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30个历史故事(传说的历史有什么特点)(1)

炎黄二帝雕塑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梁战死,妻子悲痛流涕时,恰好齐国的一处城墙发生了蹦塌。该故事作为对战争不满的宣泄,在谁身上恐怕都不是件光彩的事,于是被后人不断杜撰传说。七八百年后,到了汉朝人的笔下,齐梁之妻竟奇迹般的活到了秦朝,还被改了姓名,活生生演变成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可见传说的历史特点是,越早的时候越接近事实的真相,并且如果是坏事,还会不断的往别人身上演变。那么好事又会如何呢?比如关于炎黄二帝故里的话题。

战国时期的30个历史故事(传说的历史有什么特点)(2)

黄帝像

炎黄二帝作为华夏共祖,故事最早出现在西周的文献中,如《周易》、《逸周书.尝麦解》、《穆天子传》等。但载有出生地的,最早当是《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 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 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二帝用师以相济也, 异德之故也”。姬水和姜水在什么地方?北魏的大地理学家郦道元给出了答案。《水经·渭水注》记载,宝鸡岐山有漆水,岐、漆、姬同韵,所以姬水就是发源于岐山的横水河上游,古称漆水,《诗经.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说的就是黄帝出生的姬水河。《渭水注》又言:“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所以姜水也在陕西境内。

战国时期的30个历史故事(传说的历史有什么特点)(3)

《国语》给出炎黄二帝的出生地后,大概过了三四百年,故事发生了演变。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居轩辕之丘”。轩辕之丘是哪里?《水经.渭水注》认为,如有可能,就应该是甘肃天水,因在上邽城东七十里有个叫“轩辕谷”的地方。但轩辕谷何时得名,无人知晓。

又过了四百年,西晋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听说新郑过去有个熊氏之墟,那里可能是黄帝的都城。然而矛盾的是,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还认为:“黄帝生于寿丘, 长于姬水, 因以为姓”。寿丘是哪里?五百年后,唐代的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给出了答案:“黄帝生于寿丘,是有熊国君,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也就是今山东兖州曲阜县境内。但学界认为,曲阜在上古时为少昊之墟, 是东夷人的地盘,此说不可信。可见晚出的《帝王世纪》对于黄帝出生地,就连皇甫谧本人也搞不清楚,仅是模棱两可的道听途说和猜测。

时间再过去一千三百多年,到了今天,人们为抢占华夏共祖的文化名片,认为黄帝可能只是一个职称而非具体的人,因此,很多地方都可能是黄帝故里,这些地方也都建起了黄帝庙堂,彼此共存。所不同的是,河南方面根据失传后又被清代重新整理创作的《世本》,认为《帝王世纪》既然说新郑过去可能是熊氏之墟,那么就是有熊之都,于是不顾书中的矛盾谬误,把不靠谱的流言当做定论,在新郑大张旗鼓的建起了黄帝雕像和庙堂,大肆祭拜渲染黄帝故里的历史文化招牌。

战国时期的30个历史故事(传说的历史有什么特点)(4)

河南新郑的黄帝雕像

但毕竟这一切都是后世的杜撰传说。有熊之国究竟是否存在、又是哪里?没人说的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此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考古勘察。几十年过去,宣称居有熊之国的河南新郑却一直没有任何实质性发现,反倒是关中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黄帝所处的年代对上了号,比如杨官寨遗址、姜寨遗址等。另外在陕北榆林考古发现的石峁古城遗址,规模宏大,经碳14测年和基因鉴定,石峁人就是黄帝时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上的北方当地人(相关结论见央视新闻),既中原人。此考古发现再结合传说的历史越早越接近真实的特点综合考虑,关中应该就是真正的黄帝故里,而石峁古城也被考古学家初步认为是黄帝之城。这让我们思考:如果有熊国存在,石峁遗址是否就是后世传言的有熊国之都呢?

战国时期的30个历史故事(传说的历史有什么特点)(5)

陕西符合黄帝特征的考古遗址

就在因黄帝故里争论不休时,2020年7月的一场大雨浇醒了很多沉睡的河南人。他们认为,这种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绝非今天才有,今人不可抗,古人就更不可抗。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低洼地带,经过大禹治水后,依然曾无数次遭受大型水患,那么可想而知这里在没治理之前会是什么样子!黄帝是大禹之前的人,无论从逻辑上还是地理科学上说,河南都不具备黄帝故里的客观条件,黄帝也更不可能在一个自然条件恶劣,无法较长时间维持稳定的新郑建立都城。这才是河南虽有捕风捉影的传说,却拿不出任何真凭实据,找不到有熊之都的真正原因。

战国时期的30个历史故事(传说的历史有什么特点)(6)

河南2021.07.20特大水灾

相较河南现在才搞的黄帝祭祀活动,陕西的秦人早在战国时就已经立庙祭祀炎黄二帝了,这是炎、黄二帝生于陕西渭水流域的又一佐证。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周威列王四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畴,祭黄帝,作下畴,祭炎帝。”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更是把对黄帝的祭祀活动上升到了国家公祭层面。《史记·孝武本纪》和《封禅书》均记载,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这次祭祀活动,修筑了汉武仙台,供人们攀登怀古,这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皇家官方祭祀拜祖活动。

战国时期的30个历史故事(传说的历史有什么特点)(7)

位于陕西、始于战国的桥山黄帝陵

中国人好寻根问祖、祭奠祖先。炎黄二帝的故事最早出自关中的周人笔下(殷商没有,可知殷商并非中原人)。自周开始,皇家有过无数次祭拜活动,即便是到了民国,官方依然赴桥山进行国家公祭。无论从历史文献还是考古,以及历代的重大祭祀活动来看,炎黄二帝作为华夏共祖,作为中原人特别是陕西人的先祖应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关于黄帝的传说也越发怪诞离奇,不断被杜撰篡改。如今有的地方为蹭文化热度打造网红经济,不惜否认自己的先祖,去攀别人祖宗的亲戚,祭奠别人的祖先。俗话说,儿不嫌母丑。这种不孝之后的失德行为,很让人不齿。不过从民族认同和文化融合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无凭无据丧心病狂的乱给名人上户口,往自己脸上贴金,就属于神经学的范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