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穷也要种三种树(人穷不砍三种树)(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祖先们也总结俗语和谚语,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并赋予自然事物一些特殊的含义。祖先们对自然万物总是心怀敬畏,而这敬畏之心的根本可能就是源于对自然的热爱

比如树,祖先们就对不同的树给予了不同的深刻意蕴,而这些意蕴传承至今,也就是我们如今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些树木,了解其丰富的意蕴。俗话说:人穷不砍三种树,子孙后代的庇护 ,哪三种树呢?又是什么道理呢?

最穷也要种三种树(人穷不砍三种树)(2)

槐树的传说及寓意

为何人们会有对槐树的崇拜呢?主要是槐树只生产在中国,而且在全国各地皆有生长,正是因为生长广泛、历史悠久,所以槐树也渐渐成了人们膜拜的对象。

槐树的用处很多,特别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槐树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皆有关联,当每一代人都在观察这种树木之时,便会将槐树有诸多的联想,而这也就是寓意的来源。

最穷也要种三种树(人穷不砍三种树)(3)

在古人看来,万物皆有灵性,所以古人对花草树木也赋予生命,认为它们是神仙,有一定的灵性。关于其传说也很多,其中有一个传说,当时河堤泛滥,人们阻挡不住洪水的袭来,于是在河堤旁栽种了槐树,河水便不再决堤。

所以人们便相信河水有固堤的作用,但也相信槐树可能是与河神等相关,可以管控河水的泛滥。这并不是古人迷信,而是当时科技的落后,导致人们见识并不长远。

最穷也要种三种树(人穷不砍三种树)(4)

当槐树被称为神之后,人们便会自发的建立寺庙祭拜,便有人在庙里烧香磕头,乞求神灵的保佑,当学子每次大考前夕,家长都会让孩子用槐树叶洗手,只为了金榜题名。这个风俗来源于古代,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考生都想要进入仕途,而槐树也寄托了大家的理想。

其次,槐树不仅寓意好,而且有药用价值。如果种植槐树在家里,你会发现槐树多在春天开放,香味十分浓郁,而且如果采摘后,也可当作食物,进而补充人体的微元素,有助于人体健康,预防疾病。而且院子里种植槐树的话,那么出现病虫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最穷也要种三种树(人穷不砍三种树)(5)

柳树是最美的意象

柳树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写柳树的诗词也颇多,试想在温暖的春季,诗人漫步于小路中,见春风吹拂,柳条婀娜起舞,随风摇曳,这份美丽便触发了文人墨客的心,创造出无数的诗词。而且柳树的生命力又很顽强,在春天来临之时勃勃生机,又是春天的象征,世人都爱春,所以何人不爱柳呢?

柳树的寓意也颇多,柳树的柳因与留同音,自古以来被诗词文人喜爱,因为古诗里有一类是分别诗。而这种分别诗重在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是对送别之人的相思之情。而且折柳恰巧能表达这种情感,但柳除了表达情感,还表达对朋友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所以在与人分别时折一枝柳吧。

最穷也要种三种树(人穷不砍三种树)(6)

其次,柳树还与爱情相关。柳枝枝条的柔软是男女之间的情意绵绵。还记得杨柳岸,晓风残月吗?在那个夜晚,雨刚刚停,而男主与女主就要分别,握着彼此的手,不想放看,前途漫漫却没有对方在身边。所以只能在杨柳岸边,男主说我想留,而女主也说我也想你留。但现实的无奈只能分别,只能用柳表达绵长的情义。

其实不止如此,现在当人们遇到不好的事时,总会用柳树枝沾水洒向人们,寓意着驱邪祈福,带来好运。

最穷也要种三种树(人穷不砍三种树)(7)

满树皆是“财富”

小时候老人家总说榆树钱不能吃,并且说因为榆钱与余钱同音。所以家家都在屋子后种上几棵树,毕竟余钱是每个家都希望拥有的。富于的钱才是好生活的象征。所以家家户户必然要种上几棵榆树,寓意家里有财,生活幸福美满。

这就像过年时家里也会吃些有寓意的东西,比如我们会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我们吃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我们在饺子里放钱币,吃到后意味着一年好运,所以自古以来榆树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里,也被寓意为财富,而榆树钱就意味着金钱。

最穷也要种三种树(人穷不砍三种树)(8)

但其实榆树是一种非常高大的树木,最高的可到25米,宽度更是有一米左右,所以在文人墨客的世界里,榆树代表的是勇敢和坚强。在笔者的言中榆树像是一个孤勇者,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屈不挠的刚强,无论经历了多大的风雨,都保持本色。

而且关于榆树的传说也很多,但多数都是关于榆树钱的,如果您在外面看见了榆树,可以慢下脚步,欣赏眼前这满眼“财富”。欣赏这孤勇者的骄傲,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这棵榆树一样,勇敢和坚强永远是我们的生命底色。

最穷也要种三种树(人穷不砍三种树)(9)

小结

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山神、海神、土地神等,之所以有这些神仙的存在,源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当然不可否认部分原因是古代科技力量的有限,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几千年的祖先们把地球保护的很好。

祖先们之所以赋予这些树木不同的寓意,无非也是包含了祖先对世间美好的的期盼。而这些对事物的寓意,也正是我们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被一辈一辈的传承至今,经历了岁月的洗涤与历史的淘汰,我们应珍惜,更应铭记,也应传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