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在青岛的花销 20年前的青岛求学之行(1)

老婆突然间问我想不想再去打一份工,我早有此意。因为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之外,再谋一份职业似乎已是当前年轻人的时尚了,就连小区后面的夜市上,摆夜摊的就有不少白天在单位上班的年轻人。

说起打工,掐指算来我长这么大,还真没有打工的经历。唯一的一次是在20年前,那一次的青岛之行,我是离打工最近的一次机会。

2002年夏季,我高考失利了,但打心眼里还是想接着上学的。又不想复读,那怎么办?看电视上经常播出青岛XX海学院招生,毕业后还给城市户口,就业全都是当地大型企业对口衔接。禁不住心动起来。

那个时期好像每年高考之后,都有各种各样的所谓高校招生点。据体细节记不太清了,反正是县里统一组织把我们这些学生送到青岛的。

从下午2点来钟发车,次日清早到达青岛黄岛。生平第一次坐如此长时间的大巴,那个感觉至今记忆犹新,我的座位接近后方,空间很小,腿脚也伸不利索。一路上我的腿老是蜷着,累得又酸又麻,难受极了,那一道我的双腿是遭了老罪了。

一年在青岛的花销 20年前的青岛求学之行(2)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一次的青岛之行本来是去求学的,其实内心当中还是十分没有底的,根本没有走向新生活、开启新篇章的感觉,有的只是前途未卜的渺茫感。

为什么呢?其实当时的心境至今说来就是,自己正儿八经的高考失利了,那个XX海学院是咱花钱硬要上的,并不是公立的大学,所以不甘心。

我当时离家时还立下这样的豪言,我这回去若是学校不行,我也不回来了,就在青岛打工了。

经达了长达半天一夜的跋涉,次日清晨,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早就知道青岛是一座特别有名、风光优美的不错城市,但我们去的是黄岛,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建筑工地,路并不宽,一阵风吹来也是黄土满天,现在想想当时应该黄岛正在开发当中。

那所所谓的学院院子肯定是不小,记得从南门进去,越往北走地势越高。看得出来,学校好像正在建造。

说实话我很失望,这和我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我心情甚是失落,围着校园转了一圈,我觉得我不应该在这里生活学习,我不要呆在这里。

一年在青岛的花销 20年前的青岛求学之行(3)

理想中的大学校园

因为同车来的学生大都是下车后即报到,也就是交相关费用去了。我却没有随身携带钱,而是带了张卡,需要找银行去取钱。

因为刚刚从外地跋涉而来,也或许是其他种种原因,反正刚才下车的时候,带队人员和校方已正告门卫,为了安全不允许我们随便外出。

我找到带队人员,告诉他我要去取钱好回来交学费,经他打了招呼我才出了大门,果然不远处就有一家银行,至今记得好像叫什么银行灵山卫分理处吧。

我当然没有取钱,而是找了一个公共电话往家联系,接电话的正是母亲,我向她说出心里的想法。母亲沉默片刻后,意思让我自己做主。

其实我心里也明白,母亲当初之所以同意我去上这个学,也是看出了我确实想继续读书。但说实话,那个时候家里我们兄妹三人都上学,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家种地,往往入不敷出,确实也很拮据。

所以,老母亲才说出了让我自己拿主意的话。

我几乎不再犹豫,这所所谓的学院根本就不是我想要的地方。我挂掉母亲的电话,一路问一路走,我必须离开这里。

得走了好久才到达了公交车站,上了公交车。

毫无疑问,第一次到大都市去,置身于那里的我,看起来就是一个毫无见识、土里土气的乡巴佬。

需要坐轮渡才能到达火车站,这是我问路打听出来的。可要坐轮渡必须乘坐公交车。

彼时的公交车司机的表现,让我一度对这座现代化的都市文明程度产生了怀疑。那一路上公交车走走停停,顾客上上下下,那个司机张口对着顾客就是脏话、臭话,反正极不耐烦,各种嫌弃。

一年在青岛的花销 20年前的青岛求学之行(4)

可是整台车并没有一名顾客站出来指出对方的不可理喻之处,其中车上当然会有青岛本地人啊,难道他们都已经习惯了?难道这种情况是司空见惯、普遍存在的吗?

20年过去了,我前段时间和定居在青岛的同学聊天,说到这一问题,对方表示这种情况她并没见过,从来没见过。那肯定是我遇到一个极其特殊的奇葩了。

坐上了轮渡。我问一位和我同船的顾客,船底下是不是大海,对方表示这肯定是大海,哦,我在海上,我第一次来到大都市,第一次乘坐了轮船,第一次行走在大海上,可是没有人知道我当时多么的落魄。

那时的火车站内容很丰富,大家懂的,干嘛的都有。我在广场上候车的时间挺长,夜幕降临的时候,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姐过来问我是否住店,我在候车当然会拒绝,她说那就休息一下,还说给我找一个解解闷!

一年在青岛的花销 20年前的青岛求学之行(5)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年在青岛的花销 20年前的青岛求学之行(6)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解什么闷?我当然明白,那个时候老家村里不少外出打工的,春节回来聚在一起侃大山,外面的世界丰富着呢,所以我当然明白女老板的意思。我果断地予以拒绝,并进了候车大厅。

呆坐在大厅里,看着眼前形形色色的人群,我想了很多。不少穿着整洁、头上打着摩丝、白衬衫扎着外腰、别着移动电话、脚上穿着锃亮的皮鞋的年青人,看似风光无比,其实我知道他就是一名来自农村地区、甚至中途辍学来青务工的小青年。他的气质、他的举止、他的穿着和那些村里外出务工乍一回来的人,一模一样。

我知道,他们光鲜的外表都是临时的,或许一会儿回到工地上、厂房里、车间内,就会变成一个只能出苦力的、薪资低廉的人员。

我很清楚,我不要这样的生活,尽管我曾告诉过母亲,若是不上学就留在当地打工,但那只是说说而已,我不会甘心的。

那我的前途何去何从呢?

从青岛回老家的绿皮火车上,哐当哐当的火车像一只不想动弹又不得不出力的老牛一样,喘着粗气。我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却不知道自己的前方要通向哪里?

一年在青岛的花销 20年前的青岛求学之行(7)

一年在青岛的花销 20年前的青岛求学之行(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