 ,儿子说:“爸爸 ,让我先看看再对你说 。”

女儿也随口应着:“爸爸 ,你先等我一下,我再看看 ……诶……宇鹏,你发现什么了吗…… ”

草船借箭的课后回顾(草船借箭里的数学问题)(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