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人和人的差异真的很大,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总能左右逢源,在哪儿都能吃得开吃得好?为什么有的人,明明是一番好心好意,却经常不经意间就得罪了人还不自知?很多时候都吃苦受累还不讨好,被人厌烦嫌弃?

聪明人的十个定律(你是一个善用55387定律的人吗)(1)

《人生格言》:言语是心灵的图画。在人际沟通当中,仪表和语音的影响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

如果前两部分做不好的话,当你在说话的时候,没有感染力也没有吸引力,自然别人也不愿意听了。但这并不代表内容本身不重要,如果你说话的内容,经常不知所云,连你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更别期望别人能听进去了。

就像我们看到一本书,封面很精美,简介也很吸引你,但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内容无趣且枯燥,你会很快合上这本书。

即便你在一开始的时候,能够吸引到别人的关注。但后续内容跟不上,别人听着觉得太枯燥,又或者觉得没有任何帮助的时候,就很容易会开始走神。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一条关于沟通的定律,被广泛应用于职业培训,后来又被引入到家庭关系以及亲子教育中,这就是著名的“55387定律”

55387,是指在人际沟通中,55% 38% 7%=100%。

55%——指沟通时的态度,包括动作、表情等;

38%——指说话时的语气、口吻、情绪;

7%——指说话的内容。

聪明人的十个定律(你是一个善用55387定律的人吗)(2)

也就是说,人与人沟通的效果,绝大多数是由态度、肢体语言、神情外貌是否恰当、得体决定的,38%是由语气,说话的方式决定的,只有前面的55%和38%被对方接受了,剩下的那7%才能被对方接纳,听进去。

而我们平时总是习惯于把重点都放在了那7%的内容上,忽略了太多语言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占到了93%,没有这93%,那7%的内容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根本就没法送达对方的耳朵里。

那些受人欢迎的人,讨人喜欢的人,不过就是掌握了这个定律,会好好说话,才会无论在何种场合都能左右逢源,甚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让人觉得他们身上有一种特殊磁场,就是特别吸引人,所有人都愿意与他们相处。

而这样的人,在职场中与同事相处融洽,与上级沟通顺畅和谐,特别容易得到领导赏识,在家庭中,能把家庭气氛营造得温馨自然,让每个人都放松身心,有了孩子,也能把孩子塑造成有礼貌情商高的乖孩子,自己不焦虑,孩子也不痛苦。 ”

01

55387定律在职场和家庭的运用:

55387定律在职场的运用:

文字只占最少的部分只有7%,语音语调占到38%,而肢体语言要占到55%。

大家也许会感到非常的奇怪和困惑,难道文字只站这么少的部分吗?

请大家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去听歌剧,歌唱家非常优秀的表演可以把你感动到流泪,但是你不一定能完全听懂具体的内容,但是这却不会影响你被出色的表演所感动。那么大家想,这些演员是如何做到的呢?他就是通过语音语调以及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达到感动你的目的。

这就好比一个人求职面试,HR首先看到的是求职人的态度、面部表情,以及衣着打扮,而后就是求职人说话的语气,最后才会是说话的内容。要是前面的55%和38%没有做好,那7%的内容说了也没用。

55387定律在家庭教育的运用:

妈妈大喊:“儿子,快把电视关了,你该睡觉了”。

儿子央求道:“我再看一会,就一会”。

妈妈严厉拒绝:“不行,说睡觉就必须睡觉”。

儿子撇着嘴不情不愿地走去卧室,若是再不去,又将会是一场暴风骤雨。

聪明人的十个定律(你是一个善用55387定律的人吗)(3)

这个场景可能很多父母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孩子磨蹭着,妈妈催促着;妈妈吼叫了,孩子就开始害怕起来,甚至遇到孩子叛逆期,更是火山爆发。不用说就知道,这种亲子间的沟通一定是失败的。

与人沟通,一旦一个人的态度、语气、表情有一点不当,听的人根本就听不进他的说话内容,却能清晰快速地捕捉到令自己不爽的情绪

妈妈知道怎么办吗?

想想看,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用情绪管教孩子,用不恰当的语气与孩子说话,却常常还不自知。

当我们知道55387定律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定律适用于沟通。因此在和孩子的沟通当中,父母最好是要学会自我觉察,重视对自己情绪的管控,使用温和的态度和语气同孩子说话。如此沟通将会很有用。

02

好好说话真的有那么难吗?

做到这4点,你也是说话高手

一、识别自己当下的情绪和想法

决不做情绪的奴隶,有自己内心的定力。遇到问题时,不要把发泄情绪放在沟通的前面,而要先给自己也给对方一个冷静的空间,待情绪平复之后,再做沟通,这才是说话的高手。

1、识别自己怎么了。此刻,我对他的期待是什么,我发生了什么。对这一步的识别,可以让你有能力暂时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一边。

2、暂时搁置自己的需求。你需要清空你自己,才有可能去了解对方的世界。

二、换位思考,对人有同理心

1、中立地去理解对方。他怎么了?他受了什么伤?他为什么这么愤怒?他的期待是什么?

2、当你使用中立视角,进入他的体内,感受他的感受,你就能理解他为什么如此愤怒。

三、学会尊重别人,让对方觉得舒适

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表达给他听。你要知道处在他的位置上,他能接受什么样的表达,他的创伤是什么。这是个了解他人的过程。你只有知己知彼,你才能做到好好说话。

用“我感受到” “我看到”客观表达,说出他内心的话。你是不是因为XX而特别受伤?你是不是希望我可以做XX?然后你们就有了好好说话的可能了。

四、就事论事,阐述事实,比讲理更有力

说话要秉持着就事论事的原则,很多人喜欢给对方摆道理,殊不知在摆道理的同时,对方的耐心和好感正在被一点一点摆掉。更好的方式是阐述事实,让事实说话,比讲理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感染力。

无论是学习好好说话,还是让别人好好说话,说难也挺难的,因为这需要学习和训练。说简单也挺简单的,这些能力的发展,是一生受用的技能,用一生的长度来衡量,就很简单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放在你的恋爱、职场、朋友、家庭关系中,都是一样有用的。

55387定律,沟通必杀技!理解并应用,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