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联动核心发展区(着力五大领域建设)(1)

洣水环绕茶陵县城 陈洲平/摄

悠悠洣水,记录了茶陵的发展变迁;巍巍云阳,见证了茶陵的沧桑巨变。在过去一个接一个的5年里,茶陵创造了辉煌业绩:改革开放、脱贫摘帽、全面小康……

四区联动核心发展区(着力五大领域建设)(2)

便捷的交通网络

如今,“十四五”又一个5年到来,发展路在何方?

7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茶陵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主体报告用五大关键词为茶陵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今后,茶陵县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一心四区”和现代化新茶陵而努力奋斗!

四区联动核心发展区(着力五大领域建设)(3)

正在作业的建筑工人。张康平 供图

【关键词】 产业兴旺

今年,茶陵新增两家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至此,该县已拥有这种资质的企业3家;建筑企业48家,其中资质以上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41家,数量在各县市区中最多。去年,茶陵县建筑业总产值达57.5亿元,增速13%,名列株洲第一。茶陵建筑业崛起的背后,是找准了发展路径,开展了延链补链强链工作。

今后,茶陵产业发展路径已经明晰。

工业要突出园区建设。茶陵经开区要做好“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文章,出台园区企业培优、产业精准招商、企业亩产均效综合评估、企业市场机制退出或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优一批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企业,转型一批动力不足的企业,退出一批僵尸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组建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积极承接新兴产业转移,重点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园区建设运营方式,支持与其它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完善经开区、利民办事处、洣水产业公司等部门之间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快园区土地规划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真正做到“签约即办证”,服务全方位;“拿地即开工”,跑出加速度。

农业要突出特色发展。打通果蔬加工产业下游通道,带动“茶陵三宝”、脐橙等果蔬种植业朝着规模更大、附加值更高、“一乡一品、一村一特”方向发展;支持茶叶企业向精深加工迈进、向抱团经营发展,做强做响“茶陵红茶”区域公共品牌;进一步孵化裂变茶油相关产品;聚焦药材类和谷物类企业,大力发展中药材和粮食作物种植业;充分发挥养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湖南、宁夏黄牛养殖联盟基地和湘赣边鲜肉供应中心建设,着力构建富有茶陵特色的农业种养业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湘赣区域品牌产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严守耕地红线,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在6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在26万吨以上。

三产要全面快速发展。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以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为重点,整合红色资源,释放经济功能,把“红”做强;以一总街、二总街古城建设为契机,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把“古”做活;以云阳山创5A为抓手,整合生态观光旅游景点,把“绿”做响。加快引进“友阿”等商贸巨子,加快建设市民广场等商业综合体;以南站新区为核心,打造现代物流集聚区;基本建成联通长株潭和湘赣边的物流网,建立健全物流设施,打造互联互通的物流内循环。

四区联动核心发展区(着力五大领域建设)(4)

诸睦村的秀美庭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7月22日,记者走进洣江街道诸睦村,只见庭院干净整洁,绿韵摇曳。村道两旁花树随处可见,还有小菜园、小果园,“丰”景怡人。

近年来,诸睦村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培育文明新风、村容村貌整治、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和改厕等工作重点,做活了“美丽乡村 扶贫”“美丽乡村 旅游”“美丽乡村 社会治理”等文章。今年,“三清三小”秀美庭院创建让诸睦村更加靓丽宜居。

茶陵推进乡村振兴将从三方面发力。

重衔接,把脱贫成果巩固好。严格落实党中央设立5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平稳过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及时排查存在的返贫风险点,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全力打造“六大强农”行动升级版,抓好农业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加强“志智双扶”,激励和引导脱贫群众靠自己努力过上更好生活。

重美化,把乡村环境建设好。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人居环境“五治理一革命”和“三清三小”秀美庭院创建,努力创建一批“五好”示范乡村。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和虎踞等1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基本消除乡镇建成区黑臭水体,到2025年完成5.8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新建无害化卫生公厕150座;围绕建设“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带和“两山”铁路沿线美丽乡村走廊,推进“空心房”整治“清零”行动,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努力实现秀美农村新景象。

重培塑,把乡风文明涵养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全面整治乡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它事项不办的农村文明新风尚;依托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着力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区联动核心发展区(着力五大领域建设)(5)

思源学校学生在做课间操。刘尚文/摄

【关键词】 生活提质

今年来,不少家住交通街、陵园路附近的居民发现,家里的自来水好用多了,以前水压小、雨天水质偶尔出现浑浊的现象没有了。这得益于茶陵县城区供水管网扩建改造项目的实施。

去年7月以来,该县向上争取专项资金1.29亿元,用于城区供水管网扩建改造,总长度51.3千米,整个项目将于今年底完工,届时居民的用水状况将大力改善。

如何帮居民过上高品质生活?茶陵从城乡建设入手。

建设宜居县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构建“一心两轴、一江两岸”的县城建设框架,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区布局。持续推进城区基础设施体系化、网络化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提质改造一批老旧小区;以停车场建设、绿化提质、整治乱停乱摆等为重点,全面改善城区面貌;加快推进“智慧茶陵”“智慧城管”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

打造特色小镇。坚持特色立镇,选择特色鲜明的小集镇,引入社会资本,以规划为纲,实行“公司化”模式,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控制好、策划好、经营好营利性用地;加强乡村规划管理,加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力度;下放集镇管理综合执法权,切实加强车辆摊位摆放、店外经营、卫生保洁等日常管理,让集镇干净、规范、有序。

完善基础设施。统筹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二级公路建设,打通湘赣边边际道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善农村电网输送体系;推进“气化茶陵”长输管线向乡镇、村(社区)延伸;加快5G网络建设,到2025年,实现县城全覆盖,并逐步向农村覆盖。

四区联动核心发展区(着力五大领域建设)(6)

宽敞明亮的政务服务大厅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今年4月,茶陵县与温州市鹿城区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两地户籍人员到“跨省通办”专窗可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今后,两地还将拓展通办领域、逐步增加通办事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公布一批实施一批;深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改革,根据工作推进情况予以实时更新,推进两地政务服务工作衔接。

改革开放永远都是进行时,茶陵今后将用创新的思维寻求发展对策,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

突出精准招商。灵活开展驻外招商、网络招商,探索基金投资带动招商、主机企业配套招商、委托招商等形式;挖掘茶陵籍在外企业家资源,吸引关联企业落户;围绕电子信息、红色旅游、特色农业产业,强化产业链节点项目招引,瞄准“500强”企业、湘商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产业链龙头项目和补链、强链的关键项目,培植壮大产业集群;建立招商引资信息预审机制,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持续深化改革。大力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深入推进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农村土地权益资本化经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到2025年实现交易额5亿元。深化“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持续推进园区、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重点改革,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强化创业创新。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破零倍增”行动,助力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紧盯传统产业创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引领产业升级;紧盯未来产业创新,抢抓机遇,提前布局,全力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茶陵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0项,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实现高新技术产值突破70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互联网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跨域通办”,实现更多事项异地办理;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便于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打击强迫交易行为以及扰乱企业正常经营秩序行为。

四区联动核心发展区(着力五大领域建设)(7)

湘雅医院医联体签约落户茶陵。 陈洲平/摄

【关键词】 惠民解忧

3月18日,茶陵县人民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正式签约,并挂牌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联体双向转诊定点指导医院”。这意味着湘赣边区的老百姓到茶陵就医,可以享受到湘雅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湘雅医院医联体落户,是茶陵“惠民生、解民忧”的一个缩影。今后,该县将持续改善民生,为百姓谋福祉。

保就业,让增收更可持续。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优化创业环境,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等配套政策措施;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就业创业,力争到2025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

促均衡,让普惠更可持续。聚焦“城挤乡弱”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加快城区新校建设,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大校额”问题;加快实施乡村学校“五小改造”,完善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城乡教师交流方式,着力解决农村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加强县人民医院与湘雅医院的深度合作,积极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大力推进县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专科建设,引导民营医院特色建设,支持县级医院与乡镇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力争通过3年至5年努力,让茶陵的综合性医院在湘赣边有名气、专科医院有竞争力、特色医院有吸引力、乡镇卫生院有较强的分诊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护生态,让发展更可持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工业废气、扬尘污染等治理方面下功夫,开展“碳达峰”行动,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生态流量(水位)监测预警,坚决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深入推进河长制和禁捕工作,确保全域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加快实施土壤修复和尾矿库治理,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林长制”,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确保土壤安全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强兜底,让共享更可持续。织密兜牢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加强城区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体系,健全养老服务设施,大力推行医养结合服务。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三年行动,切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对残疾人、大病患者等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更多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重稳定,让和谐更可持续。深化“平安茶陵”创建,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强化村级组织自治功能,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推进“一区一警、一村一辅警”建设,打造平安社区、平安乡村。加快推进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推动矛盾多元化解、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抓牢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安全防范管理机制,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四区联动核心发展区(着力五大领域建设)(8)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陈洲平

通讯员/阳童 陈启浪

编辑/筱安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四区联动核心发展区(着力五大领域建设)(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