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西游记取经团队来说,他们永远都是一个值得参考和研究的对象,主要的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等等,当然还有一路上遇到到妖精,为取经团队提供帮助的神仙等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怎样能做好团队的执行力?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怎样能做好团队的执行力(如何去打造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

怎样能做好团队的执行力

团队构成

拿西游记取经团队来说,他们永远都是一个值得参考和研究的对象,主要的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等等,当然还有一路上遇到到妖精,为取经团队提供帮助的神仙等等。

首先四个主角,在我们看来都是比较熟悉的,作为领导者的唐僧,作为技术骨干的孙悟空,以及两个普通的团队成员八戒和沙僧。

唐僧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管理者,要为业绩负责,也就是说他要在其他人都懒惰不想走的时候督促他们继续前行,为他们加油打气。

孙悟空作为技术骨干,是整个取经团队里面的技术骨干,正是有了孙悟空的出现,整个取经团队,在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迎难而上,客服困难,不断向西天进发。

八戒和沙僧更像是一个团队的普通成员,他们完成的就是一些日常性的工作,打杂、挑水、做饭等等。

纵观整个西游记,能让取经团队更加稳定的可能不是唐僧,而是藏在背后的观音菩萨。一路上为这个团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遇到孙悟空、猪八戒心智不坚定的时候为这个团队提供一个很好的目标导向。在整个取经的过程中,这个团队在观音菩萨,以及唐僧的领导下,不断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产生了极强的团队凝聚力,最终修成正果。

分析这个团队,其实不难发现,唐僧作为业务经理,整天想着取经,但是单靠他一个人的能力其实是到不了西天,取不到真经的。也就是说他有足够的信仰去完成这件事情,但他的能力确实不行。反观孙悟空,虽然有能力,但是对于某个件事情的信仰其实是不够的,刚开始的时候做了个弼马温,后来又成为齐天大圣,然后到后来想做玉帝。对于自己的成长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更多的情况下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在整个从开始跟着唐僧取经的过程中,在唐僧的不断指引下慢慢地成了一个有信念、有信仰的人。从开始的一言不合到龙王家里喝酒,到后来在唐僧写下贬书的时候,还是对唐僧依依不舍的感情。都是这个有能力的人产生团队信仰的一种表现。没有他,唐僧到不了西天,取不到真经。

而对于八戒和沙僧,更多的是两个苦力,任劳任怨,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他们两人干。他们对于团队的信仰更多的是来自于团队的成败,就像是八戒,在唐僧几次被妖精抓走的时候就想分家,回高老庄。而沙僧给我们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没有自己的主见,跟着团队就可以了,团队成功,自己就成功了,团队失败自己也就失败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个团队的各个成员就是体现了各自的执行力。

首先一个团队中,需要的就是聪明人,有能力的人,这个就是一个团队前进的动力。在一个团队中,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情商高的,一种是智商高的,情商决定的是一个团队的品质,而智商决定一个团队的发展能力。

比尔盖茨说过。聪明的人反应敏捷,善于接收新事物。能很快地接受一个新的东西。提出的问题也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这种人更富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能解决很重要的问题。

德才兼备的人,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强悍的才能,这种人其实是一个团队,包括我们HR寻找的人。其实一个优秀的人不仅要有才能,更重要的是德行。这样的人对于团队的建设,团队的发展,以及团队的提升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首先他需要懂管理,不懂管理的人,在团队中只能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没有办法进行一个长期的管理工作。所以就像之前提到的管理其实可以看作一门科学,但从某种角度上讲管理更像是艺术,所以说管理其实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学会带领手下人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知识面广等等。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要通过管理经验来总结出自己的管理方法论。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一个业务的稳定增长。

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其实需要一个合理的分配,而不是说找一帮人,然后在一起工作,就是一个团队了。这些人之间应该是一个相互负责的、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方法的、有互补的技能的一群人。

就像是取经团队一样,其实孙悟空和沙僧之间的实力相差还是蛮大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团队最终完成了西天取经的目标。

在一家公司,有一个六个人的团队,虽然大家的能力相差很大,但是从来都是相互合作,优劣势互补,没有人会受到其他人的歧视,大家在开会的时候,也是畅所欲言,对问题的披露也是没有任何阻力。

可能你会觉得这个是一个很不错的团队,但是,有一个问题,每次项目经理开会的时候,大家都不说话,几乎是每个人都不想说话,等到项目经理把任务部署完之后大家就散会走人,在会后基本对这次会议的内容只字不提,好像根本就没有过这样的会议。

为什么两者之间的差异这么大呢?

原因有两个

第一、这个项目经理在每次开会之前,就是将每个人都批评一顿,而且是按照顺序来的,不批评就不说后面的问题。所以在每次开会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是很反感的。

第二、就是批评完之后,就会按照顺序来询问这些成员有什么问题,对于工作有什么看法。

其实成员是有看法,有想法的,但是被他这么一搞,也就没有啥心思去做这些事情了,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开会其实就是一个样子活了。这种团队会议其实是一个无效的团队会议,对于这样的经理真的是一团糟。不会让这个团队产生向心力。最终还会让团队搞得离心离德。导致团队的灭亡。

执行力

执行力作为一个团队效率的基础,找了一帮干活的人,结果对于你的想法一点都执行不下去,团队的决策无法进行一个有效的行动,这个团队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

要保证执行力,有三个核心环节比较重要:做正确的事情(战略的流程),用正确的人(人员的流程)和做正确的事(运营的流程)。

团队的执行力,说白了就是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一种能力;你制定了什么样的目标,决定怎么样去做,然后一帮人去实现,并且这种实现是有效的实现。很多企业家对执行力有过自己的定义,但是根本的宗旨是不变的。

贯彻执行力,有效地沟通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沟通,就没有决策和命令的更好的解释,有一个SMART原则

  • 1、执行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 2、执行的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

  • 3、执行的目标必须是可实现的(Attainable)

  • 4、执行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有相关性(Relevant)

  • 5、执行的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截止期限,而不是无限期(Time-based)

    从这里可以看出 ,一个目标,首先必须符合以上的五点要求。如果违背了以上五点内容,其实这个目标终将失败。

    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才能产生更好的执行力。团队有一种高效的沟通方法,也就成功了一半了。通过沟通,团队成员就可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执行过程中明确职责。通过这种上下联动的合力,使得整个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协调是执行到位的手段

    在一个团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需要一个很好的协调统筹,才能让团队更加高效地发展。

    例如一张纸,如果把它扔到地上,可能每个人都来踩两脚,然后慢慢地就变得不在那么重要了。但是如果把这张纸,写上团队的目标计划,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可能这张纸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在一个团队中,就是要将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一个团队的优势发展,提高团队的效率

    执行的反馈结果是执行效率的保障

    一件事情做得好不好,是需要一个明确的反馈的,执行结果如何,通常要通过市场部门以及用户等方面的调查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将执行的结果情况进行反馈,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加明确地帮助团队调整计划,改进方向,向着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

    考核责任心应该覆盖每一个环节

    公司战略目标往往是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来实现,而不是单纯的对员工的行为进行一个道德上的约束。也就是说员工如果在一个地方出现问题,犯错了,那你告诉他这个地方是错的,不能这么做。那么他下次肯定还会在同样的地方犯错。其实一种奖惩制度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阻碍团队的发展,而是为了阻碍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更多的是通过一种大家都认可的方式去进行一个工作的促进。当然除了绩效考核,还有就是工资调整、轮岗、评优等等,这些都是促进团队进步的方式。有的时候,如果方法不恰当,也会适得其反的结果。

    保障执行力的十个步骤
  • 第一步、制定战略计划:确定团队发展方向,增加向心力

  • 第二步、设计组织结构:分清职责,明确分工

  • 第三步、编制岗位说明:做到考核有据,奖惩有章

  • 第四步、理清管理流程: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不相互配合

  • 第五步、制定目标体系:提升工作效率,使团队主动工作

  • 第六步、考核员工绩效:使工作有结果,让利益分配变公平

  • 第七步、设计薪酬激励: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多劳多得,能劳多得

  • 第八步、建设文化制度:使团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 第九步、打造人才梯队:提高人员的素质能力

  • 第十步、管控措施到位:防止执行力不足、避免相互推诿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