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3时45分

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处暑

今日处暑暑气渐止秋意初现(今日处暑暑热暂退)(1)

处,止也。

得几而止。

——《说文解字》

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

——《国语·楚语》

处暑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

“处”,是“去”的意思

“处暑”

暑气至此而止

夏天的热烈正式落幕

秋日的美景铺陈开来

此时节

白天热,早晚凉

昼夜温差较大

不时有秋雨降临

可谓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处暑·天气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天奇介绍

预计今年8月22日—29日

我国北方大部地区

最高气温普遍会降到30℃或以下

暑热将正式退场

今日处暑暑气渐止秋意初现(今日处暑暑热暂退)(2)

目前吉林全省已开启入秋进程

但并不保证一定能入秋成功

今日处暑暑气渐止秋意初现(今日处暑暑热暂退)(3)

23日,我省雨水再起

体感清凉舒适

下周雨停后

气温还会有所回升

但秋姑娘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

降水

21日午后—22日白天

全省雨水不多

以晴为主

只在通化南部、白山南部的部分地方

有阵雨

22日夜间

全省以多云的天气为主

从23日白天起

雨水铺展开来

23日白天

松原南部、长春、四平、辽源

有阵雨或雷阵雨

其他地区依然多云

重点来了!

本轮降雨的主要时段是在

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

雨区覆盖全省

四平东部、辽源、

吉林、通化、白山西部

有中到大雨

部分地方有暴雨

其他地区有小到中雨

气温

21日早晨

全省大部最低气温只有10℃出头

多地气温创下半年以来新低

21日-23日

中西部地区最低气温将由13—14℃

逐渐走高至17—18℃

但也没有超过20℃

21日-23日

全省白天最高气温

一般都在26—27℃左右

秋天的意味浓郁起来

体感非常的舒适

但夜间凉意显现

还是要注意保暖

处暑·三候

今日处暑暑气渐止秋意初现(今日处暑暑热暂退)(4)

一候鹰乃祭鸟

老鹰感知到秋的气息

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它们把猎物陈列开

仿佛在举行一场祭祀仪式

今日处暑暑气渐止秋意初现(今日处暑暑热暂退)(5)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万物逐渐凋零

一叶知秋

满树金黄的落叶

归根时翩翩起舞

今日处暑暑气渐止秋意初现(今日处暑暑热暂退)(6)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类农作物

“登”即成熟的意思

五谷丰登时

美不胜收

田间地头盛满了喜悦

处暑·民俗

作为一个气温类节气,处暑标示着气温变化的节点,有重要意义,食俗、习俗都有可观处。

“处”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但是俗话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天气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

放河灯

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开渔节

百舸竞发,捕获海鲜

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驾船出海。石浦渔民素来有“三月三,踏沙滩”以及“祭海”等习俗,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吃鸭肉

润肺健脾,无病各家

“处暑”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逐步开始转为凉秋了。天气温差增大、昼暖夜凉,此时饮食应遵照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

脸觑厝

打道回府,龙眼稀饭

福州人有句俗语,叫作“处暑一过脸觑厝”。“厝”指有钱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脸觑厝”就是脸要朝着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这句话折射出老福州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过了处暑这个节气,人们的饮食起居就要有所变化。

拜土地

杀牲祭拜,插旗感恩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获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怕把丰收洗掉。

处暑·养生

【春捂秋冻】

“处暑”后早晚温差大

身体上会有一些凉意

但不要立马穿上厚衣服

初秋可能会有些“凉”

但还不会“寒”

“秋冻”有利于让身体更适应天气变化

以便抵御冬天的严寒

所以

当秋风吹来

要不要穿上秋裤呢?

【润肺】

初秋的气候逐渐干燥

最容易对肺造成损伤

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

这一时节

要多选择润肺的食品

处暑秋来

晚风微凉

愿你

有物暖身

有人暖心

来源 | 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吉林气象、中国天气网

编辑 | 陈芳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