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论语经典语录全解?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论语经典语录全解(论语学习笔记192智勇双全)

论语经典语录全解

【原文】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

9.29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4.28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会忧愁,聪明的人不会迷惑,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同样的内容,记录了两章。两章的分别是后一章比前一章更加详细,更为丰富。记录了孔子是针对“君子之道”而讲的三个要点,也记录了当时在身边的子贡的反应“夫子自道也。”子贡认为老师在用他自己来说明君子之道。这两章的内容告诉我们,孔子弟子们记录老师的言语也是会出“差错”的。所以,我们在理解孔子的言语的时候,根据语境语义的需要也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不必过于死板。

朱熹《集注》:“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朱子认为,智者之明足以搞清楚各种道理,所以不惑;仁者的理性足以压制个人自私的欲望,所以无忧;勇者之正气符合道义,所以不会恐惧。朱子还说这“知、仁、勇”三者是学习的次序。《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就是来源于孔子本章的话,也是在继续给这句话做注解。智慧、仁德、勇敢这三者是天下的大德行。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孔子及其学生的逻辑问题

就三个关键词的顺序而言,第一章是“知、仁、勇”,第二章是“仁、知、勇”。显然第二章的记载更为符合孔子仁的思想。我们前面篇章中讲过,仁是一个总括的概念,包含了义、礼、智、信、忠、孝、爱、亲、廉、耻、勇等等内容,仁的内涵是由这些概念共同组成的,具备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都称不上仁。只有把所有这些概念都融会贯通并融入自己的头脑之中,指导自己的行动,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才能说是仁。“仁”包含“智”和“勇”。这里的“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智”和“勇”两个概念都是“仁”的的一部分,把“仁”放在“智”和“勇”之间来说就显得逻辑混乱。第一章的记载有些随意。比如我们做会议记录,不能完全按照发言人的口语顺序来记,该调整的还是要做调整,真实完整的意思表达才是记录的灵魂。这个记录的学生逻辑上存在问题,可能比较死板,认为真实记录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这三个要点的提出,也说明孔子的逻辑思维存在一定的问题。既然仁包含了智和勇,它们就不能是并列关系,仁处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可以调整为:“君子之道者仁,仁者必知、勇。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或许孔子就是这个意思,只是记录的人过于忠实孔子的讲话顺序,或者说过于在意文学性的语言提炼,而忽视了三个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

朱熹是儒学大家,一代宗师,也自称孔子的学生,他说“此学之序也。”这个评价显然也被孔子带入了沟里。不知道朱子是否认真想过学者如若真的按照这个逻辑混乱的顺序去修行的话,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先修智慧,这没有问题。再修养仁德,最后再去修养勇敢,第二步都已经“仁”了,当然是已经有了勇才算得上是仁,那还要去修养勇敢做什么?所以有时候发现这些先儒们做文字游戏,显得憨态可掬。

仁者不忧

朱子说“理足以胜私,故不忧”。仁者的理性足以压制个人自私的欲望,所以无忧。孔子认为他的“四科十哲”中的十大弟子都还达不到仁的境界。说他自己也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给仁制定了一个超高的标准。本章孔子重点强调的是仁的内涵中的“智”和“勇”两个基础方面。

仁者是无私心的利益众生者,有仁德的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众生,他没有自己,没有私利,不为名利,不为得失。也就是完全放下了自我,放下了我执,像佛家所说的我都没有了。仁者的所作所为都问心无愧,碰到困难他有“智”来解决,碰到危险他有“勇”来解决。有智有勇的仁者,既没有困难又没有危险,自然不会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忧心。

真正的仁者也不会为仁所困,他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根本无需考虑这件事是不是符合仁的标准。仁与他已经融为一体了。他做事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还要告诫自己这类事不仁,所以不要去做;那类事合乎仁,所以要去做。甚至告诫自己日行一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行为都还远远没有达到仁的标准。不过是修行路上的近仁而已。

知者不惑

朱子说“明足以烛理,故不惑”。智者之明足以搞清楚各种道理,所以不惑。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普通人不能称为智者,我们是惑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是唐代大学者韩愈《师说》中的名句,很多人中学的时候就学习过,肯定还背诵过。可是学习、工作、生活中真的能拿来用的人就不多了。我们很多时候,宁愿迷惑着,不懂装懂,或者故意回避这些迷惑点而假装它不存在,也不去从师解惑。这就是我们只是普通人的根本原因之一。

佛家认为观达真理,称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称慧根,多指能信入佛法的根机。当一个人能够放下得失,放下私利的时候,智慧就生起来了。佛家认为智慧是你自性中的德流露出来的,不是你学来的,也不是别人教你的。南怀瑾先生说“你只要把自私自利放下,把你的执着放下,你就会有智慧。放下的愈多,智慧就愈高。你放下了执着,你就有阿罗汉的智慧;放下了分别,你就有菩萨的智慧;如果把起心动念都放下了,那你跟佛的智慧没有两样,你就是佛。这个智慧是本性中具足,本觉本有。”

我们学《论语》,学的也不是知识,这里也没有多少知识点可供学习。知识点最多也就是一些春秋时代的历史知识,礼仪形式和待人接物的知识。整本《论语》却充满了智慧。我们要学的是古圣先贤的智慧,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处理好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关系的逻辑。把这些智慧都学到手,融入到生活中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也就不会有困惑了(知者不惑),才能帮助我们以及家族得到成功和幸福。

勇者不惧

朱子说:“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勇者之正气(勇气)符合道义,所以不会恐惧。朱子的意思是说勇气符合道义所以不会恐惧。孔子多次强调“勇”的前提是“义”。“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内心没有道义这个框框,勇敢就变成了莽撞、野蛮,就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述而》)“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君子行走天下,义字当先。孔子提倡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勇者可以面对一切危险,以义为前提行事,该做就做,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该做就不做,根本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连结局的成败都无所谓。这才是真正的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勇。

孔子认为修养君子,必需具备许多的品德,这两章他强调的是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这些都属于智慧层面的道德修养。苏格拉底则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这个命题的实质其实不是美德是不是知识,而是“美德需要教育”。这跟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完全相符的。孔子认为仁德是需要一点点去学的。孔子的学还更进一步地包含了实践的行。孔子在跟弟子讲仁德的时候总是只讲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概念,然后要求弟子们去身体力行,悟到了真谛再去学习新的概念。正如本章,重点就是讲仁之中的智和勇。

道客村曰:

智勇双全近仁道,

仁者无忧子之告;

修行君子重在行,

步步为营时时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