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讲以“贾史王薛”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由盛转衰最终湮灭的过程,表达作者对所谓的康乾盛世极度失望,直接称其为末世,在小说里,作者将四大家族的败落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在对统治阶级腐朽的认知和剖析上,作者是到位而深刻的。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大家族积重难返,在他们自认为很正常的日常其实已经非常的过分了,举几个例子。
一、四大家族宅邸的花园大到可以划船的地步荣国府为迎接元春省亲,大兴土木,将荣国府后园链接上宁国府的会芳园一并向北划了三里半地,盖省亲别墅。元妃省亲游幸时,是坐船的。而且贾元春直呼太靡费了。刘姥姥二进荣府时,贾母带她逛大观园,有不少路也是以船代步的。
在第七十六回,史湘云和林黛玉凹晶馆联诗,湘云感叹月色之美,说要是在自己家,就立马要坐船了,可见史家也一样,家里至少是有湖的,护官符上说史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府邸大到需要划船,这算是封建贵族生活豪奢的一个缩影,如此靡费,难以为继只是时间问题。
二、贾府的丫鬟都能享受的皇家御用奢侈品——缂丝
缂丝是顶级的丝织工艺,就算是在皇家,一件缂丝制品的衣服大概也只有皇帝、皇后这样级别的人享用,比如皇帝的龙袍、皇后的吉服有时会采用缂丝工艺,一件缂丝龙袍往往需要多个匠人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正是如此的耗费人力,就算是皇家,真正要用缂丝的地方也非常少,比如帝王的御真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为缂丝工艺的立体和精细,摹缂作品往往会更胜于原作。对于缂丝工艺,公认“一寸缂丝一寸金”。
缂丝衣物在四大家族,至少在王家和贾家,成了司空见惯,具体表现在王熙凤就有多件缂丝工艺的服饰,比如王熙凤在林黛玉第一次进荣府的第一次出场,身上就穿了一件五彩刻丝(缂丝)石青银鼠褂。第一次见刘姥姥时,身上也有一件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到了第五十一回,袭人回娘家,因为袭人此时的身份已是宝玉的屋里人,王夫人赏了她几件衣裳,其中就有一件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到了王熙凤这里,凤姐又送了她一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放在真实的历史场景里,将刻丝工艺的衣裳随意就赏了下人,恐怕皇家也做不到的。关键这左一件缂丝、右一件缂丝的,看着着实让人咋舌。在农耕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社会根本无力支撑这种奢侈的消费,所以一直以来,缂丝也作为皇家御用,而且也只会在一些非常特殊的需要上。如果四大家族如此的把缂丝不当回事,只能用穷奢极欲来形容了,是作死的节奏。
三、贾府享用着皇家专用的御田胭脂米
御田胭脂米在《红楼梦》里出现过多次,而且乌进孝进租时,的确有两担御田胭脂米,红稻米粥和御稻的确是贾母的日常主食之一,如果曹雪芹家族生活场景里果然有这种场景,无疑,这是非常严重的僭越。
御田胭脂米在有清一代是确确实实的存在,产地就在河北丰南王兰庄,清代叫玉田县,此米有指定家族专为皇家耕种,不许外卖,就连皇宫皇帝、妃嫔、皇子公主们尚不能保证供应,若流散出去,当然是重罪。可是《红楼梦》里的贾府的的确确将此米作为主子的日常主食供应,此一件事若果有生活原型,家族获罪时一定算得一条罪状。
四、进上的茶叶被凤姐随意的做了人情
贾府里经常出现进上之物,比如王夫人屋里的玫瑰露,这个不算稀奇,如果说是元春赏赐的,也没有问题。再比如王熙凤的镶着珍珠的金项圈,其实凤姐的每一件首饰都和皇宫里的东西不差上下,这些应该是她的嫁妆,金陵王家曾经是专管洋船货物贸易和外藩进贡事宜的,所以,凤姐的嫁妆里会有西洋的挂钟、西洋药,首饰上嵌着的珍珠有莲子般大小。可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做臣属的尽管经手这些东西,却不代表有资格享用,王家的种种,仅从凤姐一人身上就可以看得出多处的僭越。
还有一件非常直接的,就是第二十五回,王熙凤给众人送的茶叶就是暹罗国进贡来的,宝钗说味道轻,颜色不大好,黛玉说着暹罗国的茶挺对自己的脾胃,这时凤姐就说了:你要爱吃,我那里还有,我打发人给你再送。可见这个茶的量不少。对于茶叶来说,一般都是进贡当年的新茶。结合前后文分析,这个茶极有可能是王家送到凤姐这里来的,对于这些进上之物,四大家族的主子们相当的司空见惯。
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生活奢华无度,在《红楼梦》里的细节非常的多,而僭越的、张扬的、高调的、出格的也并不止这四件(类),说到底,都是特权阶级越来越膨胀而不知收敛的必然,而构筑在这些奢靡基础上的,是百姓越来越深重的苦难,这些并不创造社会价值和财富的寄生虫的覆亡是一定的,只不过需要时间和空间的积累罢了,曹雪芹严格说来也是属于这个阶层的,他可以做如此深度的反思,看透隐藏着的深层的矛盾和危机,而给予自我阶层的批判,实属伟大。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