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卞璧亲持献,未遇徒然更在三。

折苇渡江江上水,滔滔今古色如蓝。

(宋.梦庵信)

士为知己者死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1)

战国时楚和氏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琴为知音者弹。达摩大师不遇知音,只好“折苇渡江”了。但长江之水对此有何感慨呢?如同维摩居士的“默然”一样,尽管千古滔滔奔不息,永远也是"共长天一色”。

士为知己者死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