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上的第一人渣,让•雅克•卢梭在其成名作《论科学与艺术》中说:“艺术来源于奢侈,奢侈产生于人的闲逸与虚荣。”

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艺术源于生活。”准确地说应该是,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以及富人观察下的穷人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最打动人(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1)

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莎士比亚的戏剧描写的故事大多数都是关于皇宫贵族的

再说直白一点,艺术的创作权和评判权,始终掌握在富人阶级手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物,例如爆火的《小苹果》和《江南style》,很多时候都跟艺术完全不搭边,但是杰夫•昆斯那些毫无艺术感可言的塑料气球狗,却能摆进凡尔赛宫。

艺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最打动人(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2)

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看到这里很多人要揭竿而起,义愤填膺,以为我是富人对我破口大骂,我如果辩解我也是穷人,那么骂我的内容就是“倒戈的汉奸!”

我接受一切批评,也深感沐浴在社会主义春风下长大的大家,还是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可,马克思爷爷那句醍醐灌顶的肺腑之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艺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最打动人(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3)

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宗教,艺术,哲学这些关乎于人类精神生活的部分,都是依照掌握“生产资料”的富人所建立起来的。用尼采的话来说就是,世界是建立在强者的观念之上的。商人说钻石恒久远,于是女人们不轻易答应一克拉以下的碎钻求婚;精英说要大力开放娱乐产业,于是大量壮年劳动力长期沉迷于奶头乐之中。

艺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最打动人(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4)

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谓“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只是一针心灵安慰剂,让普罗大众在穷困的鞭打下,找到些许存在的价值,才能作为螺丝钉更卖力的搬砖。因此,普罗大众想要拿到文化话语权,根本途径还是实现经济上的逆袭,而不是靠键盘侠一张嘴。至于如何变得有钱,这就牵扯到文化属性的问题。

艺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最打动人(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5)

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挖翡翠的工人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强者承认规律,无论这个规律是多么现实和反人性,他们都会去实践;弱者惯于幻想,把希望寄托在菩萨,贵人,甚至之上。而宗教,这些概念,都是强者创造出来的。

在人家的地盘玩人家的游戏,给你甜头还是让你出局,分分钟的事。上升通道被完全堵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多哲学著作,公开课程,免费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都在教人们认知规律,掌握方法,了解历史,理解美学。这不是富人对穷人的傲慢,而是人类对人类的终极平等。

艺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最打动人(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6)

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初中的数学课告诉你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高中的政治课告诉你,椭圆形是最理想的社会结构,穷人富人两头少,中产最多在中间。现实是,古今中外多少朝代更迭,最终椭圆形都没能取代三角形。金字塔顶端,并非一成不变,想要分得文化话语权,越往上,越是全知观察视角。

艺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最打动人(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7)

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许多身处底层的人,没能搞清“如何生存,如何赚钱”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就来研究神学玄学哲学这类最根本的问题。其产出,大多都是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而市场却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于是,酸溜溜的怀才不遇之情,连带戾气和愤恨,就会自然升起。

不是不能写,而是得“我手写我心”,在哪个位置,写哪个阶级。真善美,真排在第一位能做到了,才有可能创造出善和美。莫言农民出身,写乡村故事,真实感画面感立刻全出来。亦舒香港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的爱情故事信手拣来,《喜宝》这类小概率事件,读起来也不觉得在鬼扯。大理有很多身体还在贫困中挣扎的人,思想又没达到出家人的六根清净,非要写那种给全人类开启身心灵世界的绝世著作,怎么写都挺扯。

艺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最打动人(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8)

毛姆说,我啥也不想干,就想游手好闲,而他是同时代里,有钱的畅销书作家。只有贵族出生的普鲁斯特,才能追忆似水年华,追出一百二十万字,换其他人早就弹尽粮绝了。契科夫说,没有钱用,但又懒得去挣钱,请您给我寄一些钱来吧!老舍说,我现在就这样,一天到晚在那做事,全是我不爱做的!

艺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最打动人(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9)

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说了,去睡了。哪天不更新了,就是一心一意做商业搞钱去了。毕竟当钱足够多时,我说我写的好,因为我钱多,很多迷信钱的人,也会觉得我写得好。

艺术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最打动人(艺术源于富人阶级的生活本身)(10)

写作是脑力劳动,劳动光荣

无人看守,自助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