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货币面值排行榜(漫漫长途走向金本位)(1)

格物·资本 seek for capital丨专注于资本的极致探索

【格物·货币】是格物资本旗下内容大类目之一

“英国货币”内容系列从属于【格物·货币】

第一部分:从何而来?

第二部分:三次大改革

第三部分:金银复本位

第三部分:都铎大贬值

本文为“英国货币”系列 第 四 部分

英国货币面值排行榜(漫漫长途走向金本位)(2)

格物者说: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兑换率的问题一直扰乱着英国货币体系,并使金银复本位一步步走向瓦解,同时也推动英国货币制度向金本位过渡。

1544-1551年经历都铎大贬值后,英格兰的货币流通经历了十多年混乱局面,直到伊丽莎白一世(1553年7月-1558年11月在位)时期,在托马斯·格雷欣主持的1560-1561重铸下,英格兰的货币流通才恢复正常。

此后约一百年里,英格兰的货币体系都稳定运行,金银币的重量标准基本没有变动过。可到17世纪后期时,问题又开始出现。

劣币与短缺

17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英格兰货币体系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 自然磨损、人为偷锉或削剪、掺假伪造导致劣币泛滥。

在金属铸币时代(无论金币、银币或铜币),铸币因长期在人们手中流转而造成磨损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很正常的。自英格兰1344年进入金银复本位时代后,银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铸币,会经常在人们手中流转,因而若长期没有重铸,就会磨损得很严重;而金币因价值大,一般只有大额交易或跨境贸易才会使用到,因而金币磨损的程度就小得多。磨损后的铸币重量下降了,实际变成了不足值的劣币。

除了自然磨损问题,民间还私自将铸币偷锉或削剪。由于当时金属铸币都是手工打制的,制作较粗糙,铸币的边缘往往不平整,因而一些人就会将铸币边缘偷锉或削剪下来,然后再将其投入到流通中。而这些偷锉或裁剪下来的“边角料”日积月累达到一定量后,就可以重新铸成新的铸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一些在铸币厂(受王室控制)工作的铸币师,他们会私底下和商人勾结,偷偷将官方的铸模进行仿制或改造,利用业余时间伪造铸币。商人们将金银条块给铸币师,然后铸币师利用仿制铸模铸造劣质的、掺杂其他金属的劣币。

这些磨损、偷锉、伪造的劣币在重量或成色是不达标的(不足值的货币),但却以法定面值在流通。并且,劣币混入流通中后,难以追查到偷锉者是谁、伪造者是谁,无法溯源追责,治理棘手。另外,劣币的流通会吸引更多的人偷锉、削剪、仿造,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劣币充斥于市,而良币(重量和成色都达标的优质铸币)则被人们私藏或熔化,这就是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格雷欣法则)。

其实,为解决偷锉削剪的问题,早在1663年时,伦敦的皇家铸币厂开始用机器铸币,对贵金属进行切割、冲压和铸造,并在铸币的边缘打上文字和花纹,并打造了垂直型的边缘,以防偷锉削剪。不过,这些新的机器铸币并没有迅速进入流通,而是被人们储藏起来了,或被一些商人熔化出口了。另外,王室政府对掺假伪造者也是施加严刑峻法,但都收效甚微。

在17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铸币磨损、偷锉削剪、掺假伪造等现象在英格兰愈演愈烈,导致大量劣币充斥于市,其中劣质银币的情况尤为严重,金币也有许多劣币。

▼图:1英镑银币的总重量及缺损率:1686-1695年。制图丨格物·资本。

英国货币面值排行榜(漫漫长途走向金本位)(3)

劣币充斥于市,这不仅影响人们日常交易,扰乱货币流通秩序,而且偷锉削剪、掺假伪造的行为还引发一些上层名流贵族的不满(因其利益受损),而且这些劣币以税收的方式上缴给了王室政府,使得王室财政收入缩水。

二, 白银外流,银币短缺。

虽然17世纪的英格兰是金银复本位,但银币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铸币,金币因价值大,用得少。然而,到17世纪90年代时,流通中的银币出现了极度短缺,一些伦敦周边乡村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同时,也正因银币的短缺,而催生了纸币在英格兰的诞生。

银币为何会出现极度短缺呢?主要原因就是铸币厂设定的金银法定兑换比率不合理,定得过高,这一比率要高于欧洲大陆的国家。这导致英格兰铸币厂的新铸出炉的标准银币,被一些商人熔化,然后大量出口到欧洲大陆国家,以换取外国金币,商人再将这些外国金币运回英格兰国内,并送到铸币厂换取又标准银币,然后又出口…如此反复,套取暴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机器铸币并没能帮助改善货币流通)。

商人套利操作给铸币厂带来的影响就是,铸币厂的白银持续流失,而没有回笼的白银,相反黄金却在源源不断地送进来,这导致铸币厂的白银日益枯竭,而黄金越积越多,因而银币的铸造量也就越来越少,流通中的银币日益短缺,且多是劣质银币。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货币体系稳固的关键在于设定合理的金银兑换比率,这比解决磨损、偷锉削剪、掺假伪造问题更加重要,这也是解决17世纪后期英格兰货币流通秩序混乱的治本之策。了解更多:金银兑换比率——英格兰货币史:金银复本位时代

大论战

17世纪90年代时,银币短缺和劣币充斥已经严重影响到英格兰国内商业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混乱的货币秩序成为了英格兰国内面临最棘手的问题。面对严峻的形势,英格兰王室政府和议会议员开始酝酿货币重铸方案。

对于如何重铸,在当时英格兰国内产生了广泛的争论,不仅政客、上层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到辩论中,民间百姓也加入到这场大论战中。

在这次大论战中,有两位意见领袖,一位是时任财政大臣威廉·朗兹,另一位是当时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

▼图:威廉·朗兹(William Lowndes),在世1652-1724年,政治家,英格兰下议院议员,威廉三世国王(1689年4月-1702年在位)和安妮女王(1702年—1717在位)时期的财政大臣。图片来源:wiki百科。

英国货币面值排行榜(漫漫长途走向金本位)(4)

▼图:洛克(John Locke),在世1632-1704年,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1672年开始正式从政。图片来源:wiki百科。

英国货币面值排行榜(漫漫长途走向金本位)(5)

朗兹主张让银币贬值,他建议把所有银币的面值都提高25%,新币和旧币同时流通。具体做法是:对于旧的劣质crown银币,虽然被磨损和裁剪了,但依然按其面值5先令使用;而新铸的优质crown银币,重量和成色仍按以前标准铸造,但将其法定面值提高25%(提高至6先令3便士,或75便士,相较于5先令的增加了25%)。对于旧的劣质Shilling银币,也按其面值1先令继续使用,但新铸的优质Shilling银币,重量较之前却要下降80%,而面值保持1先令不变(相当于变相地将面值提高了25%)。其他各种银币也都按比例提高法定面值。关于金属铸币的三大核心要素:重量、纯度、面值,了解更多阅读《都铎大贬值》。

朗兹认为,提高银币的法定面值,可以使人们更愿意将白银送到铸币厂来铸成新银币,而且银币重铸的成本也会低得多,同时一些被私藏起来的优质银币也会重新进入到流通中,银币短缺的状况会得以改善。

而洛克认为,白银才是真正的本位货币,是英格兰真正的法定货币,而黄金或其他金属都不适合。另外,他还坚称,货币必须有十足的价值,必须保持它固有的内在价值(含银量),以此才能维持货币的信誉,因而他反对降低铸币成色或减轻重量。洛克建议,按照原来的重量和成色标准重新铸造新币,以代替缺损的旧币,而在新币取代旧币的过程中,重铸带来的损失由王室政府承担。洛克还称,银币的短缺只是因为战争以及西班牙船队受阻而未能及时达到。

在当时,朗兹和洛克的观点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朗兹是为维护国王和王室政府、地主贵族的利益而发声,而洛克的观点代表着众多工商业资产阶级和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正因牵涉的利益面之广,两人的观点交锋才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的大论战。

不过,无论是朗兹还是洛克,他们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银币的法定面值上,而忽视了货币混乱的根源——金银法定兑换率设定不合理。

1696大重铸

论战归论战,从结果上看,洛克的主张最终获得了国王和议会的认同,得以实践。

1696年1月,议会通过了《整治王国货币混乱状况法案》,这是英国历史上首个由议会(1265年英国议会产生)通过的关于货币的正式法案。法案指明了英格兰货币混乱状况,并提出只有货币大重铸,才能解决这一混乱。

对于被磨损、偷锉削剪、掺假伪造的劣币,该法案规定,持有劣币的人们应该将这些劣币熔化称银块,并交给国家的铸币厂。铸币厂按照规定将这些银块提炼纯度,然后用机器打造成高纯度、标准的足值铸币。

为了鼓励人们将劣币送到铸币厂,该法案还规定,在1696年5月6日之前,税收人员在收税时都可以接收缺损的劣币,不得拒收,而且在接收劣币时,仍按其法定价值计算。

对于以前用人工打制而非机器铸造、但重量和成色依然完好的铸币,该法案规定,在5月10日之前,持有这些由手工良币的人,都应该在这些铸币的中间打孔,以便识别。

该法案生效后,重铸工作马上就展开了,这次大重铸持续了三年之久:1696-1699年。而主持这次大重铸工作的,正式当时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

▼图: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96年5月,牛顿进入伦敦塔担任皇家铸币厂(Royal Mint)总监;1699年12月,皇家铸币厂厂长去世,牛顿升任厂长,此后一直担任厂长,直到1727任去世。图片来源:wiki百科。

英国货币面值排行榜(漫漫长途走向金本位)(6)

1696年3月,牛顿受当时英国财政大臣查尔斯·蒙塔古(牛顿的好友兼学生)之邀,担任皇家铸币厂的总监。同年5月2日,牛顿正式到伦敦塔(Tower of London,皇家铸币厂原址)上任办公。

▼图:伦敦塔中的皇家铸币厂,绘制于1809年。图片来源:英国皇家铸币厂博物馆royalmintmuseum。

英国货币面值排行榜(漫漫长途走向金本位)(7)

牛顿在大重铸工作中尽职尽责。为了整顿混乱的货币局面,牛顿先从打击铸币伪造和偷锉削剪开始,以严刑峻法惩治造假者和偷锉者,并亲身参与到打假行动中。牛顿的重拳整治,肃清了伪造货币的不法分子,也起到了震慑作用,使得伦敦地区的货币流通得到一定程度的的改善。

另外,在担任总监一职的三年里,牛顿严格按照法案规定的重量和成色监督重铸工作,并加强了对铸币厂工人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重铸的效率和进度,使得新币尽快能取代旧币。

到1699年时,重铸基本完工。当时流通中的550万英镑的劣币回到铸币厂重熔,这是流通中劣币的绝大部分。同时,在三年大重铸期间,一共铸造的新银币达688.29万英镑,其中伦敦塔的皇家铸币厂509.11万英镑,其他地区铸币厂共179.17万英镑。不仅在数量上达到要求,而且新币的重量和成色都有了大幅改善。

当然,三年大重铸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重铸给王室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以足值的新币替换不足值的旧币,这之间的“差额”就由铸币厂承担了,最终由王室政府“买单”)。此外,17世纪末时正处英法战争期,庞大的军费开支,让英格兰王室政府的国库入不敷出。

最令人悲哀的是,代价高昂的大重铸,并未给英格兰的货币体系带来持久的稳定,因为新铸的货币未能保持在货币流通中,在18世纪的头十年里,大部分的新银币都消失了,流通中的银币再度陷入短缺困境

1696-1699大重铸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清理掉流通中的劣币,新币取代旧币,二是解决银币短缺问题。从最终效果上来看,劣币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银币短缺问题却更严重了。

新银币为何会快速消失呢?这仍要回到我们前文中提到的“金银法定兑换比率设定不合理”,在大重铸期间及之后直到1717年,铸币厂的金银法定兑换率一直都定得过高。因而,新铸的银币进入流通中后很快就被人们熔化成银块,这些银块要么在市场上直接买卖,要么被商人出口到外国换成黄金,而没有被送到铸币厂,流通中的银币再度枯竭短缺,且枯竭程度比大重铸前还要严重。同时,外国的黄金被商人们运回英格兰,然后再源源不断地送进铸币厂铸成新金币,金币的铸造量大增,流通中的金币也越来越多。

牛顿的报告

作为大重铸工作的负责人,牛顿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金银兑换率的问题,牛顿最初也认同洛克的主张,认为白银才是英格兰真正且唯一的货币本位,他致力于恢复银币至高无上的地位,因而忽视了对金币的定价。

前文中提到,1663年英格兰皇家铸币厂开始机器铸币,而最早的一批机器铸币就是“基尼” (guinea)金币,“guinea”的名称源于西非的几内亚(guinea)海湾,因“基尼”金币铸造的黄金原料都来自于几内亚(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掠夺),这些黄金由“英国皇家非洲贸易公司”(一家专门从事殖民贸易的公司)运回英格兰本土,然后被送到铸币厂铸成“基尼”金币。此后,铸币厂铸造的所有金币都是基尼金币(直到1816年)。基尼金币面值有好几种,如5基尼、半基尼、1/4基尼等,面值随重量等比增加,纯度不变。

▼图:铸造于1663年的 “基尼”金币,是伦敦塔皇家铸币厂最早的一批机器铸币,非常精整,金币的边缘有一圈齿印,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被偷挫或削剪。下面这枚基尼金币,重8.32克,直径25mm,纯度91.67%,币面正面是查尔斯二世国王的头侧像,下面还有一个小象的图案(代表英国皇家非洲贸易公司),背面是权杖、盾徽和王冠,周边铭文是铸造日期。图片来源:vcoins。

英国货币面值排行榜(漫漫长途走向金本位)(8)

“基尼”金币最初设定的面值为1英镑( 20先令),按面值流通,但到17世纪90年代后,随着拉丁美洲金银矿的大发现,金银大量涌入欧洲,造成欧洲贵金属的价格波动,进而影响着“基尼”金币的价格波动。1696年春季时,基尼金币一度涨至30先令,后来英国议会出手强制干预,多次下调基尼金币价格,最终到1702年时,调低至21先令6便士,此时英格兰的金银法定兑换率为变为了1:15.5,而欧洲邻国是1:15,所以1:15.5比率依然偏高。

1699年12月,牛顿升任皇家铸币厂厂长,开始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当时,面对白银外流、黄金流入、以及被高估的基尼金币等混乱情况,英国财政部要求牛顿对此做出详细的调查报告,说明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牛顿撰写了十多篇报告,最终找到了货币混乱的病根。

1717年9月,牛顿向英国议会提交了一份著名的报告——《向上议院财税委员会阁下的陈述》,阐述了金银价格的相对关系,以及其对英格兰货币铸造的影响。

牛顿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欧洲各国、以及中国、日本、东印度的金银价格情况,他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结论:基尼金币的高估导致金银的兑换比率失衡(比率过高)。而在欧洲大陆各国,银币的价值较高,金银兑换率要低于英格兰,这就造成了英格兰的白银外流,而外国的金币不断流入英格兰……牛顿认为,将基尼金币的面值定在21先令才是合适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从1699大重铸结束到1717年期间,不断流入的黄金和金币数量的增加,使得英格兰的货币流通逐渐形成了以金币为主导的局面,人们在实际交易支付中大多时候也用金币,金币实际上已经取代了银币,成为主要通货。

从铸币厂的铸币数量来看,1717年时,英格兰的金币铸造面值总和是71万英镑,而银币铸造的面值总和仅3000英镑。从1700-1717年间,金币铸造面值总和约814.7万亿英镑,银币铸造面值总和是22.33万英镑。

面对金币取代银币不可逆转的事实,1717年12月英国议会在认真考虑牛顿的报告后,做出决定,宣布将基尼金币的(法定)面值确定为21先令。依当时基尼金币重量和含金量计算,每金衡盎司“标准金”(纯度为90%的黄金,专门用于铸造金币)的法定价值定为3英镑17先令10 便士(1金衡磅=12金衡盎司=5760格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此后,英国的金币铸造都是根据这一数字而定的。牛顿也因此被认为是英国金本位的奠基人。

金本位正式确立

1717年至1816年这一个世纪间,英国货币制度处于一种名存实亡的金银复本位状态,或者说是一种,以金币为主导的金银复本位制。

名义上,金币和银币都是法定货币,都可自由支付流通,都可做记账单位,也都可做价值储藏,人们也可自由将金银条块送到铸币厂铸成新的金银币;但实际上,人们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金币支付交易,其次是用银币或纸币支付,银币在流通中已非常少见面,且大多磨损严重。

而且1717年后,除了政府规定的法定义务外,几乎没有人将白银送到铸币厂铸成新银币,铸币厂出产的大多是金币,铸出的银币很少。另外,由于英国的金银法定比率依然定高了(1717年基尼金币定为21先令后,英国金银法定兑换率为1:15.2,而荷兰和法国的兑换率为1:14.5),白银外流现象也一直存在,且一直持续到1760年。

在银币事实上已沦为辅币的情况下,1774年,英国议会制定了《限制缺损银币进口法案》,使银币失去了其无限法偿地位,成为了有限法偿的辅币,这是英格兰货币史上白银非货币化的开端,也在事实上确立了金本位。

再经历四十年的波折之后,1816年,英国议会通过《金本位制法案》,全称为《银币重铸和管理王国内金币和银币法案》,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该法案规定:停止铸造已流通一百五十年的基尼金币,铸造新金币“沙弗林”(Sovereign),并作为英国的货币单位标准;原来的基尼金币虽然停铸,但是并没有回收,仍可合法流通;将以往的旧银币和磨损银币完全收回,重新铸行新银币,新银币作为合法的辅币,辅助金币流通,以保障金本位顺利运行。

该法案规定:Sovereign金币用纯度为91.67%(11/12)的标准金铸造,标准重量为123.27447格令(1金衡盎司=480格令), 法定面值 1英镑;每金衡盎司标准金(纯度为91.67%的黄金,专门用于铸造金币)的法定价值定为3英镑17先令10.5便士(这和牛顿在1717年确立的比率实际是一样的)。

▼图:乔治三世时期的Sovereign金币,铸于1820年,机器铸造标准金币,重7.89克,直径22mm,纯度为91.67%,面值1英镑。图片来源:vcoins。

英国货币面值排行榜(漫漫长途走向金本位)(9)

1816《金本位法案》,从法律上确立了金币作为英国货币单位标准,并确定了黄金和货币单位(英镑)之间的固定关系,它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正式开启了英国的金本位时代,也让英国成为全球最早确立金本位的国家。

1816-1821年,是英国金本位实施的过渡期。1819年,英国议会通过《恢复兑换条例》,规定从1820年开始恢复纸币自由兑换金块、金条,同时废除了限制金币和银币出口的法令,允许金币、银币自由进出口。

到1821年时,英国的金本位制完全成型,满足三大特征:金币可自由熔化或铸造(须送到铸币厂铸成金币);金币可与纸币、银币或外国铸币自由兑换;黄金可自由进出口。此后金本位在英国稳定运行近一百年,自1914年一战爆发后开始衰落,到1931年时正式废止。

从1696年大重铸开始,到1717年牛顿报告,再到1774年银币失去无限法偿资格,最终到1816年《金本位法案》,这期间一百余年,银币的衰落和金币的崛起形成强烈对比,金银复本位因金银兑换率的问题而饱受冲击,并一步一步走向瓦解。尽管英国的议会和政府都曾尝试努力守住金银复本位,但一切努力终究无法对抗经济规律,金银复本位最终只能让位于金本位。

参考资料

《货币史:从公元800年起》(A History Of Money : From AD 800),John F. Chown (英),李广乾 译,商务印书馆,2002

《黄金简史》(The Power of Gold: The History of an Obsession),Peter L. Bernstein(美), 黄磊 郑佩芸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8

论近代英国金本位制度的形成,陈梁,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696年货币重铸与英国金本位的形成,管清友,搜狐博客,2006/2/23

The rise of the Gold Standard - records from 1660-1819,World Gold Council

The Mint: A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nt from A.D. 287 to 1948,John Crai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P382

版权声明

本头条号“格物资本”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稿、图片、漫画、音频、视频等,其版权均归属于本号及其运营者(运营者已实名制),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修改或发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