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劳建宁 吴文娟 陈瑞 记者 付玉成

在儿女们的眼里,司玉娥是“了不起的妈妈”;在邻居们的眼里,司玉娥是“翘大拇指的好媳妇”;在村民的眼里,司玉娥是精神文明的模范——司玉娥,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劳店镇东纪村的普通村民,也是不平凡的人。

山东济南老公照顾瘫痪妻子18年(滨州一弟媳照顾残疾大伯哥三十载)(1)

“照顾好大伯哥是我一定要做好的事”

司玉娥丈夫的哥哥自小就有残疾,被评为智力二级残疾。自从嫁到东纪村后,司玉娥的生活中就多了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大伯哥。公婆去世后,司玉娥没有多想,主动承担起照顾好大伯哥的重担。“既然选择了这个家庭,就要尽力照顾好家里的每一个人,爹娘都不在了,照顾好大伯哥是我一定要做好的事,也是我这后半辈子的任务。”朴实无华的司玉娥说道。

司玉娥大伯哥住的屋子虽不宽敞,但屋子里收拾得干净整洁,物品摆放错落有致。收拾屋子、做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伺候大伯哥梳洗……这些“工作”填满了司玉娥的“日程表”,她自己也总是最后吃饭的那一个。

司玉娥是个细心的人,大伯哥爱吃馅儿,司玉娥就隔三差五地包顿饺子、蒸屉包子。随着年龄渐长,司玉娥照顾大伯哥也有些力不从心,村里人都劝她把大伯哥送到敬老院,她却说:“大伯哥依赖我们惯了,在敬老院肯定适应不了,还是我照顾吧。”因为疾病,大伯哥的情绪向来不稳定,有时候还会把别人的东西砸坏。尽管日常状况百出,司玉娥却从没有想过放弃照顾大伯哥,“见困难就上”成了她的生活准则。受她的影响,她的孩子也都乖巧善良,从没对大伯另眼相看,对母亲的做法也都大力支持,在空闲时也帮母亲照顾自己的大伯。“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们做表率,希望他们能做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人。”这是司玉娥对孩子们的期望。

党员先锋作用带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对生活的如此,对待工作也是如此。司玉娥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由于能吃苦肯干,18岁那年,司玉娥就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作为村里老党员,司玉娥积极配合村两委推进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帮助完善村规民约,鼓励群众争做文明村民,争创文明家庭。她从自身做起,悉心照顾公婆,营造了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她是我公公婆婆,我喊他们一声爹娘,孝敬他们,这就是我应该做的。” 司玉娥朴素的话语令人感动。

在儿女们的眼里,司玉娥是“了不起的妈妈”;在邻居们的眼里,司玉娥是“翘大拇指的好媳妇”;在村民的眼里,司玉娥是精神文明的模范。司玉娥说:“侍奉公公婆婆,照顾大伯哥,抚育儿女,是我该做的份内事,这世上没有趟不过去的关,有苦才有甜,现在我每天都是好日子。” 司玉娥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正是她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才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同时,她的行为也影响着邻居,推动了东纪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向好,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除此之外,司玉娥还积极协助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健全村级调解组织,有效化解村民矛盾纠纷;建立村民联防制度,有效预防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如今村民内部矛盾在村内化解率达到100%,平安村庄建设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司玉娥的提议下,东纪村还加强了党建工作软硬件建设,对党群活动中心、档案资料进一步完善,并通过公开栏亮岗位、亮身份、亮责任、亮承诺等活动,效果明显。多年来,司玉娥为村两委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在她和村干部的带动下,东纪村党员做好事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