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广为大家熟知。说是齐景公豢养三个大力士,因为其礼节和礼仪的缺失,导致了齐景公的厌烦,便有心除掉他们。晏子便给景公出了个这么个主意,让两个桃赐给他们三个人,让他们论功吃桃。公孙接和田开疆都自恃有功各自拿了一个,古冶子功劳最大却无桃可吃,便想拉开架势与另外二人决斗,二人自知理亏说道我们不如你却不谦虚,这是贪婪啊,说着便自杀了,古冶子看到这样场面,深感后悔了自己的决定,也不愿独活,说着也自杀了。

晏子这个计策如果用在现在的人身上,估计一般很难成功,但是在那个年代,这么个简单的计策却成功了,是为什么呢?说到底这三个人还能称得上是“士”,也就是有些修养的人。他们那个时代,把名节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什么‘朝闻道,夕可死矣’;什么‘舍生取义’之类的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连田开疆、古冶子这样的武夫都懂得羞耻和道义。但是就因为他们的礼节有些不到位,就遭到君主的厌烦,说明了当时人们的主流意识是多么的推崇礼仪和道德。

二桃杀三士的细节经不起推敲(二桃杀为什么能杀三士)(1)

反观现在,如果有谁再用‘二桃杀三士’的计策,估计人们会不屑一顾。谁还会愿意为这些小小的东西争得头破血流?这样的故事在现在的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也正说明了人们对道德的底线被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了,道德的框架越来越限制不了人们的奔放,于是法律似乎越来越完善了,仔细想来,这是社会的悲哀。

不仅如此,甚至一些负能量都能在社会上甚嚣尘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在古代为是修为修养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提高自身的修养,修为自己的人品,那么天诛地灭,如今被冠之以自私之名,而且作为一些人毫无情意冠冕堂皇的借口,这真是令人徒呼奈何!

二桃杀三士的细节经不起推敲(二桃杀为什么能杀三士)(2)

现在的社会发达了,人们的经济水平大大的提升了,但是人们的道德水似乎不仅没有正相关的增长,反倒是下降了不少。你坑我我坑你的现象比比皆是,坑蒙拐骗到处都有。你给我整一壶地沟油,我来给你来点苏丹红,谁怕谁啊,互相伤害啊!到头来,我们一个都不能幸免的都成了受害者,一个个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却又是屡禁不止。总有些害群之马为了蝇头小利而牺牲别人的健康和安全,道德崩塌,以至于斯!

二桃杀三士的细节经不起推敲(二桃杀为什么能杀三士)(3)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如果放在现在,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版本:晏子给景公出完主意后,景公便对三人说来这是寡人赏你们的桃子,不过只有俩,你们看谁的功劳大谁吃吧!三个人互相看了看,心里嘀咕了一句:破桃子有什么好吃的!还不如给点金子来的实惠。你们吃吧,我有事先走了!于是乎三人不约而同的走出了大殿,留下了一脸懵逼的景公。于是晏子便说:来,我给你们这俩桃子换成两锭金子!三人想了想,拿回去咱三个分了吧,反正没多少!于是三人拿着金子兴高采烈的回去了,并顺道点了酒菜,美美的吃了一顿。景公生气了,你这个晏子枉为丞相,能出点靠谱的主意吗?晏子说道:没办法啊,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同理,民不知礼仪,用礼仪是感化不了他们的,想杀他们只好给他们安个罪名了!

景公看了看这三个泼皮一般的人物,头皮有些发麻,却无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