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央电视台的俄语频道上,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互相拥抱着痛哭流涕,旁边的人看着这打动人心的一幕纷纷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台下的观众们泪光闪动,掌声如雷。

他们是一对母子,一对分别了整整五十五年的母子。

刚离别时,男人还是个孩子,老母亲风华正茂,等到再见时,两人都是白发满头,正应了那句话:“尘满面,鬓如霜。”

等两人稍稍平复了心情,节目主持人问道:

“我们大家看到,您的母亲似乎年事已高,您也是满头华发,方便透露一下各自的年龄吗?”男人回答:“我今年六十一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

台下一片哗然,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庆幸的表情,那一刻,或许大多数人都在想:

“幸亏他母亲还在。”

的确,世事无常,并不是所有失去亲人的人都能等到重逢的那一天,有太多的人,在等待的过程中永远闭上了双眼。

男人和他母亲无疑是幸运的,激动的情绪过去以后,男人开始讲述他寻找母亲的故事……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1)

一 、异国他乡两相逢,家破人散无相见

故事还得从上世纪说起,1915年四川成都,黎远康的父亲黎怀钰出生了。

因为那时候我们国家还处于一个动荡黑暗的时期,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所以生下的儿子只会让他稍微读一点书,达到会写名字会算账的程度就送出去做工赚钱。

黎远康的父亲就是这样,十三岁时,他就离开学堂去了工厂做学徒,只为了学一门手艺,能在以后养家糊口。

干了好几年,日子一天天过去,黎怀钰已经成功出师,年龄也到了能独当一面的时候,黎远怀的父母一番商量之后决定让他出门闯荡。

现在看来,黎怀钰的父母真的非常开明。

毕竟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外面到处在打仗不说,通讯也非常不方便,很有可能黎怀钰出去以后就会失去音讯,甚至客死异乡再也回不来。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2)

但这正中黎怀钰的下怀,试问有哪个年轻小伙不想出去见见世面?说不定他这次出去能发大财,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

他当即收拾好行李,辞别父母,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乡。

离开父母以后,黎怀钰辗转去过很多地方,看过街头市井很多人日子过不下去卖儿卖女,也目睹小商小贩被恶势力欺压在夹缝里讨生活。

还有,当时正是国民党疯狂打击红军,到处抓壮丁参军的年代,为了保住小命不上战场,黎怀钰不得已四处躲藏。

直到最后,一个朋友告诉他,去新疆,那里没有国民党。

黎怀钰立马背着行囊直奔新疆,也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黎远康的母亲,一个美丽的苏联女孩,瓦莲金娜。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3)

瓦莲金娜比黎怀钰小十五岁,她是跟着父母来新疆定居的。

和黎怀钰相遇时,瓦莲金娜在一家教会医院里做护士。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俩在医院里相逢,互换名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然后,他们顺理成章结了婚,因为黎怀钰的父母不在身边,所以他们的婚事一切从简。

结婚以后,两个人把日子过得蜜里调油,不出三年,黎怀钰就有了一儿一女。儿子叫黎远康,女儿叫黎远礼。

这时候,解放战争已经结束,国内一片清明,黎怀钰也带着瓦莲金娜和孩子们来到了甘肃定居。

一家四口开开心心地在甘肃生活了好几年,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

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国家开始发展工业。

作为工业中心的东北大量招收工人,黎怀钰又恰好有一身本事,所以夫妻俩一合计,干脆搬家到沈阳,两人都在那里找活干,既能有一份好工作,还能让孩子在安稳上学。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4)

于是,黎怀钰一家又举家迁到了东北沈阳。

搬到沈阳以后,黎怀钰在矿山机械厂找到了一份工作,瓦莲金娜在长春的中学教书,顺便陪护着孩子们上学,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生活安定下来以后,瓦莲金娜带着儿女拍了一张全家福寄给了丈夫,照片里的母子三人紧紧依偎在一起,笑得甜蜜极了。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5)

原以为生活会就这样一直幸福下去,可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了平静的现状。

1965年,苏联发动了“撤侨计划”。这就意味着瓦莲金娜必须离开中国,离开丈夫和孩子,回苏联生活。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6)

纵使瓦莲金娜心里一千一万个舍不得,她也必须回去,撤侨行动是两个国家的问题,她没办法任性。

再说中国已经没了她的容身之地,就算偷偷留下来,终有一天也会被人发现然后举报,到时候她面临的,可能就不是遣返回国这么简单了。

二、父亲再组新家庭,黎远康难忘母亲

既然结局已经无法改变,黎怀钰和瓦莲金娜只得默默接受一切。

考虑他们无论选择哪个孩子,对另一个都是伤害,所以黎怀钰和瓦莲金娜就把选择权彻底交给了两个孩子,选择瓦莲金娜,就跟她回苏联;选择了黎怀钰,就和黎怀钰留在中国。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7)

最后,黎远礼选择了妈妈,黎远康选择了爸爸。

姐弟俩当时都未满十岁,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可能只是单纯地更亲近谁就选了他。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姐弟俩就是长达几十年的分离。

据黎远康回忆,离别的那一天,父亲因为忙着上班就没有陪着他去送母亲和姐姐,只是让朋友带着他去送别。

而母亲却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因为太舍不得他,竟然把他也带上了火车,想不顾父亲的反对,带他一起走。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8)

直到黎怀钰回家,听朋友说孩子在火车站丢了,满城找了一圈才意识到可能是妻子带走了两个孩子,于是马上联系铁路部门,在半道上拦截了孩子和妻子。

这时,瓦莲金娜缓缓开口:

“那是我和他争吵的最厉害的一次,他不同意我带走儿子,说他是黎家的儿子,中国的孩子,我没有权利带走他,我就用他照顾不好小孩为借口,和他针锋相对,我们俩谁也不肯妥协,到最后差一点大打出手。”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9)

最后,黎怀钰还是以强硬的态度带走了黎远康。

瓦莲金娜坐在火车上嚎啕大哭,黎远康趴在父亲怀里看着母亲和姐姐乘坐的火车消失在视野当中。

夫妻俩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黎远礼甚至在盛怒之下一把撕毁了瓦莲金娜留下的地址,还带着黎远康搬了家,目的就是断了瓦莲金娜的念头,惩罚她不守信用,让她和儿子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见面。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10)

黎怀钰冷静下来想给瓦莲金娜写封信,打算问问她和女儿过得怎么样了。

结果信写好以后却傻了眼,因为他现在根本不知道瓦莲金娜母女在哪儿,唯一的地址已经被他撕毁,再说他的信也寄不出去,两人的联系就此中断。

几年以后,黎怀钰经人介绍后娶了一个中国女人,两人又生了几个孩子,红红火火过起了日子,再也没有提起过瓦莲金娜的名字。

但是,黎远康没有忘记母亲,那个金色长发,笑得一脸温柔的美丽面孔,更没有忘记陪他一起玩耍的姐姐,母亲离别时的哭声,留在了他心里。

随着时间流逝,父亲有了新妻子,但他从来没有叫过那女人一声“妈”,在他心里,母亲只有一个,她叫瓦莲金娜。

然而,记忆的棱角终究抵不过时间的冲刷,母亲的样子越来越模糊,只剩下了一个影子,只有那张照片在时时刻刻提醒黎远康:

你的母亲还在等你。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11)

终于,在黎怀钰临终的病床前,黎远康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找到母亲和姐姐,再见她们一面。黎怀钰闭着眼,半晌才艰难地点了点头。

二 万里寻亲未果,等着我意外相逢

黎怀钰去世后,黎远康一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就开始寻找母亲。

可是,他和母亲已经失联了几十年,母亲当年留下来的地址也被父亲撕毁,再加上俄罗斯地广人稀,在茫茫人海里寻找母亲无异于大海捞针。

黎远康没有办法,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手段,把母亲和他们姐弟二人的合照洗出来上百张,再寄给俄罗斯的红十字会,拜托他们打听消息。

但这个办法并没有加快黎远康寻找母亲的脚步,因为他不能亲自去苏联,哪怕有了疑似母亲的人都只能呆在家里核实信息。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苏联解体,俄罗斯建立,甚至到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了也还是没有一丁点消息。

每一封送出去的消息,每一个收到的讯息,最后得到的都是绝望。

有一段时间,李远康甚至坚持不下去了,他做了最坏的猜测:

是不是母亲和姐姐已经离世了,或者说她们都不要他,不想见他了。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12)

但是,一想起母亲的温柔,黎远康心里就涌上一股强烈的渴望:

他一定要见到母亲,亲口告诉她这么多年来他的思念,哪怕见到的只是母亲的墓碑!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2009年,黎远康有了母亲的消息,起因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寻亲资料寄给了俄罗斯的一档名叫:“等着我”的寻亲节目。

工作人员传来消息:俄罗斯那边有一个寻亲的信息和他的高度吻合!

黎远康立即收拾东西,带着当年那张照片赶赴俄罗斯。

节目如期开始,黎远康怀揣着一颗颤抖的心坐在节目现场,当主持人说出:“黎远康出来吧”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在发抖,一时间各种心酸涌上心头。

直到站上舞台,看见一位白发老人,黎远康的心一下子就平静下来,胸膛里有道声音告诉他:

“就是她了,那就是你心心念念的母亲。”

黎远康想笑,但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下了,他知道,眼前的老人一定是他的母亲,即使岁月流逝让她不复从前的美丽,但是心不会骗他,血缘无法更改。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母子两人相拥而泣。黎远康的姐姐黎远礼也在现场,含泪看着母亲和弟弟相认。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13)

在回答完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问题后,黎远康就和姐姐一起陪母亲回了家。

然后,黎远康才知道,回到苏联以后,母亲一直都是独自带着姐姐生活,从来没有想过再婚,而父亲却子孙满堂,从来没有提起过母亲。

瓦莲金娜也问起了这件事,黎远康犹豫再三还是把实情告诉了她,瓦莲金娜沉默了很久才颤颤巍巍地问道:

“那他现在......”

“父亲早就去世了。”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14)

虽然瓦莲金娜没再说什么,但黎远康感受到了母亲的难过,这么多年,她一定是在等着父亲,等着全家团聚的那一天。

可是他却辜负了母亲这么多年的等待和深爱。

团聚后,黎远康在母亲和姐姐居住的地方小住了一段时间,好好地孝顺了母亲。

姐姐也安排好工作,跟着黎远康回了一趟中国,见了见黎远康的妻子和孩子,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地拍了张全家福。

寻亲55年的前苏联母亲(寻亲55年的黎远康)(15)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相逢后便是离别,黎远康再一次送别了姐姐和母亲,看着她们乘坐的飞机消失在天际,但这一次,再见不是遥遥无期。

黎远康经常打电话给姐姐,询问母亲的身体状况,逢年过节就带着妻子去探望,如今的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关系却越发亲密。

中国有一句古话:子欲养而亲不待。

黎远康是幸运的,因为他找到了母亲并且母亲还健在,即使中间错过了很多年他依旧还有弥补的机会。只愿他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尽一份自己的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