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读卖新闻》7月10日报道,在新冠疫情的戒严态势中,东京即将在57年后第二次主办夏季奥运会东京的夏天酷热难当,热到仅仅是外出也要冒着风险如何防止参赛选手和普通市民中暑?为了打造一届清凉的奥运会,一场由高科技领衔的暗战已然展开,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日本东京奥运项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日本东京奥运项目(日本打造高科技)

日本东京奥运项目

据日本《读卖新闻》7月10日报道,在新冠疫情的戒严态势中,东京即将在57年后第二次主办夏季奥运会。东京的夏天酷热难当,热到仅仅是外出也要冒着风险。如何防止参赛选手和普通市民中暑?为了打造一届清凉的奥运会,一场由高科技领衔的暗战已然展开。

报道提到,用水舀子把水泼在路面上降温,这是从江户时代开始就在老百姓中广为使用的防暑降温措施,甚至还被写进了俳句、画进了浮世绘,也是一种真心对客人表达欢迎的“款带之道”。

之所以在路面洒水会让人感到清凉,是因为水在蒸发的过程中带走了周围的热量。那么水雾降温系统就堪称现代版的泼水降温设备了。通常来说,水雾系统是对水进行雾化处理后,使其变成20到35微米的微粒给空气降温。但缺点是,如果雾化不彻底,水微粒过大,就会打湿人们的脸和衣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东京都地铁新桥站站前广场安装了松下公司的新型水雾降温系统。使用了最新技术的喷嘴可以将雾化后的水微粒缩小到6至10微米。即使接触到水雾也不会感到湿漉漉,留下的只有一丝清凉。

该设备已经安装在了举办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的东京湾沿岸台场地区。松下公司战略总部事业开发中心绿色空调项目负责人尾形雄司对此充满期待,他说:“水雾降温系统耗电少,但是制冷效果绝佳。很适合成为未来城市的必备基础设施。”

报道指出,与1964年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时相比,日本的平均气温上升了约1摄氏度,东京上升了约2摄氏度。之所以东京都升温剧烈,主要是因为道路表面铺设的沥青、车辆和建筑物释放大量热所形成的“热岛效应”。在2018年至去年的3年时间里,日本国内每年都有一千多人因中暑死亡,而1964年死于中暑的仅有86人。

作为一种降温手段,运动品牌迪桑特研发了一款内嵌保冷材料的手套。据说这种手套能够通过手心的血管给人体内部降温。其作用有点类似于人们将浸湿的毛巾搭在脖子上降温。但是日本工业大学教授三坂育正强调说:“重要的还是尽量避免太阳直晒,不要让热量在体内聚积。”

酷暑之下的东京,阴凉地带就好像绿洲。由一些企业和研究人员组成的“绿色东京研究会”在去年夏天推出了一款手机应用程序(APP)“TOKYO OASIS”,帮助用户快速抵达身边最近的阴凉。这样一来,即使仍需佩戴口罩,人们也依然能够享受在户外散步的乐趣。

报道介绍,在东京都大手町、丸之内、有乐町这块占地面积约为120公顷的区域里,写字楼和树木高度等的信息都存储在数据库中,配合太阳运行轨迹计算出每个小时哪里有阴凉。如果从所在地检索走哪条路前往“绿洲”,手机程序将会自动适配途中阴凉路段比例最高的路径。

即便如此,如果仍然必须在烈日下出行,东丽公司研发的使用遮光材料“summer shield”制造的阳伞就派上用场了。特殊的三层结构实现了遮光率100%、紫外线遮挡率99%,据说与普通的防晒伞相比体感温度可以降低4摄氏度。之前进行铁人三项测试赛时,沿途为观众搭建的帐篷使用的就是这种材料。

报道称,作为本届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主会场的新国立竞技场也格外重视防暑降温的问题。负责国立竞技场设计管理的大成建设设计本部建筑设计二部部长川野久雄自信地表示,他们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自然风的作用。

体育场不能开空调,这让他们把关注点放在了夏季盛行的东南风上。当这种风遇到上层看台设置的巨大屋檐时,就会被吸入体育场,从而将积蓄在球场和观众席上的热空气和湿气赶到场馆外。到了冬天,又能将来自西北的冷空气阻挡在外。

这种加快换气的处理方式也有助于防疫。

来源:参考消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