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者

学习隶书,必临习汉隶,汉代隶书基本以碑刻存世,这里说说隶书中这六大汉碑的临习方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六种隶书汉碑介绍《石门颂》《封龙山颂》《张迁碑》《鲜于璜碑》《衡方碑》《郙阁颂》

汉代流传下来的隶书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墨迹,时间贯穿于整个西东汉,主要是帛书、简书;另一类是石刻,主要以东汉时期作品为代表。

隶书临碑最好的方法(不习汉隶六大碑)(1)

《石门颂》碑拓局部

《石门颂》是由东汉建和二年(148)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刻在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之上,现存汉中市博物馆。该碑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藉;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隶中草书”之称。《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

《封龙山颂》为著名汉碑之此碑出土较晚,然气魄之雄伟,汉隶中无出其右者。其书法方正古健,点画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犷俊朗,有独特的阳刚之美,与《石门颂》、《西狭颂》和《杨准表纪》等同属一路。

《张迁碑》,亦称《张迁表颂》。现存山东泰山岱庙碑廊。该碑书体意在篆隶之间又能有意屈曲,似汉印之缪篆。12字分两行而无列,布局紧密,大小错落,浑然一体,或挪让、或盘曲、或长短,刚健有力,实为额中之妙品。《张迁碑》流行的有明拓本、清拓本、影印本和翻刻本。

隶书临碑最好的方法(不习汉隶六大碑)(2)

《张迁碑》碑拓局部

《鲜于璜碑》,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此碑体势宽绰丰厚,用笔多方折,笔画肥瘦有变化,左右开张,气势雄强。《张迁碑》与其相似,但晚出21年。历来把《张迁碑》列为汉隶中多用方笔的代表,及《鲜于璜碑》出土,评者以为更胜《张迁碑》。碑阴隶书,较碑阳稍大,体势更为恣肆。通碑字迹清晰完好,是建国以来所发现的最完整、字迹最多的汉碑。其书法属方整劲挺、斩截爽利类型,多棱角森挺的方笔,有波势挑法的笔画,具变化之妙,结体方正,字体大多取横势,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衡方碑》建于东汉建宁元年九月,存世最早的拓本为明本,首行“方”字不损,亦有翻刻本。纵观《衡方碑》全文,书体风格宽绰圆润,古朴厚重,外紧内松,方正朴茂,写出了自身的特点,清翁方纲称其为“开后来颜真卿正书之渐”是有一定道理的。《郙阁颂》系摩崖刻石,俗称《郙阁颂碑》。

隶书临碑最好的方法(不习汉隶六大碑)(3)

隶书的基本笔法任何一种字体书写的基本技法,都不外乎笔法、结构与章法,隶书也是如此。因此,以从基本执笔开始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而言,必须先笔法,后结构,再章法。

隶书的基本笔法事实上可归结为圆笔与方笔,但任何事物决无绝对,对碑帖作这样的划分也仅是方便理解而言。圆笔中也偶尔用方笔以耀其神,方笔中也会渗以圆笔以含其蓄。这两种笔法在用笔上还是有些不同的,其中圆笔主要用中锋书写笔画的起止并藏头护尾,而方笔的起止却用侧锋取势,但不管怎么讲,运笔过程中一定应该以中锋为主,不然笔画就会飘浮不定,缺少沉着感,这就是所要求的笔笔中锋。

隶书临碑最好的方法(不习汉隶六大碑)(4)

通常人们所说的“篆尚圆,隶尚方”是指字的结体状态,而并非指笔法,如篆书转折处的姿态是圆转,隶书转折处的状态为方折,这一点读者须先详察。至于写隶书用狼毫好还是羊毫或者兼毫好,也并不绝对,主要取决于书者的嗜好及功力。一般以羊毫且锋不宜过长,因为羊毫蓄墨量大,容易做到隶书所要求的丰腴饱满;锋不宜过长主要方便控制,以防止走笔偏锋。

以上是汉碑的基本笔画,当然在实际临习中,尚有更多笔画写法,但读者只要认真学习基本的运笔书写后,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古人说的笔笔中锋,这是隶书用笔的共性。但是根据例举的不同汉碑,在书写时还要注意各自的特点,下面再作一些分析,供读者临习时参考。

隶书临碑最好的方法(不习汉隶六大碑)(5)

《石门颂》是汉代隶书中的巨构,学习此碑者必须明白,它是东汉的摩崖石刻,因而有众多的率真之处,颇显苍茫高古之特色。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其过程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如西汉初期的隶书,由于波磔法尚不明显,故称之为古隶。到了西汉中叶,波磔法已普遍运用,便称之为八分,以区别于古隶。到了东汉中叶,波磔法成为隶书的标志性笔画形式规范相当成熟,则固定称之为隶书。而《石门颂》当属八分书之成功之作,是古隶向隶书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之作,所以兼有古隶的浑厚高古及隶书的毓秀灵动。

《石门颂》属古隶演变为隶书,因而其用笔从篆书蜕变而来,与篆书的用笔一脉相承,以圆笔法为主,适当增加隶书波磔笔法,尤其是横笔,往往表现为蚕头雁尾之状,但没有成熟隶书波磔明显,而是在运笔过程中随势而出,一任自然,没有雕琢刻意的痕迹。

隶书临碑最好的方法(不习汉隶六大碑)(6)

《封龙山碑》用笔圆转遒劲,结体方整疏朗,临写时除了要掌握汉碑的共同特征外,尤应注意用笔的变化。此碑以篆法入笔,逆锋取势入纸后,应用手腕之力翻转笔锋,注意此时不可重按,重按即蚕头过于明显,在《封龙山碑》中是不应见到这种笔姿的;翻转笔锋后轻提,调锋而运,犹如蜻蜓点水,不留痕迹;然后行笔过程中注意提按与节奏,并取逆势行笔,这样线条才能具备瘦硬的要求。收笔时亦要注意此碑笔画粗细变化不大的特点,即运笔送到后轻按,然后轻提、疾收,如遇风之阵云,往而复收也。雁尾笔则笔画送到后轻顿,然后提笔出锋,出锋后空中作势收笔,此则无往而不收也。对于初学者,往往关注笔画的蚕头雁尾,对运笔起止相对注意,中间行笔则相对忽视。在起止时提按幅度过大,虽然具备了隶书笔画的特点,但与此碑中的用笔相去甚远,故临习者不得不深察。至于结构,本碑的特点是方整疏朗,中规中矩,容易掌握,但字的重心相对隶书结体的共性来说,相对下移一些。

隶书临碑最好的方法(不习汉隶六大碑)(7)

《张迁碑》在用笔上粗重朴茂,方整遒劲,古趣漾溢,侧锋取势,中锋运笔,方圆兼之,沉着痛快。其注意要点有如下几条:一是按笔毫后必须要提得起,防止锋卧纸上而失去深厚感,走笔过程中加强腕对锋的控制,使其产生涩感,才能达到深厚粗犷的效果。要注意的是,隶书运笔产生涩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即所谓的运笔取顺势,与其他书体取逆势是有所不同的。所谓的顺势,是指笔反而向运笔方向作一倾斜,这个倾斜的角度不可过大,过大则成顺拖;然后倾力而行,不可过慢,使其摩擦力增大,这就是隶书涩笔之法。二是以方笔即侧锋在起止时取势,运笔时要调整笔锋,中锋走笔,形成方圆笔并用,并由此产生节奏感;转折处必应方折为之,这也是《张迁碑》方笔法必须掌握之处。

如初学者还没有掌握这一使转法的话,有一个小的诀窍,即转折处用另外一笔重起,然后两笔相连,相连处亦要防止圭角现象。

《鲜于璜碑》纯以方笔为主,用笔凝重,结构方整,布局规范,开隶书方笔之先河,且体势古拙精密。因为它是隶书中最具特点的用笔方法,要写好隶书,这实是关键之笔。其起笔方法与方笔隶书起笔方法无异,侧锋取势切入纸后重按后提,然后调锋而行;中间也当然是中锋运笔;而出锋则送到后按顿结合,蓄势逆出。其用笔起止顿挫明显,这一点初学者往往不易掌握,造成头尾重中间轻的柴担毛病。笔者在上海民族传统文化培训班辅导学员学习隶书时经常发现此类毛病,横画的弯势过大,致使笔力全无,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

隶书临碑最好的方法(不习汉隶六大碑)(8)

《衡方碑》当属汉代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它的用笔受隶书笔法程式的限制,变化不大,但却特别讲究用笔的周到与扎实,运笔过程中的铺毫收纵、角度转换无不做到笔笔送到、力能扛鼎,尤其在撇、捺的处理上,毫无草率之感,由此形成了它笔画丰腴浑厚、方拙有力的艺术特色。在结构上,它没有隶书中常见的左右开张的笔势,属方整、严峻一路,但却讲究结字内部的笔画安排,努力寻找空间对比的效果;同时一反上紧下松的结体原则,往往在单个字的处理造成上松下紧的艺术特色,使人观之有泰山压顶之感,增强了凝重色彩。另外,有些字的结构中宫较宽松,空间比例较大,为避免字的松垮、重心不稳,采取笔画短促的办法,使字体方整,从而弥补了局促之弱点。

《郙阁颂》被清方朔评为:“书法方古,有西京篆初变隶遗意。”清杨守敬认为《郙阁颂》与《西狭颂》风格相似,但选石不精,故锋颖甚杀,确是如此。《西狭颂》显得大方精《郙阁颂》则是乱头粗服、野气十足,但点画雄浑厚实,力能扛鼎。相其下笔粗钝,酷似村学堂五六岁小儿描朱所作,而仔细把玩,不求讨好之致,自在行间。隶书在结体上还多少保留了篆书的一些基本特点,结构原则横平竖直,左右平衡,重心稳妥,这一点继承了篆书的特点,但更加左右舒展,中宫紧缩,四体开张;字形取扁方,与篆书的字形长方具有一定的区别,因而隶书取横势,而篆书取纵势,当然也不是完全绝对;个别字的结体还保留了篆书的遗意,有些写法甚至契合,也就是说,还存在篆隶相杂的字例。

汉碑隶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虽然字最初是经过书家书丹时用笔写出的,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汉碑均是由石工雕刻的,即使是技术十分精湛的石工,在雕刻过程中也不可能将书家的笔意完全表现出来。因此碑跟墨迹是有很大区别的,笔锋的运转过程不可能看得十分清晰,加上年代久远,石碑因风化剥蚀而产生一种金石气的特殊效果,而这并非原来书写时的效果。这里有两个再加工的过程,是雕刻艺人的再创作过程,即谓人工过程;另一个则是大自然的物理过程,即谓石质风化过程。我们学习汉碑时必须透过刀锋见笔锋,同时摒弃剥蚀风化痕迹,尽量探求汉隶内在的用笔技巧和艺术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