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訾利利 记者 马俊峰 刘慧丽 文 首席记者 杨东华 图

当充满活泼动感的广播操碰到讲究唱念做打的传统戏曲,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大冶冶师附小六一表演第一名(踢腿腾挪拱手作揖)(1)

悠扬的戏曲声响起,学生们从“腕花小云手”开始起范儿,踢腿腾挪、拱手作揖,间或一个兰花指……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把戏曲广播操引进学生的大课间,让戏曲文化进一步渗透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下课铃声的想起,孩子们来到校园,但接着想起的不是动感活泼的乐曲,而是咿咿呀呀的戏曲音乐。

随着悠扬的戏曲声响起,学生们哼着戏曲小调,从“腕花小云手”开始起范儿,时而踢腿腾挪,时而拱手作揖,整个操场上都是“戏曲小演员”。

他们在戏曲音乐的起承转合中,展示着戏曲表现的手眼身法,浓郁的戏曲韵味广播操,和校园内各种戏曲元素相得益彰

大冶冶师附小六一表演第一名(踢腿腾挪拱手作揖)(2)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艺术的瑰宝。作为金水区首批“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文化路第二小学率先把戏曲广播操正式进入大课间,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融媒体创意出品,集结戏曲界多位名家智慧,首次把戏曲程式化动作融入到“大众健身”,在今年的春节期间亮相,引发了不少人的力挺,刷爆朋友圈。

而在今年秋季开学,文化路二小就将“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悄悄引进了校园,两个多月的练习,文化路二小的学生们也爱上了这项容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健身理念于一身的运动。

大冶冶师附小六一表演第一名(踢腿腾挪拱手作揖)(3)

在孩子们看来,这套“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操中有戏,戏中健体”的戏曲广播体操与以往的任何广播操不同。

“在音乐课上只学习唱戏咿咿呀呀,而做戏曲操好玩多了,感觉自己也成了戏曲小演员,特别是操中的“亮相”动作,我觉得特别帅。”五年级的学生张宛玉说。

戏曲渗透进校园,种下一颗“传承的种子”

在文化路二小音乐组的王静老师看来,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想让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易于接受,必须利用多种形式。

“为了让孩子们爱上戏曲,让戏曲进校园更走近孩子们的心理,美术组的老师们尝试了戏曲人物版画、绘制脸谱等形式,我们音乐组觉得应该利用我们的专长,把戏曲操教给大家,让每个学生都感受戏曲、热爱戏曲,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她说。

大冶冶师附小六一表演第一名(踢腿腾挪拱手作揖)(4)

确实,相比较听戏、学戏,戏曲广播操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

目前“戏曲”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已经在文化路二小的校园、课程、课堂以及课外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渗透式的教育:

课堂上孩子们听戏、赏戏,社团里学戏、唱戏、绘制戏曲脸谱,走在校园里,校门口的戏曲人物玩偶,教室墙壁上的戏曲名家介绍,处处彰显了“戏曲的气息”。

同时,戏曲夏令营、戏曲进社区、戏曲文化周、戏曲名人摄影展……一个个戏曲特色活动的相继开展,已使每一位文二学生对传统的戏曲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

“希望“戏曲大课间”的推广活动让戏曲文化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一颗传承的种子,慢慢发芽,让戏曲文化在新一代中得到继承与发展!”文化路二小校长金辉说。

(河南商报见习编辑吕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