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哭 两耳不闻窗外事(1)

《开国大典》课文

小学语文高段会有《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所以某老师就针对这篇课文,以及今年我国70周年大庆,在期中考试中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今年是我国建国_____周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70周年大庆的氛围是非常浓厚的,照理来说,这是一道送分题,但是一批试卷,出卷老师傻了眼,高段语文老师也傻了眼。这道题目的答案是五花八门,有些同学不知道今年建国多少周年,甚至还有个别同学连新中国成立的时间也不知道。

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哭 两耳不闻窗外事(2)

问号?

为什么会这样呢?许多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

实际上,现状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社会热点。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2019全国汉语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来安中学举行“奥运我最爱”的主题班会。小华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大伟说:“我最喜欢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世界冠军,像他那样自豪地说‘I am made in China’(我是中国造)!”小齐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运动口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我没什么体育特长,但经常锻炼身体!”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② 不得少于600字。

③ 不得抄袭。④ 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哭 两耳不闻窗外事(3)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如果你的孩子仍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他就真的out了。当然,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明确,了解时事、当下社会热点新闻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历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没有历史又哪里现在的时事呢?历史和时事是紧密结合的。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上发生的一切其实和大家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怎么才能让孩子关注社会、关注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呢?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这样做:

1、引导孩子阅读时事

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哭 两耳不闻窗外事(4)

关注时事新闻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中看到她的方方面面,听到她前进的脚步声,其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大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重大新闻,小到百姓衣食住行的小镜头。现代新闻以它的立体、高速、多层次、全球性展示在我们面前,极大地开阔大家的视野。时事新闻是百科全书,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有取之不尽的话题和议题。孩子可以提早接触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产生想写想说的表达欲望。

2、在聊天中“植入”社会热点新闻

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哭 两耳不闻窗外事(5)

建国70周年

以建国70周年为例,各大媒体都推出了相关报道,家长们可以在饭桌上,或者闲聊的时候设计几个讨论的话题

(1)假如你是一个记者,你会选择采访阅兵式上的哪个方阵呢?说说你的理由。

(2)你想参加80周年的阅兵式吗?如果想,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努力呢?

(3)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和70周年有关的活动,设计,图片,音乐呢?

(4)你知道在70年,8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中国是什么样的吗?

……

在讨论中,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关注相关话题,并且进行思考,而且他们可以慢慢地理解70周年大庆真是一件举国欢庆的事情。

3、鼓励孩子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

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哭 两耳不闻窗外事(6)

写作

孩子学习和生活脱节,不关注生活,不关注国家大事,很多孩子刚升入高段时,要求写读后感、观后感,肚子里没有墨水,但又不得不应付交差,只能从网上搜索相关作文,照模板摘抄,内容远离生活,虚情假意,“套路文”盛行。你不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怎么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家长不要操之过急,慢慢帮助孩子一步步地提高观察力、理解力,培养孩子对社会生活的深入思考和感受,在生活中学习、思考,从而获得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