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表现之一就是可以用个体代表整体,用局部代表全部,再嵌入数量词,就构成了形式相对固定、结构相对完整的成语,流传下来。比如五花八门,三教九流,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等。再进一步考察,我们会发现,这些构成成语的个体最初都是有所指的。

三山五岳皆如画图解(人人皆知三山五岳所指何处)(1)

比如三山五岳,现在用来泛指名山或各地。三山是指闻名天下的黄山、庐山、雁荡山(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三山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山、瀛洲三座仙山),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三山五岳指的是这八座山,几乎人人皆知,但是,同为指世界各地的成语五湖四海,很多人却不一定知道指的是哪些湖、哪些海。

三山五岳皆如画图解(人人皆知三山五岳所指何处)(2)

五湖四海,同样是一个以个体代表整体的成语,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五湖”一词,出自《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四海”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五湖四海”出自唐代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结合古今典籍,人们一般认为,五湖指的是: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一说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鉴湖、洪泽湖)。四海指的是:东海、西海、南海、北海。那么问题来了:西海、北海指的是哪儿?

三山五岳皆如画图解(人人皆知三山五岳所指何处)(3)

当然我们不用怀疑东南西北四海存在的确定性,否则四海龙王住到哪里去?而且,今天的东海还是过去的东海,今天的南海还是过去的南海,所以,关键是考察西海和北海所在地。西海,从方位上来说,应该在中原西部。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古代又称西海、鲜水、鲜海、卑禾羌海,而且,先秦时期,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已经到达青海湖,甚至超越青海湖,到达罗布泊、巴尔喀什湖一代,所以,一般认为,西海指的是青海湖,但也不排除指的是指现在已经消失的罗布泊或现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

三山五岳皆如画图解(人人皆知三山五岳所指何处)(4)

从方位上来说,北海应该位于中原北部地区。现在我们来看,中原北部并没有海。但在先秦时期,北方胡人经常南下侵扰,所以,人们对于当时匈奴等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还是比较了解的。而在那个地区,就有一处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在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中则有提到"北海之眼",是说"北海奇深,不可探底。底有一眼,乃地之漏"。贝尔加湖作为世界上最深的湖,在古人的眼中已经"是为海,且不可探了",符合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北海"一地。到西汉时期,苏武被匈奴扣留,流放到北海牧羊,便是更好的明证了。所以, "北海"指的是贝加尔湖。

三山五岳皆如画图解(人人皆知三山五岳所指何处)(5)

《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是水火不相容的,何谈“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这里提到的四海,其实指的是山东济宁府、兖州府辖区的南四湖,北五湖。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北五湖指山东境内的安山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和马场湖。

三山五岳皆如画图解(人人皆知三山五岳所指何处)(6)

除了五湖四海,古代还有六合八荒之说,六合指的是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不管是三山五岳,还是五湖四海,六合八荒,都指的是全国各地,或者是世界各地。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