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央华版的戏剧《如梦之梦》完成了它疫情后的首演。与以往不同的是,话剧的男主人公,由胡歌换成了肖战。

许多话剧们都对此有着深深地担忧,他们担心肖战带来的只是“饭圈文化”,而不是精湛的演技,这对于话剧来说,无疑是一种毁伤。

肖战的这次“自救”,是否能成功呢?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1)

1、话剧爱好者的担忧

2021年3月,央华版的戏剧《如梦之梦》完成了它疫情后的首演。与以往不同的是,戏剧的主人公,从胡歌变成了肖战。

上映前,不仅是话剧爱好者,就连听到此消息的任何一个人,都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尝试。

把“流量”带进话剧,不仅话剧的质量会下降,说不定还会毁了一出好戏。

最主要的原因是,被“流量”裹挟的Idol不一定会有精湛的演技,撑不下一场没有NG、没有抠图、没有中场休息,动辄四五个小时的话剧。

说到这里,要先来介绍一下《如梦之梦》的难度。

《如梦之梦》是21世纪最受瞩目的话剧之一。它是由赖声川导演的,讲述的是主人公在梦境与现实之间交互穿插,寻找人生意义的故事。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2)

主人公“五号病人”遭逢家庭巨变,孩子因病离世,妻子人间蒸发,而自己染上怪病,时日无多。

在环游世界中循着算命人的指示,找寻到画像女主人——年老的顾香兰,从而引出她和他的人生故事。

《如梦之梦》以“追寻”为叙事主线,人物跨域民国和现代,从亚洲到欧洲,从生到死,探索解脱痛苦的可能性,是寻找生命之谜,也是寻找自我。

故事时间跨度大,心理变化更是丰富,需要细致精湛的表演艺术去呈现。整个故事,就像穿梭在峰峦叠嶂中的火车,时而光明,时而阴暗,一路上见识过破败不堪的村庄,也走过优美绝伦的盛景。

这对半路出家,走流量路线的肖战来说,似乎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3)

况且,在此之前,由胡歌饰演的主人公“五号病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天生自带的忧郁仿佛天生就适合“五号病人”。

胡歌饰演的“五号病人”深受好评,而肖战又如何能塑造出一个既不输于胡歌又独属于自己的“五号病人”呢?这是他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那么,肖战又是为何要接下这么高难度的话剧呢?

2、改变之后

肖战的分水岭是那场有名的风波,在此之前,大家只是对他无感,就像对待昔日的归国四子一般,不说好也不说坏。

在此之后,骂他的人没有了,但肖战几乎全毁。

脸,依旧很帅,但看到这张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负面新闻。气质也有所改变,原本真诚和坦荡早已变成犹疑和不自信。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4)

在拍摄《狼殿下》的时候,肖战说:

“我现在太靠情绪了,有情绪就可以很好,没有就是你把我打死都没有。”

在此之前,肖战演戏全靠自身的状态,行话叫“吃状态”。肖战把自己想象成剧中人物,在脑海中描绘剧中人该如何行动。

但想象是单薄的,不然也不会有演员花费时间专门体验角色生活。当具体事情、细小情节无法用想象来勾画时,就注定无法诠释一个丰满有生命力的角色。

而如今,肖战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

他变得更加沉默、少言寡语。少发声,甚至不发声,就会少出错。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5)

一直到2020年7月31日,在“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活动中,肖战有幸与曹禺先生的女儿万方展开了一场对谈。

这场对话由创作谈起,又有关“真诚”、“选择”、“困惑”的探讨,隐隐切中肖战的人生经历。

万方对肖战提及“痛苦”带给自己的灵感,有困境才会生出许多疑问,才会有创作的动力。

在谈到最后,万方对肖战说:“不要害怕痛苦,痛苦也能化作积极的力量。当你在饰演某个角色的时候,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力。”

我们无从得知肖战从那场对谈中收获了什么,但是你能从那场谈话中看到他眼神中的光芒。

在那之后,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肖战,他不再满足于自身的“沉浸式”表演。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6)

也是在这次活动上,王可然发现肖战身上的复杂性足以代表戏剧的复杂性。他正式邀请肖战加盟《如梦之梦》。

数月之后,2021年4月22日,央华版《如梦之梦》九周年巡演从武汉启幕。第一站选择在武汉,想必也别有深意。

这一次《如梦之梦》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换去了将近一半的演员,引进了流量明星。

演员是戏剧的灵魂,更换演员需要重新排练、重新打磨,基本上等于从零开始。话剧《暗恋桃花源》20年从未更换演员,而《如梦之梦》的这次改变能行吗?还是那个味道吗?

不出意料,因为肖战的原因,《如梦之梦》开票即售罄,粉丝们的疯狂,也让很多真正的戏剧迷们望而却步。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7)

在《如梦之梦》现场,肖战并没有像我们担心的那样,毁了整部剧,反而,他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

他不再只依靠想象来调动情绪,你能明显感受到,他营造出的,是只属于戏剧的氛围感。

《三联生活周刊》这样形容肖战在《如梦之梦》中的表现:

在和许晴的对手戏中,两人交缠的手指,深情地对望,此时此刻多一句台词都是苍白无力的,却无声胜有声地含着万语千言;

结婚后,为了孩子去求医,他护着妻儿的样子,像极了一个被生活操磨过的中年男人;

当自己的妻子丢失,他开始在舞台上不停地寻找、追问,语气逐渐递进,你能清楚地从中体会到急迫、难过、委屈。

同时,也夸赞肖战:

这是一个成熟的演员,才能够具有的气质,也能感染每一名观众去感受与自身相关的情绪,这种情绪是因人而异的。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8)

影评人万佳这样形容肖战:

在他的揣摩下,5号病人的影子就像我们在电影院排队买票时,身后的一个普通人。

这是极其难得的表演层次,平凡而真诚、自然而不着痕迹。可以直达观众的真实的生活与内心。

她并非战粉,可一场戏剧让她去掉一切标签、一切粉饰。

当角色回归角色的本位,观众只是观众时,你才会心平气和地体会到戏剧本身的诚意。

观众也为他的表现感到惊喜,认为他的台词爆发力和表现力都很强,非常专业,对表演的拿捏很到位。

肖战这一步,似乎走对了。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9)

3、进取之心

肖战能被人认可,与他的进取之心密切相关。

肖战成名之前,曾和朋友合伙开过摄影和广告工作室,他也体会过给人端茶倒水,一个方案改过七八遍。

他做过最多的是给企业设计logo,他总会拿出3个logo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是为了中标。

他有着很明确的目标,很少会说“热爱”、“情怀”,说得最多的是“今天辛苦是希望让自己的人生能有更多的选择”。

就连参加选秀,也是肖战认真思考后的选择。

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明确目标,靠着不停息的进取之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10)

和肖战合作过的大多数人都会肯定他的敬业,《如梦之梦》排练时,肖战会认真记录笔记,台词基本张嘴就来,许晴惊讶于头一次对戏,肖战几乎就背下了所有台词。

明明可以住最好的酒店,肖战会选择跟制片组住一起,可以节约一小时车程记台词。

冷天拍戏,肖战会提前关掉房车里的空调,让自己适应寒冷,这样出去不会僵住,能保持好状态。

在他眼里,职业精神比名利更重要。

“我不怕被打入谷底,我本身就是从谷底而来的。”

《如梦之梦》结束后,肖战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觉得可以更好。”

他觉得这部戏给他的最大挑战是,演员能否在当下贡献出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而他觉得自己显然做得还不够。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11)

4、以后的路

我觉得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到底要不要把流量引进那些曾经辉煌过、现在没落的传统行业?

我们对于流量的担心,不如说是对“饭圈文化”的担心。

担心一个没有演技的流量明星,靠着“饭圈”侵蚀传统行业,加速摇摇欲坠的行业的消失。

然而,这次因为肖战的原因,《如梦之梦》的观众中有许多年轻的观众,好的戏剧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需要年轻、且有购买力的观众。

同样,将戏剧贴上曲高和寡的标签,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俯瞰观众,本身就是加速它的消失。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12)

戏剧需要新的血液去延伸下去,同样,观众也需要年轻人去感受。

我很佩服《如梦之梦》的幕后的制作人,他们有勇气舍去原有的荣誉,打破舒适圈,敢于尝试与Idol合作,换掉一半的演员,重新建构表演体系,剧场环境的改造,31名演员排练档期的协调,100余名角色的分配和形象塑造,依然能坚守相同的品质,满足观众最大的期待和尊重。

时代变化,戏剧也要变,用同一部作品为不同时代的观众造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戏剧想要存活下去必须要做的事情。

所以,“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怎么用。

绝境逆袭的例子,在演艺圈数不胜数。

章子怡“三重门”后闭门谢客,五年后携《一代宗师》王者归来,演员事业达到巅峰。

肖战顶替胡歌版如梦之梦(肖战的自救取代)(13)

肖战能否如章子怡一般,迎来演员事业的巅峰,我们且等着看吧!

参考文献:

1、一个剧评人的第三次《如梦之梦》;博客天下

2、央华版《如梦之梦》巡演武汉启幕,肖战首登话剧舞台;博客天下

3、肖战:我觉得可以做的更好;博客天下

4、肖战参演话剧之后;三联生活周刊

5、都在谈肖战粉丝,我想聊聊肖战;第十放映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