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蓝色星球上,如果要说起谁是海洋动物中的霸主,相信大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会是鲸鱼。在我们大家的脑海之中,它们凭借着那天生的、巨型的身躯,在那片蓝色的海洋中,是随欲畅游。就是传说中的顶级海洋杀手-大白鲨,对它们也是唯恐避之不及。

座头鲸是不是最害怕大白鲨呢,可以击杀大白鲨(1)

而在鲸鱼这一庞大的家族之中,更是有一个分支,向我们展示着它们拥有的可怕的力量。它们就是虎鲸!

对于虎鲸,海洋生物学家们都明确地表态,它就是海洋世界中最强的掠食性动物,没有之一!虽然曾经有一段时间,有部分学者一度曾认为那个被称为"海洋杀手"的大白鲨可以和虎鲸较量。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大白鲨远远不是虎鲸的对手。在实际的海洋生活当中,大白鲨十分畏惧虎鲸,而且有一些虎鲸也会主动向大白鲨发动袭击。因此,可以说在海洋之中,上至庞大的蓝鲸、凶猛的大白鲨,下至鱼群都是虎鲸的捕食对象,它们真的可以称之为"海洋霸主"。

座头鲸是不是最害怕大白鲨呢,可以击杀大白鲨(2)

那么虎鲸到底具有什么背景呢?

专家解释说,虎鲸其实是齿鲸的一种,也属于海豚科的成员。正因如此,可以说虎鲸是齿鲸,也可以说虎鲸是大型的海豚。通常情况下,虎鲸的身长可以达到9米,体重更是可以达到9吨,相比大白鲨7米长的极限身形,3吨体重来说,虎鲸的体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庞大的。

而且虎鲸还具有超高的智商。它们作为集群生物,在海洋当中罕有敌手。说到这里,肯定大家也会本能地产生一种疑问,那就是虎鲸是否就天下无敌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海洋生物学家给出的答复就是,凡事都有例外!对虎鲸来说同样如此,海洋中就有一种温顺的鲸鱼,偏偏喜欢和虎鲸过不去,并且经常去找虎鲸的麻烦,这种鲸鱼就是座头鲸。

座头鲸是不是最害怕大白鲨呢,可以击杀大白鲨(3)

而说起座头鲸,它其实是须鲸的一种。相比齿鲸来说,须鲸有着极为温顺的性格。当然作为须鲸的一个分支,座头鲸同样也不例外,它们的性格也是非常温顺的。当然专家也说,座头鲸的体型巨大,成年的雄性座头鲸平均长度可以达到12米左右,而且雌性则更大一些,能够达到13米左右。

因此相对于身长极限只有9米多长的虎鲸来说,座头鲸还是非常庞大的。不但体型上占有优势,专家还说,座头鲸天生还有一件极具攻击性的武器,那就是它们的胸鳍!而这一武器对虎鲸来说,那绝对是极其危险的。也正因为如此,在生活当中,虎鲸从来不敢主动去找成年座头鲸的麻烦,反而成年座头鲸却经常凭借自己的体型去给虎鲸添乱。

在虎鲸捕食的时候,座头鲸即使在很远处,它们通常也会赶过来,去干扰虎鲸的捕食,而这一行为的目的竟然就是为了拯救被虎鲸攻击的猎物!

座头鲸是不是最害怕大白鲨呢,可以击杀大白鲨(4)

而这种现象还绝非个例,它在座头鲸和虎鲸的实际生活当中是大量存在的。有海洋生物观察者就曾多次观测到过这样的情况。而且也确实有很多的记录表明座头鲸的确会拯救被虎鲸围攻的动物。

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虎鲸的内心也非常委屈,面对着庞大的座头鲸,它们是打也打不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座头鲸把到手的猎物救走。

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座头鲸做出这种"人道"的举动呢?

对于这一奇特的情形,目前在科学界还尚未给出一个真正合理的解释。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座头鲸对虎鲸捕食进行反应,是在听到虎鲸攻击时发出的声音才赶到现场的,反而不是虎鲸捕食猎物的求救声。可见在座头鲸看来,虎鲸猎杀的是谁并不重要,捣乱虎鲸捕食才是最为重要的!

当然,座头鲸捣乱虎鲸也是有资本的。由于座头鲸体型大,营救猎物时,座头鲸所承担的风险其实并不是很大。几头成年虎鲸都不是一头成年座头鲸的对手,而且虎鲸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很少会和成年座头鲸直接爆发冲突,毕竟如果被座头鲸的大胸鳍击中一下,虎鲸也是承受不了的。既然惹不起,那就只有咬碎牙齿往肚子里咽了!

座头鲸是不是最害怕大白鲨呢,可以击杀大白鲨(5)

不过虎鲸虽然不是成年座头鲸的对手,但是它们也会去袭击幼年的座头鲸。而且每年都会有数量相当多的座头鲸幼崽死于虎鲸之口。正因如此,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座头鲸干扰虎鲸或许只是一种简单的报复行为,当然这种观点目前也没有得到科学证实。

当然对于座头鲸干扰虎鲸捕食的行为,也有海洋生物学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们认为有三个最为可能的驱动因素:

1、亲缘选择。对于这个因素其实很容易理解。个体对亲属所表现出的施救行为,自身付出较小的风险(由于成年座头鲸庞大的体型,虎鲸实际上很难直接威胁到它们,转而针对幼年座头鲸),就有可能使亲缘个体受益,许多动物都会这么做的。

2、互惠。如果某种动物处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中,就能产生互惠行为,即对其受到威胁的同类施以援手。

亲缘选择和互惠往往发生在那些常年生活于稳定群体的物种当中,虽然座头鲸通常生活在很小的、不稳定的群体中,但有几个因素决定了座头鲸也能产生亲缘选择和互惠。幼年座头鲸出生后会跟在母亲身边长达一年,这期间它们跟着母亲迁徙,对母亲的觅食场所和繁殖地有了充分的了解,这些小座头鲸逐渐长大后,有90%都会每年回到母亲的觅食区域。也有其它研究显示,座头鲸对它们的繁殖地保持高度的忠诚。这些常年回到特定觅食地和繁殖地的行为,增加了座头鲸和亲缘同类接触的可能性,也为座头鲸的亲缘选择和互惠奠定了基础。

当然亲缘选择和互惠的施救对象一般是针对同类,而在座头鲸干扰虎鲸的案例中,只有11%的情况下,虎鲸是在攻击座头鲸,剩下89%虎鲸在掠食其它动物,包括鲸豚、鳍脚类以及硬骨鱼,这无疑是不能用亲缘选择和互惠来直接解释了。

而这就涉及到第三点原因——也就是利他行为!研究显示,座头鲸是在接收到虎鲸攻击时所发出的声音,而非猎物求救声,才赶到现场的,这就意味着座头鲸在出发时,只知道有虎鲸在作案,但不知道被攻击的物种到底是哪种,到达现场后,尽管发现不是自己的同类,至少一部分座头鲸还是将错就错,积极拯救被攻击者。因此,我们推测,这些被虎鲸攻击的其它物种,很有可能就是借此享受到了座头鲸无意中的利他行为。

虽然说施救的成年座头鲸由于体型大,营救时承担的风险并不高,但它们付出了时间与精力解救其它物种,对它们自身而言却没有获得什么实际好处,这种利他行为是不是就是对座头鲸毫无意义甚至有害呢?专家认为并非如此,因为干扰行为的最主要动机——亲缘选择和互惠,其目的是增加同种个体的生存率,有利自身种群的发展,即便无意中使其它物种受益,这种行为仍然是值得继续下去的。简而言之,假如你是一头成年座头鲸,收到虎鲸攻击的信号后,去救,就可能有一定几率帮助到自己的同类,不去,那万一被攻击的正好是同类呢?

当然,以上这些判断也只是一种科学的猜测,虽然我们人类无法直接向鲸鱼进行沟通,但也许在生物学家的不断努力下,我们最终可以找到这其中的原因。到那个时候,我们也就可以真正了解鲸鱼世界中这种不一样的行事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