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余投资者没有“市值”的概念,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市净率与市盈率哪个重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市净率与市盈率哪个重要(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正确解读)

市净率与市盈率哪个重要

(一)业余投资者没有“市值”的概念

除了现金流折现法这样的“绝对估值法”,投资者日常还会采用市盈率法、市净率法、PEG法等比较简便的“相对估值法”。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相对估值法都是在现金流折现法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市盈率=市值/净利润=股价/每股净利润

市净率=市值/净资产=股价/每股净资产

简言之,市盈率(Price Earning Ratio,P/E Ratio)就是公司普通股总市值相对于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倍数,或者股价相对于每股盈利的倍数。市净率(Price Book Value Ratio,P/B Ratio)就是公司普通股总市值相对于归属普通股股东净资产的倍数,或者股价相对于每股账面净资产的倍数。

大家平时买卖的股票,基本都是上市公司发行的普通股。普通股代表的是对企业的所有权,普通股股东拥有最后分享公司经济利益的权利和对公司重大决策投票表决的权利。通常,公司赚的“息税前利润(Earning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首先要支付债券所有人的利息,剩下的叫“税前利润”,接下来向政府缴纳所得税,再剩下的才叫净利润。不考虑合并报表的情况,如果公司除了普通股还发行了优先股,那净利润首先要保障优先股股东的分红,我们前面讲过的永续债就是一种优先股。优先股股东没有表决权,但分红权在普通股股东之前。最后剩下的利润,不管多少,都是普通股股东的。投资者日常讨论的股价,是指普通股的市场价格,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每股净利润和每股净资产,也都是指每股普通股的净利润和净资产。股价乘以企业发行普通股的总数,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值,计算公式为

市值=股价×普通股总股数

专业投资者更喜欢说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多少,而非股价是多少。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比较贵贱时,对比市值远比对比股价直观,因为每家上市公司发行的普通股总数是不同的。比如,你只知道A上市公司每股股价10元,B上市公司每股股价5元,是完全无法感受到哪个便宜哪个贵的。但如果你知道A上市公司市值1000亿元,B上市公司市值500亿元,那就意味着1个A公司可以换2个B公司。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对企业业务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凭常识简单对比市值,便知贵贱了。2015年6月,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万达院线的市值达到惊人的1371亿元,而与此同时,香港上市的恒大地产才只有600多亿元人民币市值,这意味着买下万达院线的钱可以买两个多恒大地产了。当时万达院线拥有几百家电影院、年营业收入53亿元,净利润不足8亿元;而恒大地产则拥有几百个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是销售规模过千亿元的全国龙头地产商,年利润百亿元左右。两相对比,很明显资本市场疯了,至少有一头定价错了,或者两头都错了。

非常可悲的是,我日常接触到很多被称为“韭菜”的业余炒股者,连市值的概念都不知道,仅凭每股股价的高低和历史K线图来感知股票的贵贱。在他们眼里,3元的股票比10元的便宜,100元的股票太贵了。一些上市公司,正是利用这一点,玩弄高送转的把戏。所谓十送十,其实就是把一股拆成两股,总股数增加了一倍,净利润总额没变,每股净利润降了一半,公司总价值其实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由于每股股价因为除权瞬间降了一半,使得无知的业余炒股者以为股价比以前便宜了,盲目抄底买入。这就好比昨天猪肉30元/公斤,今早“大减价”啦,快来买呀,15元/斤啦。连基本的计价单位都搞不清楚还想炒股赚钱,与赌博何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