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有人说到“弟子XX学棣”云云,有人不解。

何为“学棣”?是“学弟”吗?

“棣”还真是“弟”,“棣”是“弟”的借字。但“学棣”与“学弟”不同。“学棣”一词,是老师以示与学生平等,对自己学生的敬称,所以民国以降,渐有流传;多用于相互酬唱、通信等场合。在古代,怕是很少见到的。

古人交往,同辈的人之间往往互称“兄、弟”;学界、文人之间则可称“学兄”、“学弟”,以示文雅。既然如此,“闻道”只有“有先后”而已,师生之间,“兄”、“弟”似也无可厚非;但终归有些别扭,比如,以前,我与我的博士导师通信,老人家在信头总是称呼我为“XX兄”,此“兄”即“学兄之意”,但自从我考上以后,他断然再也不会如此称我。

这种情况一定较为常见,于是以“棣”代之。

“棣”同“弟”,典出《诗·小雅·常棣》,其首句曰:“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意是讲兄弟之情的,又音同,还算是贴切。故古时即有“贤棣”、“棣友”之说;又以《常棣》诗句,以“棣鄂”(或为棣萼)指兄弟友爱。

中国的传统,目前尤其在文史学界,追求的是亦师亦友,“浴乎沂,风乎舞雩”,所以,你去给导师干点私活儿,导师给你帮个小忙,断然不会想到去跳楼的。

锡小考试时间表(学棣小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