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男星颜值个个能打,但提到身高,就是雾里看花了备受关注的就是黄晓明,黄教主甚至仅凭身高问题就能冲进微博热搜榜168cm?172cm?180cm?这是娱乐圈的未解之谜,当然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黄教主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身高实在是个敏感的话题,在明星中如此,在普通人中也一样,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身高不断长高主要依靠的是什么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身高不断长高主要依靠的是什么呢(身高是遗传爸爸)

身高不断长高主要依靠的是什么呢

娱乐圈男星颜值个个能打,但提到身高,就是雾里看花了。备受关注的就是黄晓明,黄教主甚至仅凭身高问题就能冲进微博热搜榜。168cm?172cm?180cm?这是娱乐圈的未解之谜,当然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黄教主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身高实在是个敏感的话题,在明星中如此,在普通人中也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童年时期,个子高的孩子在“童年江湖”更有话语权。如果你不够“高大威猛”,连充当“护花使者”的权利都不会有。成年以后,身高也影响着交际和择偶。

就业上的影响就更大了。飞行员、空姐、模特这些“高端”职业都是有身高门槛的。即使不是这些职业,当你面对的都是高个子同事的时候,也难免会产生压力吧?更为残酷的是,即使是日结工,老板也更愿意选择看上去体能更好的高个子。

身高虽然不能决定能力,但却可以成为能力的加分项。于是,很多对自己身高不满意的人,都期望着能够再长高一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一般男孩25岁、女孩22岁后,骺软骨完全骨化后,身高的增长也就停止了。(PS:骺软骨是指在骨发育过程中,位于不规则骨和扁骨的周缘、长骨的两端,未发生骨化的板状软骨。通过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并不断骨化,使骨不断地加长和扩大。当骺软骨停止增殖,完全骨化后,长骨就不再增长了。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人的高矮?是天生的吗?如果是的话,那是爸爸的作用大还是妈妈的作用大?

身高是遗传自爸爸还是妈妈?

关于这个问题,中外科研人员普遍运用直线回归的方法,计算亲子身高之间的回归系数,从而得到子代身高遗传率的结果。

曾有英国的研究人员,分别对1150个孩子在刚出生、三个月大、一岁和两岁大时的身高、体重和头围进行测量并记录,还收集了孩子们的脐带血样。研究结果显示,父亲越高,他的婴儿在出生的时候也就越长。虽然婴儿在刚出生时,身体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母亲的身体大小,但研究已经证实,如果父亲的身材高大,那么他的孩子身长就更长、体重也更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在我国进行的多项研究显示,子女身高与其父母身高均有关系,但父—子的相关系数和遗传率高于母—子,而母—女的相关系数和遗传率高于父—女。换言之,就是父亲对于儿子的身高贡献比母亲大,母亲对于女儿的身高贡献略大于父亲。

然而也有一部分研究认为,子女身高是由父母亲身高共同决定的。至于谁的贡献更大,结果显示,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当然,这些研究结果的差异,与样本选择、地区差异、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有关。所以尽管对于身高遗传的研究已进行多年,但迄今为止对于身高的遗传机制仍未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是专家们达成一致共识的是,遗传在决定你是大长腿还是小短腿的问题上,起到了70%的作用剩下的30%则是由外源性因素决定的。那么都有哪些外源性因素呢?

后天努力也能长高营养均衡、警惕疾病

除了来自父母的强大基因以外,营养也是决定孩子是否能够长高的关键因素。现代优生学的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最终身高取决于生命中前20年的生活水平,在妈妈肚子里的那段时间也包括在内。

人的身高有两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在这两个关键时期,一定要注意蛋白质、钙、锌、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同时碳水化合物、脂肪、糖类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想要长高,保证营养均衡非常重要,但营养补充也要遵循合理适度的原则,以免因营养过剩而造成肥胖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另外,疾病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比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血液病等疾病的患儿,身高普遍矮小。而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激素缺乏更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高。

因此,建议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高,对照儿童的正常身高发育标准,如果低于最低标准,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因为一旦骺软骨完全骨化,就错过了骨骼增长的阶段,治疗也无济于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保证充足睡眠

有研究报道,儿童在熟睡时比清醒时生长速度要快3倍!这是因为睡眠时脑垂体的前叶能大量分泌生长激素,它的作用就是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各个系统的生长,对于身体的长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1岁之前的婴儿时期,身高增长迅速。原因就在于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脑垂体都在不断地分泌生长激素。

然而在进入青春期前的儿童时期,脑垂体对生长激素的分泌呈脉冲式,白天分泌得非常少,大量的分泌集中在晚上睡眠时。特别是晚上10点前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可达白天的5-7倍。在早上6点前后的一两个小时,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高潮。

但是生长激素的集中分泌有一个前提: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发生。就是说,在这两个时间段,如果没有处于深度睡眠的状态,生长激素就不会大量分泌,也就错失了身体长高的最佳时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充足的睡眠不仅是休息上的需要,更是促进身体发育的需要。

保持精神愉快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促进身高增长的重要因素,人的心理和情绪变化会影响到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专家认为,心情舒畅时,对内分泌系统会起到良性的刺激作用,能促进增高所需的激素分泌,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及肾上腺激素,反之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身高。

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快乐地成长更有利于促进孩子长高。而郁郁寡欢、情绪焦虑就容易影响孩子的身高发展。

在孩子成长的幼儿和青少年阶段都会出现叛逆期的不稳定情绪,作为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合理疏导,毕竟这两个阶段是决定孩子身高的重要时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进行户外运动

运动与身高的关系其实是存在一定争议的。很多体育项目(比如体操、举重等)的运动员身高不仅不高,还属于偏矮,说明体育锻炼对身高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一般来说,那些能使肢体得到充分伸展的项目有助于身体长高,而那些让下肢受到过重压力的项目则会阻碍身高的发展。利于身高增长的体育项目有:排球、篮球、芭蕾舞、健身操、跳绳等,不利于长高的项目有:举重、马拉松等下肢须负重练习的运动。

从合理营养的角度来看,体育运动多在户外进行,充足的日照能够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钙质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外,除了身高,父母还会把哪些“精华”部分传给孩子呢?

“继承”自父母的其他特征绝对遗传的特征

肤色—它的遗传总是遵循父母“中和”色的自然法则。如果父母的皮肤黝黑,绝对不会生出肤色白皙的子女。如果父母一黑一白,在胚胎时期“平均”后,子女最有可能获得“中性”不黑不白的肤色,也会有更偏向一方的情况发生。

下巴—是不容商量的“显性遗传”。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都会无一例外地传承下去,“像”得让人无可奈何。

双眼皮—也属于绝对遗传特征。即使有些宝宝出生的时候是单眼皮,但是长大以后,也会“补”上像父母那样的双眼皮。

此外,大眼睛、高鼻梁、长睫毛这些优质基因都可以从父母那里继承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0%概率遗传的特征

肥胖—如果父母都是体重超标人士,他们的子女约有53%的概率会成为胖子。如果父母一方肥胖,则这一概率降至40%。算是个坏消息,但也是个好消息。因为还有约50%的概率是后天的个人因素决定的,通过自律的饮食和运动,完全可以“逆天改命”。

秃头—在这一方面,上帝偏袒了女性,只有男性才会被遗传到。如果父亲是秃头,遗传给儿子的概率有50%。就连母亲的父亲,都有25%的概率把秃头遗传给外孙。这就是传说中的“传男不传女“。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遗传概率不高的特征

白发—属于概率较低的隐性遗传。

声音—通常男孩的声音像父亲,女孩的声音像母亲。但是遗传因素对发声系统的结构影响有限,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改变。

人的身高主要由遗传决定,但通过后天的努力也并非无法改变。“我命由我不由天”,先天不足后天补。合理的膳食、充足的睡眠、愉悦的心情、适当的运动,可在长高的路上祝你一臂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做科普的李博士,如果对于本篇文章,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欢迎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参考文献

[1]佚名.揭开遗传密码:父亲影响孩子身高,母亲影响孩子胖瘦[J].健康生活,2013(02):34

[2]李爱玲.陕西大学生身高遗产率的回归分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63-65

[3]张飞鹏.影响青少年身高生长因素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