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3日讯,提起“瓮山泊”您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说到颐和园的昆明湖您一定耳熟能详,瓮山泊就是昆明湖的前身。700多年前,瓮山泊就是大运河水系非常重要的水利枢纽,上游与黑龙潭和玉泉山连通调蓄来水,下游与京城水系连通为漕运提供水源。

颐和园昆明湖为什么容易结冰?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您知道吗(1)

经过700多年的变迁,昔日作为调蓄湖的瓮山泊,已经成为世界遗产,今天的昆明湖美景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

颐和园昆明湖为什么容易结冰?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您知道吗(2)

62岁的王敏英对颐和园和昆明湖有着特殊的情感。

“目前昆明湖的水面面积220公顷,占了公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颐和园公园管理经营部主任梁军对昆明湖的档案张口就来,因为如何保护好这盆水是他日常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由于水域广阔景色秀丽,每年有大量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凡是进了公园的游客,都要和昆明湖亲近亲近,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游客对颐和园这座古典园林的印象。

梁军说,为了让昆明湖每日都能以最好的状态示人,每年3月到11月旅游旺季期间,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对湖水进行日常监测,抽取水样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昆明湖水的水质长年在景观用水Ⅲ类水的标准。

历经700多年,今天的昆明湖大面积水域已经成为了公园的景观湖,但它700年前作为调蓄湖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梁军说,在位于昆明湖西侧的团城湖,多年来一直是北京市第九自来水厂的调蓄池,作为一级水源保护地,全年无休24小时有专人看管,确保本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一个故事

湖面风骤起 救回37名落水游客

对于62岁的王敏英来说,她对颐和园和昆明湖有着刻骨铭心的情感,她的人生中有46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如今已经从颐和园退休的王敏英笑称自己是“老园工”,可是在1971年入园工作的时候,16岁的她却是全园最小的。她入园的第一个岗位,就和昆明湖有关——修船。

上世纪70年代初,昆明湖上的游船还都以木船为主,因此经常需要修船师傅出马,但是冬天修船也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宽阔的湖面上,北风肆无忌惮地刮,为了挡风,修船师傅会把修不好的破船摆成一排,拼成一道挡风墙,自己就窝在挡风墙旁的条凳上修船。一开始,王敏英的工作只是给师傅当助手,拿个锤子递个钉子之类的小活儿。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她脱了手套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钉子递给师傅,温暖的手指碰上了冷冰冰的钉子,一下子就粘在了一起,冻得她哭了起来。

春节过后,每年3月初河水化开,游船就要陆续下水了,游船下水的场面每次都让王敏英特别兴奋。“我们当时有一种特殊的拴绳方法,把每一条小船都拴在一起,汽艇拉着小船缓缓前进,就好像一场庄严的迁徙,从玉带桥慢慢转移到其他码头。”王敏英至今还记得,被拴在一起的小船在汽艇的带领下,渐渐在昆明湖水面形成一道风景,粗绳就是柳条,小船就是柳叶,如果从空中俯瞰,就好似一条柳条漂在昆明湖的中央。

做了几年修船工之后,王敏英被调去当游船司机,并成为了昆明湖第一代女汽艇司机。除了在湖面上为游客开船,王敏英和公园书记赵福禄组成了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水上救护。由于昆明湖的水域宽广,在夏天容易出现瞬时风雨天气,天气预报如果及时报告了,就会提前停船,但如果没被预报出来,就可能出现危险。“岸边四级风,铜牛湾那儿可能就得六七级,站在岸边儿就能看着湖里的小船被大风兜着往一块儿集中,游客吓得不行,甚至跌入水中。”遇到这种突发情况,王敏英和一位老师傅开着汽艇就往铜牛湾冲,“越接近大风的区域,船越抖得厉害,那必须稳住。”王敏英的眼神里重现着当年的英勇身姿,到了事发现场,如果是年纪大的游客,她就给拉上船,如果是年轻的,就让他们暂时扶着船两侧的栏杆,慢慢拖到岸上。“到了岸边,马上就会有游客帮忙的。”王敏英记得有一年的4月17日,她和同事一共救上了37名游客。

昆明湖留给王敏英的记忆还有很多,比如有一年春节前公园全员开展冬季捕鱼工作时,她跟同事一起打捞上1.5米长的鲢鱼,她说当年的《北京晚报》还来了一位记者,拍下了女同事抱着大鲢鱼合影的照片登在了报纸上,“我就记得女同事一边儿拍一边儿说快点儿快点儿,因为实在太沉,根本抱不住,鱼尾巴一直都拖在地上。”再后来,王敏英虽然被调到了颐和园公园的其他部门,但昆明湖依然出现在她每天的生活中。在退休前的几天,她下班走在每天必经的东堤,耳边的音乐《彩云追月》突然停了,夕阳将柳树的影子打在老墙上,在人生快走到转折点的时候,她突然对颐和园产生了强烈的不舍,于是写下了一首小诗《过东堤》:“柳堤残阳里,斜影速东移。无端弦音断,相逢遥无期。”颐和园和昆明湖,是她人生中一道不可磨灭的印迹。

一段历史

瓮山泊曾现“西湖景”

《圆明园志》显示,昆明湖水域最早见于记载的名称是瓮山泊。瓮山泊在金、元以后水体稳定,湖面扩大,开始形成风景名胜。元灭金后定都北京,建成大都城,为把玉泉山丰沛水源引入大都城,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开始监修白浮堰济大运河水利工程,在昌平白浮村修建白浮堰,拦汇诸山泉水,使其“西折南转”,流经青龙桥,绕过瓮山,流注瓮山泊。再于瓮山泊向南开凿河道,穿城而过,经高梁河流入通州的大运河。瓮山泊被纳入京城供水水系,湖水可蓄可泄,可行船通航,原始的瓮山泊成为了一个具备调节水量作用的调蓄湖泊,水面比辽金时期更加广阔。当时的玉泉山、瓮山和瓮山泊之间山水连缀,互为借资,景色更加秀丽,有江南“西湖景”之美称。然而元代末期,白浮堰淤塞断流,瓮山泊水面一度缩小。到了清乾隆年间修建三山五园的清漪园时,瓮山泊被凿深并加以扩充,面积比明代时扩大两倍,并更名为昆明湖。清漪园最后建成于1764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漪园被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此园,1888年被正式更名为颐和园。此后颐和园屡经变故,1949年前已日趋萧条,但值得欣慰的是1949年后政府大力修葺,并于上世纪90年代对昆明湖进行了疏浚,使之焕然一新。

一种传承

文化传承 生态依托

文史专家 樊志斌

昆明湖是中国保存最完整、园林美学水平最高的皇家园林颐和园的主体,是清代三山五园中最能体现山水相依、自然和谐的园林空间。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既注重园林内部各景观的协调,同时也非常注重园林外其他景观的借入,也就是说通过位置的变化,使得外部景观成为本园林审美的有机组合。作为香山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昆明湖就是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最为重要的外部借景之一,不论是站在玉泉山还是香山高处远望,昆明湖都是它们最好的借景。在生态方面,海淀历史上泉源密布,溪流众多,是北京水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调节着北京人的生活环境。作为北京规模较大的湖泊,位于北京城市西北的昆明湖,成为北京城市西部地区的天然加湿器,在调节空气质量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叶晓彦/文 阎彤/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