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本号先后介绍了二袁、董卓、刘璋、刘表、吕布等大诸侯麾下武将的实力,汉末局势纷乱,正如曹丕在《典论》中所说的那样,“九州分裂,遂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一些形形色色的小势力地盘虽然小,但也不乏猛将,本文就来介绍一下三国演义中各小诸侯麾下能排得上号的将领吧。

孔融

武安国:孔融虽然也是十八路诸侯之一,手下却少得可怜,出场的只有武安国和宗宝两人,宗宝被管亥一刀砍死没啥好说的,武安国却是不弱,使用兵器是一把五十斤长柄铁锤,可见是个力量型武将。

吕布对战八路诸侯,武安国作为联军第三位出战的武将,和吕布大战十余回合被吕布一戟砍断手腕败走,如果他没有在虎牢关之战被吕布打残,后面可以和管亥一战,也就没太史慈和刘关张什么事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嘉靖本中,武安国有一句台词:“吾受文举恩已十年,何不以死报之?”可见他自知不是吕布的对手,完全是为了报答孔融的恩情才出战,也是个义士了。

北海太守孔融部下一将出曰:“吾受文举恩已十年,何不以死报之?”融视之,乃门下勇士武安国也,使铁锤,重五十斤。安国提长柄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迫马来迎,与安国战。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1)

武安国

张邈

典韦:最初是张邈的部将,因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后与夏侯惇偶遇,被引荐给了曹操。

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

使用的兵器是两枝铁戟,重八十斤,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相当,臂上挟之,飞马刺人,如同无物。

典韦的最佳战绩是两次濮阳大战救主,一战濮阳时先是使用飞戟例无虚发,立杀数十余人,之后独败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健将。二战濮阳时将高顺、侯成打得倒走出城。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2)

典韦

刘繇

刘繇虽然也是汉末十三州牧之一,但辖内可控区估计大不到哪去,和孙策打不到一年就玩完,不过手下还是有两个猛将。

太史慈:演义中玩弓玩得最溜的武将,出场于孔融被管亥围困之时,在十万黄巾军中如入无人之境,突围射死数百人,震慑管亥,这一表现是演义第一箭雨表现。刘备援助孔融,太史慈与张飞双枪并举,在黄巾军中如虎入羊群。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3)

太史慈

北海之围解了之后,太史慈投靠了同乡的刘繇。孙策攻略江东时,太史慈和曲阿小将前往迎战,两骑遇孙策十三骑,酣斗孙策百余合,互相夹住对方的枪,然后一起落马,孙策抢了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抢了孙策的头盔,缠斗到援兵赶来。而后孙策方拿着太史慈的戟,太史慈方拿着孙策的头盔,各自宣布胜利。对阵孙策这一场,嘉靖本明文即使太史慈拿着头盔、孙策拿着戟,占据主动的仍然是太史慈,且“失魁者负”。通行的毛本将太史慈与孙策的战局改为势均力敌,但孙策仍被批注评为“落帽世家”,故即使毛本太史慈也在孙策之上。而后太史慈三十合上风程普,归顺孙吴侯曾在城下一箭射穿城楼上叫骂的敌人右手,赤壁后大战张辽八十合平手,而张辽方先求变、太史慈对张辽是"弃却"这两个暧昧细节似乎倾向于太史慈上风,但仍显证据不足。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4)

太史慈大战孙策

而后太史慈中张辽之计遇伏,重伤身亡,遗言是三国经典遗言之一——“大丈夫生于乱世,常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曲阿小将:书中未提及姓名,与太史慈一同前往对抗孙策,疑似抵挡了程普、黄盖等十二骑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5)

曲阿小将和太史慈

王朗

与诸葛亮饶舌的大魏辩神王司徒也曾是一路诸侯,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曾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王朗集团中最强的战将自然是他本人,武艺表现虽少,却是非常强悍,与太史慈大战数合,在阵后大乱的情况下还能抽身回马来迎战,而太史慈非但没能从背后杀死王朗,连拖都没拖住。最后王朗在太史慈、周瑜、程普的夹攻下虽然寡不敌众,但是却杀出条血路来。

孙策大怒,正待交战,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昕,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昕交锋。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忽王朗阵后先乱,一彪军从背后抄来。朗大惊,急回马来迎:原来是周瑜与程普引军刺斜杀来,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与白虎、周昕杀条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桥,坚闭城门。

之后,孙策攻城攻得太急,王朗竟然还想出动出城决战,可见王朗并不把之前交手过的太史慈、黄盖、周瑜、程普放在眼里。不过毕竟表现太少,只能算准一流。

王朗在城中见孙策攻城甚急,欲再出兵决一死战。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6)

王朗

可惜对阵诸葛亮时舍长取短,应该直接叫诸葛亮出来单挑。

许贡

许贡的三个手下武艺也是相当不错,他们连武将都不是,只是门客,和曲阿小将一样并未留下姓名,一人被孙策射死之后,另外两人联手可以上风孙策,当然此时孙策有两个debuff:一是面颊带伤,二是只有弓在手,但也有一个buff,孙策是骑马,两个门客是步战。

策方举辔欲行,一人拈枪望策左腿便刺。策大惊,急取佩剑从马上砍去,剑刃忽坠,止存剑靶在手。一人早拈弓搭箭射来,正中孙策面颊。策就拔面上箭,取弓回射放箭之人,应弦面倒。那二人举枪向孙策乱搠,大叫曰:“我等是许贡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策别无器械,只以弓拒之,且拒且走。二人死战不退。策身被数枪,马亦带伤。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7)

许贡三门客

张绣

先说说张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很多网文把张绣捧到很高的地位,什么赵云的师兄,什么北地枪王,其实所谓北地枪王仅出现在张国良的评话里,演义中张绣并无任何单挑表现,正史中也无任何张绣勇猛的记载。

胡车儿:张绣手下的强将自然是这位胡车儿了,胡车儿虽然没有什么勇武表现,但书中说他“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属于特种人才,在宛城之战中盗走典韦双戟,使得典韦在跟张绣军作战时战死。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8)

胡车儿

刘度

邢道荣:刘度老爷手下的头号猛将邢道荣因为新三国成了网红,新三国里那个夸夸其谈,喜爱吹牛的胖子确实给人印象深刻,什么说出吾名吓汝一跳,什么刘备要招末将做女婿了,其实在嘉靖本中邢道荣同样喜欢吹牛,自夸胸中武艺不让古之廉颇、李牧。但本事还是有一点的,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勇名,兵器是六十斤大斧,比纪灵的三尖两刃刀还重了十斤,对骂怼得诸葛亮说不出话,能和张飞打上几个回合,最后杀他的阵容挺豪华,张飞 赵云,能死在二虎“联手”之下,也不枉了。

却说刘度在零陵城中,听知孔明军马到来,唤其子刘延商议。延曰:“父亲放心,他虽有张飞、赵云之勇,何足惧哉!儿观本州上将邢道荣,有万夫不当之勇,使开山大斧,重六十斤,可以迎敌。”刘度唤至邢道荣,自夸胸中武艺不让古之廉颇、李牧,度重赏。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9)

新三国的邢道荣

韩玄

韩玄手下有两个强将黄忠和魏延,都是从刘表那边过来的。

黄忠:黄忠的武力不用多说,后来的五虎之一,出场时能和关羽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因为衰老而武力退步,在汉中之战时诸葛亮就认为要让黄忠出战,就需要通过激将,来激发他,可见此时黄忠实力已经大不如前。黄忠主要战绩有十余合战平泠苞、四五十合平李严、二十余合平张郃、三十合平夏侯渊等等。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10)

黄忠

魏延:魏延可以算是一流水准诸葛亮明称魏延勇烈,敌人皆惧;马岱恭维魏延武艺过人,智勇足备,两川之士,谁敢敌手;刘晔谓曹操称西蜀有关、张、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勇冠三军而为将,在赵云死后,成为蜀汉第一猛将,在张郃死后,成为天下第一猛将,所谓熬死了所有人,你就最强,魏延在演义中比较悲剧,经常要诈败,主要有平文聘、泠苞,十合败马岱,突袭斩王双等。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11)

魏延

张鲁

张鲁虽然经常欺负刘璋,但地盘只有汉中,也只是一个小势力,由于马超只是短暂依附的客将,故而不算在内。

庞德:也是马超带过来的,马超前去救援刘璋庞德因为生病没去,后来马超投降了刘备,庞德则成为张鲁的手下,曹操进攻汉中时,阎圃提议让庞德出战,张鲁大喜,令庞德出战,庞德也成为曹操夺取汉中的最后一个障碍,连战许褚、张郃、夏侯渊、徐晃四将,曹操在贾诩的建议收买杨松在张鲁面前进谗,并设计生擒了庞德,最终将其收入麾下。

之后斩杀陈武、打败魏延,功勋卓著,关羽进攻樊城,庞德请战,曹操评价关羽纵横天下三十年,未逢敌手。这句话或许并不能证明关羽真的做到的“无敌手”,参考价值或许也不算太大,但至少可以说明当时之曹营确定没有一个人称得上关羽的敌手,否则曹操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这种话,就不怕许褚他们寒心么。紧接着,曹操又来了一句:“今逢令明,真劲敌也”,简直是变相的说庞德武力冠绝曹营,与关羽的两次单挑也确实对得起这个表现,两人两次单挑,一次一百多回合,一次五十多回合,是曹营中与关羽单挑回合数最长的武将。

战后,关羽表示“庞德刀法惯熟,真吾敌手”。虽然关羽已经五十多了,但庞德也年轻不到哪里去,可以说,庞德是名副其实的关羽的强劲敌手。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12)

庞德

杨任:曹操平定汉中时遇到的主要对手,武艺在一流与二流之间,与杨昂联手不敌许褚之勇而退;智力不错,看破了曹操的诱敌之计,可惜杨昂不听,杨任随其一同前往,遭到曹军前后夹击,但杨任虽败不乱,在败军之中仍与夏侯渊战了数合,直到张郃前来方才撤退。之后在南郑与夏侯渊对峙,在部将昌奇被杀后亲自出战,与夏侯渊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但随即被夏侯渊用拖刀计所杀。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13)

杨任

杨昂:武艺应该和杨任差不多或者略逊,但智谋远不及,贪功冒进,被曹操前后夹击,在乱军之中被张郃所杀,但并未交代回合数。

地盘虽小犹有强将(地盘虽小犹有强将)(14)

杨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