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南京国家农创园在哪里(农业合作南大门)(1)

百色一号专列驶过芒果园。资料图

广西,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沿边省份,拥有陆海两条大通道是她的傲人资本;南宁,这座南国绿城,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成为“一带一路”南下北上通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前不久召开的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南宁。作为博览会重要组成部分——涉农领域的农业合作论坛、“一带一路”论坛同期举行,来自中国、东盟各国和塞尔维亚、韩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奔走于各个会场之间,建言国际农产品投资合作,介绍农业招商政策,推销优质农牧产品……

“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天然区位优势造就广西独特的开放格局。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形成,广西成为连接东南亚、直通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地区枢纽,农业开放合作如虎添翼。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农业合作论坛等国家级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不仅让南宁成为绝对的主角,更进一步畅通了中国-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的“南宁渠道”。

“广西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创新并服务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正全面积极地融入国际农业大格局中。”广西农业农村厅厅长刘俊说,广西背靠中国腹地,放眼世界市场,国际农业合作的“南大门”正越开越大。

当好中转站——东盟农产品运进来,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

在北京某超市,市民王女士正在挑选进口自泰国的金枕榴莲,“不出国就能吃到地道的原产地榴莲,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王女士对记者说。

近年来,中国的消费者无论是去市场、超市,还是上网购物,越南火龙果、菲律宾香蕉、马来西亚咖啡等逐渐成为中国消费者购物车里的“常客”。而这些食品、农产品,很有可能就是通过广西中转进口来的。记者在南宁市金桥农产品交易市场看到,一车车来自泰国的榴莲正在装箱转运。这一幕在每年水果供应旺季都会上演。在满足省内市场的同时,广西以南宁等地为发端,将来自东盟的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市场。

在进口东盟农产品的同时,通过农业对外合作,广西也将以“桂系”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农作物品种带到东盟国家落地生根,一大批实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也随着中国科技专家的外派被应用到东盟国家的农业产业链中,大幅提高了当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作为广西‘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新(续)建项目先后在越南、柬埔寨、印尼、老挝、缅甸等国落地,示范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刘俊介绍,目前,试验站共向东盟国家引进试种农作物新品种750多个,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150个,示范面积41.7万亩,累计推广面积500多万亩,比当地品种普遍增产20%-50%,亩均增收20%以上。通过试验站平台,培训当地农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农民和农业院校学生8700多人次。

“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刘俊说,2018年广西从境外收集69份育种材料,引进23个品种进行试种。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广西)-东盟蔬菜新品种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139家企业的1460个蔬菜优新品种参展,展示了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蔬菜品种近百种,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各国农业品种和技术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成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典范和亮点。

伴随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会议的召开,展会经济的溢出效益正逐年显现。广西就像一块磁石,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来广西围绕农业经贸等主题观摩交流、推介成果、洽谈生意。

拓宽大通道——双向经贸需求旺盛,对外投资势头强劲

“陕西是中国苹果第一大省,苹果种植面积1100多万亩,产量1100多万吨,占中国的1/4、世界的1/7,这一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鼓起中国果农钱袋子的同时,也正在影响着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格局。”在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一带一路”农业投资合作论坛的园区项目推介会上,陕西省果业中心副主任范海龙表示,我期待借助广西“南大门”让陕西苹果走向世界。

表达同样期许和观点的还有来自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农业部门负责人。“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广袤,拥有很好的农业发展条件。真诚邀请中国企业来俄投资兴业,运用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方案给俄罗斯农牧业带来改变,同时也期待通过广西这个门户,把俄罗斯农产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部门负责人向中国发出邀请。

面对国内外农业合作的旺盛需求,广西扮演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桥梁和纽带,在服务国际农业合作的同时,也发展和壮大着自己的农业体量。“仅2018年,广西新引进农业项目415个,项目签约金额620亿元,增长15.7%。这其中,农业走出去企业新增投资额居全国前列,以广西万川种业为代表的农业企业在海外建基地、开设实验室,提升了中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中国农产品的海外影响力。”刘俊说。

一众农字号龙头企业在东盟建成了一批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覆盖了种植、养殖、加工、种业和仓储物流等产业链环节,包括粮食、水产、水果、剑麻、木薯等农产品。广西恒宝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柬埔寨投资超过1亿元建设了集水稻种植、加工、现代化养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国内走出去企业中较大规模开展水稻种植的企业;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年出口销售农作物种子1800吨;广西荣冠远洋公司捕捞有限公司在毛里塔尼亚投资建设远洋渔业综合开发园区,海产总捕捞量1.9万吨,不少海鲜摆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这些走向海外的农业企业在东盟建成了一批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产业园区,包括粮食、水产、水果、剑麻、木薯等各类农产品,覆盖种植、养殖、加工、种业和仓储物流等产业链环节,通过产业链延伸,让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农业的经贸合作中。”刘俊说。

搭建大平台——农业交流走向纵深,合作机制日臻完善

“我们已连续多次来到广西南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通过这一平台,学习中国和其他国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以期提升我国相关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塞尔维亚农业官员对记者说,塞尔维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亚欧非十字路口,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借鉴中国的运作模式,让塞尔维亚也能成为东西方、亚欧非之间农业经贸合作的中转站、桥头堡。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连年举办,涉农领域的交流合作在博览会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国际农业交流向纵深发展,合作机制日臻完善。

2017年,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创新搭建“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农业投资合作领域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政策对话平台和高层沟通的“南宁渠道”;2018年,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一带一路”农业投资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部长级)及农业国际合作展等中国-东盟农业系列活动,会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各成员国农业部关于食品与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草案,将2019年确定为“中国-东盟乡村交流年”;2019年,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涉农领域“三会”——第四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第九届东盟与中日韩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圆桌会及“一带一路”农业投资合作论坛。本届涉农会议和活动更加注重实际成果,注重项目和产销合作的对接,签署《关于加强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的南宁共识》,提出《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发展倡议》,发布《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合作分析报告》和《“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特别是在东盟与中日韩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圆桌会议上,各国间达成跨境动植物疫病防控交流合作机制。

场内亮观点,场外做生意。广西借力发力,在本届博览会之外还举办了广西与东盟特色农产品贸易对接会,让各国农产品亮相,把谈判桌搬到现场;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纷纷召开农业贸易专场推介会,吸引中国企业与他们对接合作。

此外,广西还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平台作用,打造面向东盟国家的农业培训品牌,2015年至今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34期,培训当地农业管理、技术人员、农民和农业院校学生共4600多人次,得到东盟国家学员的高度评价。

“广西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前景广阔,将成为东盟商品进入中国、中国内陆商品走向世界最便捷的通道。未来,广西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农资、农机、农产品加工等全产业链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提升广西农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格局,让中外农业合作的‘南大门’越开越大。”刘俊说。(记者 买天 阮蓓 见习记者 宫宇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