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付好口才,因为好口才不仅是人际关系的需要,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有些家长可能会产生疑问,好口才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要告诉你,关系可大呢。

很多孩子之所以在平时说话时很困难,不是话赶话,就是说半截子话,或者想的和说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甚至在课本知识学习过程中,有些孩子特别不愿意背课文,记生字词或背单词,这一切都源于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

口语表达并不是简单的张嘴说话,而是有丰富的学习内容,下面我给你逐一展开介绍吧。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1)

一、家长要让孩子清楚口语表达基本功的常见形式

(一)复述

复述就是家长让孩子把读过一篇文章,听过的一段话,通过大脑稍加思考后,变为自己的话,重新表述出来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

1、基本要求

(1)让孩子完整准确地说出原文(你说的一段话)的中心和重点。

(2)条理清楚,反映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3)把书面语转换成口头语。

2、类型

(1)详细复述。就是让孩子按课文或题目的内容和顺序,准确、完整地说出来。这是一种接近课文或题目内容的复述,详细复述不是一字不差的背诵,允许对语法、句式进行调整。

(2)简要复述。就是让孩子按课文或题目内容加以浓缩、选择和概括,然后用简明扼要的话陈述出来的表达方式。简要复述比详细复述所用时间更短,语言更精炼。

(3)拓展性复述。就是让孩子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课文或题目作适当扩充,合理想象的一种复述方式。根据表达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表达手段使复述更生动形象,更细节化。

温馨提示:家长平时和孩子进行主题交流,或随机聊天时,如果你想锻炼孩子视听觉是否专注,随时可以应用复述的方法,让孩子既保持了沟通的专注,同时又掌握了复述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儿童来讲,如果家长不教给孩子复述的方法,孩子是无法自己发明的,因为这涉及到语言的规律与特色。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2)

2、描述

描述是让孩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事、物、景等具体事物的特征及形态,具体细致地描绘给别人听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

(1)描述与复述的区别

复述是以现成的语言材料为表达对象,以读和听为表达基础,具有模仿性。除拓展复述外,基本上使用原文现成的语言。

描述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表达对象,以观察为基础,具有独创性。要迅速组织自己的语言,把大脑思维想像转换成口语。

(2)描述的类型

直接描述:对对象进行直接表述。

间接描述:用烘托或旁敲侧击的方法,从侧面对对象进行描述。

细致描述:采用生动细致的表达对对象进行描述。

简洁描述:采用画轮廓说大概的方式对对象进行描述。

(3)描述的特点

真实准确:要符合生活的真实,能让人信服。不可随意夸张渲染。

鲜明形象:抓准特征,突出事物的特点。用声、色、形进行逼真的描摹,用声音、语气的变化表达人物的感情,渲染气氛。

优美生动:语调起伏多变,语流畅达舒展,做到语中有画,画中含情,在声音上给人以美感。

温馨提示:孩子平时特别喜欢将自己经历的事,或者看到的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如果你光是一位听众那远远不够,不如借此机会教给孩子描述的方法,让孩子按着你的要求,作直接、间接、细致或简洁描述。说到这里,你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口才特别棒的原因了吧?那是家长教的结果,如果孩子得不到专门训练,或者家长平时也极少和孩子做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对话,你的孩子口语水平很难有质的提升。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3)

3、解说

解说是让孩子把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过程、功用等有条理地清楚明白地进行说明或解释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 ,解说的特点是实用性强。

解说的特点:一是内容准确客观;二是条理清晰明白;三是语言简洁通俗;四是不同解说场合要做适当调整。比如导游对景点的解说,教师课堂的解说,都宜清新生动。

温馨提示:现在在一些城市里,大型博物馆会招收一些儿童做义务解说志愿者,以丰富孩子们的周末或假期生活。如果家长有机会,有兴趣,你可以带孩子关注一下。如果孩子能参与其中,相信对孩子锻炼解说绝对有好处。还有一种机会,就是在当地城市都有旅游景点,如果你有亲戚朋友来的话,也可以让孩子当一回小导游,提前准备相关资料,或实地考察,让孩子准备好之后就可以扮演解说员角色了。

家长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这位老师多懂点语文专业教学知识,且又能在做亲子陪伴的过程中随机应用,这不就为孩子随时随地学习创造了非常多的机会了吗?否则,仅靠孩子在课堂上去学习语文知识,永远不可能训练出一付好口才。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4)

二、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口语表达还有语音和语调训练

(一)语音训练

1、好孩子说话特别好听,可以跟着爸爸妈妈这样说

在很多家庭里,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大人经常碟碟不休,孩子只有听的份,并且很多时候家长说的都是废话,因为孩子压根就没有兴趣听。

如果家长知道好口才是从基本语音训练开始的,那一定要告诉孩子,如果你想说话时声音特别好听,让老师或别的小朋友或同学都喜欢你的声音,那不妨跟着爸爸妈妈来练习吧。

(2)想让孩子声音好听,家长需要教孩子发音基本原理

发音一般采用胸膛式呼吸较好,这种呼吸是通过横隔肌的收缩和放松来进行的,气量大,能为发音提供充足的动力。平日可结合生活实际,如教孩子练朗读或背诵课文就可以同步进行练习,为正确地吐字发声打好基础。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5)

(3)吐字发音要做到音节正确、准确,完全符合普通话的发音标准

“吐字归音”训练,其目的就在于美化音色,使字音纯正、清晰、响亮、圆润,富有表现力。它要求发音时咬准字头(即读准声母),吐清字腹(即读清韵头、韵腹)和收准字尾(即读准韵尾)。“吐字”时,发音力量集中于“字头”上,“归音” 时要读准每个音节的韵尾,即要求“到位”。总之,发音时要正确把握每个音节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家长平时陪伴孩子时,不妨经常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同时为了做到语句流畅,干净利落,出口成章,可根据孩子的发音难点,选择一些绕口令和有一定难度的语言片断,进行快口训练,力求让孩子做到吐字准确、快速、流畅,快而不乱,语气连贯,不增减词句。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6)

(3)音量大小变化有利于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不教孩子利用音量大小来表达思想感情,孩子们永远不知道这其中的秘密,因为在课堂上语文老师未见得就会教孩子这些方法。

家长可以教孩子学会准确地控制和把握音量大小的变化,在情感激荡的地方,意思重复之处,音量要大些,反之则要不些。音量大不变化要自然、流畅,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音量大小变化也要恰当、适度,不能大到声嘶力竟,也不能小得无法听清。

温馨提示: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聊天呢?原因是家长说话总一个腔调,没有丰富的变化形式。如果你的语音中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很容易让孩子被吸引,对你说的话感兴趣。如高音具有高亢、明亮的特点,多用来表示惊疑、欢乐、赞叹等情感;中音比较丰富多采,多用来表示舒缓的感情;低音则比较低沉、宽厚,多用来表示沉郁、压抑悲哀之情。

最为有趣的是,家长还可在教育孩子时,利用不同声音变换,让孩子知道你内心的情绪状态。如孩子总是重复犯错,或明知故犯,你就可以用高音,短促而简洁地加重语气描述,再看孩子,立刻被你的加重音所震慑。再如孩子表现特别出色时,你可以用舒缓的中音,把你的夸赞之辞描述出来,则会让孩子在特别舒适的语音环境中感受到你的欣赏。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7)

2、语调训练

语调包括停顿、重音、升降、快慢等要素。语调训练是口语表达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演讲者应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1)抑扬

语调大体可分为四种,即平直调、高升调、曲折调、降抑调。

(2)顿挫

在口语表达中,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它一般分为语法停顿和感情停顿。

语法停顿既能满足孩子说话时自然换气润嗓的需要,也能使孩子读的语句、段落层次分明。语法停顿一般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按标点停顿。

感情停顿是为表达复杂或微妙的心理感情。感情停顿常常以拖长音节发音,欲停不停或适当延长时间来表现,并且常常辅之以体态语言,使感情表达得更加自然清楚。

一般来讲,家长在孩子说话或练习朗读文章时,在列举事例之前,略作停顿,能引发孩子独立思考;在作出妙语惊人的回答之后,稍作停顿,可使孩子咀嚼回味;在话题转移之际稍稍停顿,可加深孩子的记忆。

(3)轻重

家长在日常育儿活动中,有时就需要特别应用轻重音,否则,引不起孩子的注意,再看孩子你说你的,他干他的,全当你是空气。由于轻重音这块涉及到复杂的内容,在这里不做过多详细解读。

温馨提示: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得到孩子的佩服,这样才好拥有权威感啊。但是如果你不爱学习,诸如语调训练内容,你永远会让自己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很枯燥乏味。甚至你会惯用式的对孩子大喊大叫,这种近乎是躁音的表达方式,极引导让孩子反感,且不愿意让孩子靠近你。唯有你平时加强语音音色的自我训练,才是真正的硬道理。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原来好爸爸好妈妈不是那么好当的吧?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8)

三、口语表达训练方法

1、家长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角色扮演法,说简单点就是学演员演戏,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作品中出现的不同的人物,当然这个扮演主要是在语言上的扮演。我们可以称之为家庭微喜剧,或家庭微型剧。其方法是:

(1)选一篇有情节、有人物的小说、戏剧为材料。

(2)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特别要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

(3)根据作品中人物的多少,不够的话可以邀请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比比看,谁最能准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4)也可一个人扮演多种角色,以此培养自己的语言适应力。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语言的适应性、个性以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这种训练法要求“演”的成分很重,它有别于对朗诵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声音洪亮,充满感情,停顿得当;还要求能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而且要配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训练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么我们就会成功。

温馨提示:角色扮演法可以丰富家庭文化生活,这可比家长整天抱着手机做低头族,对孩子不理不睬,或者任由孩子自己做事更有意义。好的父母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围绕孩子为中心,构建家庭文化生活,让家庭氛围活跃起来,最大的妙处就减少矛盾和纷争。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9)

2、家长和孩子用速读法,比比谁读的快和准

速读也就是快速的朗读,目的是锻炼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方法: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要求: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停顿,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量达到发声完整。因为如果你不把每个字音都完整的发出来,那么,如果速度加快以后,就会让人听不清楚你在说些什么,快也就失去了快的意义。

温馨提示:角色互换在这里就派上用场了,家长来读,让孩子来听。让孩子帮助挑你速读中出现的毛病。比如哪个字发音不够准确,那个地方吐字还不清晰,等等,这样就更有利于你有目的地进行纠正、学习。你还可以用录音机把孩子的速读录下来,然后让孩子自己听一听,一起帮助孩子从中找出不足,进行改进。这样的活动可以极大地密切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学中玩就是这样来的。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10)

3、家长和孩子一起来练习背诵法

背诵法其实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背(有声无声的记记忆),二是诵(不看书而大声朗读出来)。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孩子拥有出色的记忆能力,二是培养孩子拥有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诵是对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就是我们常说的朗诵。它要求孩子在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表达。背诵法不同于我们前面讲的速读法。速读法的着眼点在快上,而背诵法的着眼点在准上,要求孩子所背文章一定要准确,不能有遗漏或错误的地方,而且在吐字、发音上也一定要准确无误。

温馨提示:有些孩子平时特别不愿意背课文,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个不好的习惯,那不妨和孩子一起来练习背诵,有你的参与,可以带动孩子背诵的热情。有时还可以比赛,看谁最先背完,看谁背的准确,看谁朗诵声调好听等。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11)

4、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讲故事

孩子从小就最喜欢听妈妈或爸爸讲睡前故事,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到了小学阶段,家长就可以换位思考了,为何不将给孩子单纯讲故事,变为家长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或者把看过的文章或小说,将其中的故事情节讲给别人听呢。

要讲故事看起来很容易,要真讲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家长和孩子体验之后,可能会发现自己一讲起来,仿佛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干干巴巴,毫无吸引力。因此讲故事也是一种才能,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把故事讲好的。

学习讲故事是练口才的一种好方法。讲故事可以训练人的多种能力,因为故事里面既有独白,又有人物对话,还有描述性的语言、叙述性的语言,所以讲故事可以训练人的多种口语能力。这里的方法是:

(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

故事的情节性是十分强的,而且故事的主题大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讲故事以前就要先研究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要讲皇帝的新衣这个童话故事,那么你就要分析其中的几个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然后把国王的愚蠢无知,骗子的狡诈阴险,大臣的阿谀奉承、不分是非,乃至小孩的天真无邪都用语言表现出来,这是一项不轻松的差事哟。

孩子如何培养好口才(原来是这样练出来的)(12)

(2)掌握故事的语言特点

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清楚一点,讲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语言,其最大的特点是口语性强、个性化强。所以当我们拿到一个材料的时候,不要马上就让孩子开始练习讲,而要先把材料改造一下,改成适合我们讲的故事。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来配合完成了。

(3)反复练讲

通过反复练讲让孩子达到对内容的熟悉,最后能使自己的感情与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相融合,做到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性格,语言生动形象。另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边练讲,还要边注意设计自己的表情、动作。如果能录下来最好,让孩子去观察自己的临场发挥,体会一下自己讲故事时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温馨提示:如果在家庭里,一家人能开办故事会这样的家庭文化节目,能极大地促进孩子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而构建家庭文化不就是让孩子带着兴趣经常去参与吗?如果你和孩子能从中感受到乐趣,相信你的亲子陪伴绝对是高质量的,对孩子的口才能力提升也是极为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