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这戏是在六年以前,是七彩戏剧录制的版本。

我这次看的是B站上央视戏曲频道2009年9月29日录制的版本。

演出单位是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总导演是黄祖模,编剧是徐进和梁中秋,作曲连波,艺术顾问是尹桂芳,主演是王君安和李敏。

对于喜欢越剧、喜欢芳华的戏迷来说,上面几个名字一出来,几乎眼泪就应该掉落下来。

欣喜相逢。

王君安全部越剧全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1)

舞台布景极简单,左半场疏疏垂着青青柳条,右半场斜下来一枝嫣红桃花。

先出来的是沈君卿,他穿一身蓝褶蓝帽,腰间系着酒葫芦,急急退步而出,出来一张望,赞了春色,才伸手往里招呼,把申贵升引出来赏景。

申贵升这才负手缓步而出,大约才露了半边身子,台下已经是噼啪轰动的掌声了。

申贵升穿的是一身文秀的白褶,领口淡淡围了一圈银草黄花,下摆舒展着素雅兰花草,头上白缎解元巾圈绣淡蓝花纹,腰间系白丝绦,并悬着一枚淡绿色蜻蜓玉佩。

这个人物的清冷气质从他出场第一个步子,第一个亮相的眼神就已经定了调。

王君安全部越剧全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2)

昨儿个看演讲,听王佩瑜说,她的京剧老师在授课时,先教身段技巧,把程式化的动作学扎实, 然后再谈人物谈感情。

确实,没有表演形式,空谈塑造人物灵魂,无异于坐而论道。

裴艳玲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你以为读了一堆书,学了一堆文化,气质就高雅了,底蕴就深厚了,戏就能唱好了?其实,这些东西跟你的身段好不好看,唱腔好不好听一点关系也没有。唱戏不是用你的文化在唱。

然又不然。

从技巧层面到艺术层面,其中的感觉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说起这个倒有个故事可以参照。

故事来源于《指月录》,我是从南怀瑾在《金刚经说什么》那儿看来的。

有个禅宗大师叫船子诚,又名船子和尚。他开悟后跑到江苏华亭做渡船人,等待着有缘人来求法。

又有个大法师夹山和尚,佛法好,学问好,讲经说法,听众极多,名气很大。船子诚的师兄道吾和尚想把他推荐去跟船子和尚学法。

有一天,夹山和尚登台讲法。

有人起来问:“如何是法身?”

夹山和尚回答:“法身无相。”

又问:“如何是法眼?”

他说:“法眼无瑕。”

众人皆服,唯独道吾和尚发出一声嘻笑。

夹山和尚忙下堂请教,他说:“老前辈啊!我刚才答话,哪里错了?

道吾说:“错倒没有错,可惜没得师承。”换句话说,你说的道理是对的,但是道理是道理,你是你,你在修为上没有修到,还得找名师指教。

夹山马上就问:“当今天下,哪一位是明师啊?”

道吾和尚说:“你舍得下名声,就求得到明师。那个明师就在江苏华亭外三十里处,他‘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夹山果然丢弃既得的盛名地位,捆一个小包袱就去了华亭河边的小船上去找船子和尚,求学修行。

后来不知过多少年,夹山再出来做大师,登台讲法。

坐中有人问:“如何是法身?”

夹山和尚回答:“法身无相。”

又问:“如何是法眼?”

他说:“法眼无瑕。”

还是这两句话。

但这个时候,道理不再仅仅是道理,你也不再是原先那个只会讲道理的人。

同样这个戏,王君安93年23岁时就开始演,09年39岁浪迹天涯数十载回国再演。

演戏的人不同了,演的戏味道也就很不相同了。

申贵升显然心情郁闷满腹愁思,沈君卿眼中却看着春光灿烂风景无限,还要劝他饮酒作诗,他却在一旁为落花伤情。

王君安全部越剧全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3)

王君安全部越剧全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4)

“落花东流去,诗情随水漂。”

这一句吟腔好听,身段也好看。

他一手轻提衣摆,一手执扇往前趋步探看,仿佛自己也随花随水而去。

中国戏曲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意手法,其实自己人不大留意,外国的戏剧家却极力赞美。

台上明明没有潺潺流水飘飘落花,但是因为唱戏的人眼中有花随水流,观众的心中便有了花随水流。

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

申贵升伤春惜花,却对桃花严厉批驳,他认为桃花“妖艳轻薄”,看了使人不快。

只一句词,已经显示他性情孤傲、目下无尘。

沈君卿只好陪他登山去游别处,谁知道游了一程,却把传家宝玉蜻蜓失落了。两人忙返程寻找,最终在桃树下找着了。

王君安全部越剧全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5)

沈君卿问:“你不是常说这是你的定情信物吗?怎么成亲三月,信物还留在身边?”

这一问其实信息量很大。

1. 他已经成亲,但是娶得新娘并不是他钟情的人;

2. 他并不因为婚姻而选择放弃对爱的继续追求;

3. 玉蜻蜓寓意他对爱情的期望。

第一重矛盾建立,婚姻法理与爱情信仰之间的矛盾。

已经结了婚的人就没有资格再追求爱情了吗?

已经结了婚的人难道还有资格去追求爱情吗?

申贵升对自己的婚姻唯恐多谈,不想人问。他转而将关注点放在柳荫深处的幽境,问:“那是什么地方?”

沈君卿告诉他,那里是姑苏有名的法华庵。

两人一径往前游玩,却看到寺院周围遍种桃花。

“佛门圣地,不种翠竹,竟种上了桃花?”申贵升看了大为不满。

沈君卿却告诉他,这里的桃花不比别处的桃花,这处的种花人,是一个命犯华盖却满腹才情,医学占卜造诣精深、行医济世姑苏有名的女尼。

申贵升听了更是不屑一顾,尼姑种起桃花来了,真是凡心不死。

两人正在桃林外议论着,穿着湖蓝道袍的种花女尼正好把锄而来。

王君安全部越剧全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6)

狂傲的书生申贵升当即扬声嘲讽:“门内拜三宝,门外栽艳桃;试问种桃人,修佛还修妖?”

这一段吟腔也好听,表演细节极精彩,摇扇摊扇收扇托扇,书生意气尽显。

真是不太喜欢这版的舞台摄像。

申贵升唱的时候完全就把镜头给申贵升特写,当然这很重要,但是有时候漂亮的身段在脚上,根本不拍,真是急得我。

还有,这时候,对方的反应也很重要呀,镜头几乎没有。

戏曲摄像什么时候也提升到艺术标准就好了。

女尼听了,不怒反笑,反唇相讥:

“此花结仙果,千年赴蟠桃。庸者自不识,可恶且可笑。”

妙哉妙哉!

这一句实在答得妙!唱腔也极好听。

申贵升显然吃了亏,正要上前理论,两人一碰面,天地间电闪雷鸣,也不知是积了几世的业几世的缘,对望之间,一眼千年。

沈君卿笑他,这就是你不屑一顾的那位种桃尼姑王志贞。

申贵升顿时不气不恼不狂不傲了,连声说:“这王志贞果非凡人!”

果非凡人,四字亦妙绝。

申贵升动了心,就要前去法华庵登堂拜访。却不料,家中的蓝衣小厮受主母之命来请他归家。

他无奈只得在沈君卿劝告下闷闷灌酒而返。

这一点很有意思,原来沈君卿劝他喝酒作诗他不喝,现在要劝他回家去,他却全靠饮酒浇愁。

众人散尽,王志贞莲步逶迤而出,往他们离开的方向张望徘徊,面上露了一点羞怯之意,马上钟磬之音皇皇作响,她的神情马上变了,往后退了两步。在她单薄身后,渐渐显出一个金灿灿威赫赫的“佛”字。世间暗昧,佛光万丈。

第二重矛盾凸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难道出家的人可以有情爱吗?

难道出家的人不可以有情爱吗?

王君安全部越剧全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