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择木而栖”,此句最早见于《左传》,原文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后《三国演义》中鲁肃劝降吕布时也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才有了这句谚语。

当然,与之相近的词语倒也不少,比如:“凤栖梧桐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有比较脍炙人口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等等。

良禽择木而栖恶木而不栖(良禽择木而栖先变成良禽)(1)

这些谚语听之者众,解之者寡,用之者鲜。为什么这样说呢?

以本人为例,刚上大学那会,对所学专业非常不感冒,并为此常常心生闷气,大有自暴自弃之意味。

实际上当时可选择的余地还是有的,换专业、选修或者考研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

可正是犹豫不决的性格毁了我,伤了心神,垮了体质,焚了肝火,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埋了祸根。

良禽择木而栖恶木而不栖(良禽择木而栖先变成良禽)(2)

还有现在的大学生就业,也有一比。盲目就业的比比皆是,就业压力大是客观因素。

有些人选择先就业历练,有些人选择避重就轻,继续考研鏖战;

还有一些一心考公、考编,每个选择都有合理的因素在里面。可实际情况看,却有着太多的盲目性。

首先,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什么事情能做好,什么事情做不好,更有甚者浑浑噩噩了四年生活,对自己和未来一无所知。

“良禽择木而栖”,自己根本就不是良禽,谈何择木而栖。

良禽择木而栖恶木而不栖(良禽择木而栖先变成良禽)(3)

其次,就业目光短浅,没有为自己量身定做。

一味的选择大企业、大公司,考研、考公,以为进了这些部门人生就有了保障。

殊不知公司越大,人生也就越难拓展,越难前进,晋升机会越渺茫,若又不是你喜欢的工作,那么你的人生真可谓漫漫无穷期了。

良禽择木,没有说良禽择良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又有几个人在践行这句话呢!

好的平台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适合个人的性格特点,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能够为自己带来动力和成就感。否则,择的就是朽木。

良禽择木而栖恶木而不栖(良禽择木而栖先变成良禽)(4)

最后,“良禽择木而栖”,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套话。

它适合“良禽”,不适合平庸和碌碌无为的人。

所以,在这找工作的三四月份,不要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误了您的前程,更不要因一时的性急而误入歧途,耽误了您的大好青春。

还是先练好内功,多多了解自己,睁大眼睛,为您远方的高大的梧桐树而努力飞翔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