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以前初中生的知识都比较浅,等到上了高中,我们面对的问题不再那么简单而具体。从初中阶段跨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就要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任我行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看看这些是否适合你的高中生涯规划。

对高中未来三年生活的期望(高中三年要做的规划有哪些)(1)

高一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9-10月,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识,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节奏。

10月中旬,第一次期中考试,高中第一次检测,暴露问题→发现问题→马上调整解决(有些学校可能会提前,9月末或10月初即进行第一次月考,性质不变)。

11月,绝大部分学校会把高一下学期甚至高二上学期的部分内容提到高一上学期学习,提早预习和适应。

12月末1月初期末考试,升入高中的首次正规检验,高考时一些保送、直招、自主招生名额选定也会以这次考试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如果学校有月考习惯,那么每次月考成绩也是标准之一)。

1月末-2月,寒假,全面查漏补缺,提早预习下学期内容。

3月,高一下学期开学,学生需要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4月底,学校期中考试,以数学为例,应重点复习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知识。

6月初,重点中学开始讲解大部分高二知识,要跟上学习节奏。如果期中考试成绩理想,应尽快进入超前学习状态,不要沉浸在一次胜利之中;如果成绩不理想,应尽早做调整,并对自己之前的问题做有效的分析总结。

7月初学校期末考试这次期末考试是对高一整个一学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高二两级分化开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对高中未来三年生活的期望(高中三年要做的规划有哪些)(2)

高一关键词“难”。

高中阶段,不能掉队,有问题不能拖,同时高中阶段,家长可以尝试放手让孩子解决自己的问题,但仍然要给予积极的方向引导。


1、重视高一、成就高考——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开始,抓住高一占据领先位置,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多年的高考经验显示:对高一的重视程度和3年后的高考成绩成正比。

2、成绩波动、正确看待——高一学习成绩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来说,只要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识的学习方法,成绩都会逐步上升并且趋于稳定的。因为成绩的暂时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对某个学科失去兴趣,是得不偿失的。

3、发现漏洞、及时弥补——高中学习比较紧张,周测、月考发现漏洞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任其存在和发展,因为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漏洞不补,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并且积累得太多,会觉得无从下手,久而久之成绩逐渐落后。

4、顺应新高考,规划生涯——新高考给高中生带来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选科,很多高中从高一入学就开始选科意向提交。在选科中要思考自身兴趣、特长、高考志愿、未来从业意向……这些都是生涯规划的问题。有意识的培养规划意识和能力,能帮助考生更好的发展自己。

5、了解高招政策,学业规划——高一千万不要认为升学离自己还远,到高三再接触也不晚,清华、北大、中科大等高校都有面向高一高二招生的政策。如今高考升学早已不是纯拼裸分的时代,尤其是目标在重本以上的学生。家长务必留意政策,尽早规划学业。

对高中未来三年生活的期望(高中三年要做的规划有哪些)(3)

高二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9-10月,高二上学期的初步适应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高二的学习状态,每课时知识量大大增加,以及文理综合的出现,学生不适感增强;十一长假,学生容易开始出现松懈情绪。

11月初-11月底,高二上学期学习中间过渡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逐渐形成;高二上学期的学习情况逐渐定型。

12月初,高二全省会考!届时,会提前发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高二会考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报名特殊招生,会考成绩很关键,学生和家长一定要重视

12月初-1月中旬,高二上学期的深入学习和收尾阶段,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现象初步显露。

1月下旬-2月中下旬,高二寒假阶段,利用难得空闲时间做好期末考试的检查和反思工作;未雨绸缪,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分担高二下学期的压力

2月底-4月底,高二学年的重要转型阶段,理科学习有具体定量逐渐转化为抽象定性;部分学生成绩下滑明显,导致学习兴趣开始下降,厌学情绪有所滋生;学生两极分化程度开始加深。

5月-6月高中学习能力和高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时期;很多同学前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7月初高二学年最后收官和学生实力基本定型阶段两极分化达到高峰高中过渡阶段宣告结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实力基本定型

关键词——“分化”。

很多学生及家长理解上有个误区:高二先轻松一下,要不高三就没有轻松的时候了。这种想法非常错误,结果就是高二轻松了,到高三也紧张不起来。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严重的分化,一些学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


1、均衡发展——高考录取依据是总成绩,特殊招生也不例外。只要没有严重偏科,即便谁各科都成绩平平,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如果在高三冲刺中能够部分学科有所突破,就会考得非常理想,所以均衡发展是取得高考好成绩的基础

2、发展优势学科——比较优秀的学生如果有一门或多门成绩拔尖的建议多多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可以参加与之相关联的竞赛,为自己的高中生涯锦上添花。

除含金量最高的五大学科竞赛外,还可以参考《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公布的赛事。比如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等文科赛事。

3、提前备考——高考考的是整个高中三年的知识,而不只是高三的知识。不要认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其实每个阶段都是在备考,都是在为高考打基础,高二尤其如此。

4、 强化基础——高二的很多知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要用到的基础知识,所以如果发现高二的部分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千万不能等到高三复习的时候再去解决,要尽快补上,使自己高三的学习更加顺畅。

5、关注多渠道升学路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高考改革的大方向,未来高校录取将呈现普通高考、自主招生、综合评价、专项计划等多元录取的招生机制。考生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转变观念,尝试多种升学途径。

此外,各高校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等活动,家长需要提前关注,这对于开阔学生眼界、提升能力很有帮助,表现优秀的同学有机会推荐给学校招生办。

6、选科决策——目前,大部分新高考地区从高二就要开始进行选考,这个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自身情况以及选科组合的优劣选择最佳的选科组合。

对高中未来三年生活的期望(高中三年要做的规划有哪些)(4)

高三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高三模拟考试时间表

7-9月,学校做学期分析,制定合理计划,进行一轮复习。

10月末11月初,期中考试,大部分学校开始总结性复习。

次年1月初,期末考试

次年1月中旬-2月末,寒假。

次年3月初,一模考试,全面开始第二轮复习。

次年4月初,二模考试。开始第三轮复习

次年5月初,三模考试,重点专项复习,查缺补漏。

次年5月下旬四模考试

次年6月7、8、9日,高考,各校大型招生咨询会。

次年6月24日左右,高考成绩发布,考生填报高考志愿

关键词——“冲刺”

步入高三,就像战场上吹响了冲锋号,从这一刻起,需要全力冲刺——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决不放弃!不管自己的水平如何,不论自己的能力怎么样,最关键的是你冲刺了吗?


1、明确目标——明确高考目标,同时分析自己的程度,明确差距。对目标学校的情况初步了解(包括历年招生情况对比,有无加分限制)。如果没有合理地定位自己,是无法形成科学规划的。

2、重视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是最全面、最系统的,也是大多数学生最认真、最有成效的。在第一轮复习时,不投机、不偏颇、不耍小聪明,才能收获最大蔓延,就会成为你高考成功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3、调整心态——高三,没完没了地做题、没完没了地考试,还有家长和老师没完没了地唠叨,加上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很容易有急躁、郁闷、迷茫、懈怠等情绪。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及时调整,让心态回归到正确轨道上,就是往高考成功的道路上前进了巨大的一步。

4、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可以让你进步得更快,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模式,才能用时最短、效果最好。

5、规划专业——对于高三学生,成绩位次基本已经确定的时候,要根据自己职业倾向来初步规划自己的专业范围,不要等报志愿的时候才手忙脚乱。

6、把握升学机会——高三这一年还是有很多如保送、高校冬令营、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等等除高考外的一些额外的升学机会,学生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在不耽误高考复习的前提下充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