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汉之元年四月……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又暗令九江王英布派部将,追杀义帝于郴。自此后,郴县名载国史。历代国史、地方志皆云:秦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置郴县。(1)治今市老城区。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分长沙郡南部诸县置桂阳郡,治郴县城。自此后,郴县县城,均为郡、州、军、路、府、区治。郴县历有宣凤、敦化、郴阳、郴州、苏仙之称。其政区地名,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郴州文化符号大全(郴州地名源流考)(1)

郴,战国时,读为“林”、“菻”,三者同音通借,当为楚南重邑。

一是商代甲骨文中有“林”之地名,从双木,会意为林,其地望当与商邑之縠地相距不远。商代有林方,当指方国名。自此后,至先秦前,“林”多借代为地名。

二是战国中末之交,楚国楚悼王用吴起为相“变法”图强(前386-381),《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始有“苍梧”、“洞庭”之名,2002年湖南《里耶秦简》出土,明载楚已置苍梧、洞庭二郡,又载有“苍梧林县”。这证实楚苍梧郡辖有林县。

三是《韩非子》中有“林人卞和”,献璞玉于楚厉王蚡冒(?~前741)之载。南宋《舆地纪胜》:“在湖广郴州永兴县荆山观傍有玉洞,世传卞和取玉之地。”

“荆山”,历为楚人封国之地,因国邑近荆山,故有此称。“荆山观”之荆山,极有可能楚王蚡冒“始启濮”《国语·郑语》时,征伐楚之东南百濮之地。楚军征濮南迁后,族居此地怀念故土,故名“荆山”,后于此建观,故名荆山观。后一部分楚人,又入耒水上游,族居在崇山四合,一水南流之古林丛中,聚落为族邑,以越语愿意,依楚语读写为“林”。春秋初,“林人卞和”,极有可能为战国楚苍梧郡林县(邑)卞和的出生地。

四是战国之际,林、菻可同音通借。菻,源于《鄂君启舟节》铭文,是楚悼王(前401~前381)颁给鄂君启的航运通行免税证。安徽大学何琳仪教授释其“菻”地名为“郴。”菻,古文中多释为蒿类植物。《说文》:“菻,蒿属。”《集韵·寝韵》:“菻,或从廩。”何琳仪教授对新蔡《楚简》文:“庄王於林丘之岁”,释“林”,可读“廩”。并引《左传·庄公八年》《史记·齐太公世家》《左传·襄公十九年》证之。廩,古文本义,指谷仓。楚人可能借“廩”读“林”为“菻”,意为产生古木、蒿、谷的地方。

五是春秋中期,楚庄王(前613~前591)立威成霸时,《韩非子·有度》载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天下大事尽在楚”时,其时“林”(楚族邑)地楚、越人,向楚国贡献苞茅、莪蒿,用以缩酒、药用,以贡周朝或楚王室自用,故楚王室又称其产地为“菻”。后于此置楚之大聚落族邑(村邑之类),因未筑城,读写为“林”。《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亦于此明载为“林”。由此推知,“林”应为楚置苍梧郡时所置县邑或军邑无疑。

六是地下文物有证。2003年至2004年郴州市区苏仙桥发掘汉至宋简读1000多枚,第1组79枚载:“郴县,汉时所置,为长沙林县。”其中“长沙林县”当读为楚之长沙郡林县,因汉时置郴县,属桂阳郡,郡辖无林县。《汉书·地理志下》载:“桂阳郡,高帝置,莽曰南平。属荆州。”辖县有:郴、临武、便、南平、耒阳、桂阳、阳山、曲江、含洭、资阳、阴山共11县。并无林县之载。(3)

七是“郴”字为秦国臣相李斯所造。郴,源出秦篆。秦篆,又称秦小篆。《说文解字》:“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秦始皇乃令李斯乃推行统一全国文字,逐有“秦篆”流布。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23),秦始皇登泰山,李斯始用秦篆作《泰山刻石》铭文,后又有《峰山》、《琅玡台》等秦篆碑刻。之后郴、攸、茶、耒阝(耒)等县级地名,皆在秦篆中出现。

八是《淮南子》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派大将王剪率50万大军,平定岭南,大军改下番禺(今广东番禺市),后又被越人所败。秦军只好退守五岭之北“林”地。这里是秦军征战岭南百越的前沿阵地,进退可据,始为军邑或县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于此置县,因其时“林中有邑”,故得名“郴”,属苍梧郡(4) (秦始皇二十五年,于今湖南宁远县九疑山一带置苍梧郡治)。清嘉庆《郴州志》:“郴,林邑也。”共和国《汝城县志·大事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帝赵光义讳,改郴义县合为桂阳县,隶属荆湖南路湖南道林州军。”林邑“林州军”应是楚之林邑、林县,秦之“郴县”之遗制。亦佐证楚置林邑、林县。

九是战国中后期楚南“鄙”邑,也佐证楚置“林”县。鄙,源出《鄂君启舟节》铭文“内壨(其字“土”实为流水状)庚鄙”(其字状非此,谭其骧教授考证为“鄙”) 四字,学者考证后认为 即“入耒水”之意。耒水,古称壨 、[氵雷]、耒阝、洡,古时皆可通借。至战国末,读写为[氵雷],秦初又读写为耒阝。(5)庚,古文本义,指道路通行。《左传·成公十八年》:“以寒夷庚”。杜预注:“夷庚,吴、晋往来之要道。”《正字通·广部》:“庚,路也。”《小尔雅·广言二》:“庚,通也。” 谭其骧教授在其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战国楚越》中,明确标记在今永兴县城郊北。古文字学家朱德熙先生释为“郴”字通假字。张式成教授考证后认为释“鄙”较确切。并认为“鄙”实为楚南大县“林”县之边邑。(6)是可认同,由此,亦证实战国中晚之交,楚国于此置苍梧郡林县,其边邑“鄙”,初为军事邑,置林县后,当为乡邑属之。

综上所述,郴地在战国中晚之交楚“吴起变法”(前386~前381)时,己置苍梧郡之林邑或林县(县治林)。林、菻、郴,古文中皆可同音通借。郴地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县,其字为秦篆,当为秦相李斯所造,意为“林中之邑”。这表明其时郴县县邑,就设在楚林邑或县邑的地方。

郴州文化符号大全(郴州地名源流考)(2)

宣凤。《汉书·地理志下》:“桂阳郡,高帝置。莽曰南平,属荆州……县十一:郴,莽曰宣凤。”临武、便、南平、耒阳、桂阳、阳山、曲江、含洭、浈阳、阴山10县。共和国《郴县志·大事记》:“新始建国元年(9),桂阳郡改称南平郡,郡治迁南平亭(今属耒阳),郴县改名宣凤县,隶南平郡。”由此可知,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郴县为宣凤县,为王莽篡汉时所为。

宣凤,何以为名?宣,古今文本义,指宣扬、传播。《书·皋陶谟》:“日宣三德。”《左传·昭公十二年》:“宠光之不宣”杜预注:“宣,扬也。”《广韵·仙韵》:“宣,本也。”后在各种语境中引义各异。不过,在甲骨文中,其字形如同高大的屋宇内有小室。《说文》:“宣,天子宣室也。”亦或为宣之初义。

凤,古今文本义,指凤凰。《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论衡·问孔》:“凤鸟河图,明王之瑞也。”《尔雅·释鸟》:“鸥、凤,其雌皇。”郭璞注:“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宣凤,其义难释。不过,可能含有宣扬“天凤”年号之意,故名。取其瑞祥。实与王莽篡汉乱改地名相关。公元9年,王莽篡汉称帝,国号“新”,改年号为天凤。《汉书·王莽传中》载:王莽改制,首从郡、县更名始,“岁复变更,一郡至五名易,而复还其故。”王莽乱改郡、县名,一是将原郡、县名,改成带“亭”字的地名有360例,“以应符命”。二是将原郡、县地名,改成带“治、安、宁、平、顺”等字的地名有108例。三是取“美、信、睦、昌、凤”等吉祥之名59例。四是用同义、同音字改地名40例。五是用反义字串改原郡、县名。如改“无锡”,纯为文字游戏。六是对有少数民族区域的郡、县,使用歧视、侮辱性字眼。如改长沙郡为填(镇)蛮郡,共10例。(7)

王莽改桂阳郡(治郴县)为南平郡,当属第二种情况;将郴县改为宣凤县,当属第三种情况。以上改名虽有企愿、瑞祥之意,但没依据,纯属主观意望。有人认为,王莽改桂阳郡为南平郡,当与汉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平定南越国有关。但其时,已距汉武帝南平南越有100余年。可见王莽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是脱离实情的。

王莽乱改政区地名,使“吏民不能记”,乱象叠起,加之王朝腐朽,公元23年,终于导致绿林、赤眉大起义,王莽为乱兵所杀。之后,东汉立,又复西汉郡、县名。东汉建武十一年(35),南平郡复为桂阳郡;宣凤县复为郴县,属荆州桂阳郡,郡治复迁郴县治。(1)74

敦化。敦,古今文本义,指质朴、淳厚。《老子·第五十章》:“敦兮若其朴。”河上公注:“敦者,质厚。”《孟子·万章下》:“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荀子·儒教》:“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化,古今文本义,指教行。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化象人一正一倒之形,即今俗谓翻跟头。《国语·晋语》:‘胜败若化’韦注:‘化,言转化无常也。’后多引申为感化之义。”《书·大诺》:“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礼记·学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说文·七部》:“化,教行也。”敦化一词,源出《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词义为德政淳厚之意。

敦化之名,实与楚王马殷政权避讳事相关。《太平环宇记》:“晋天福初,避庙讳,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汉初,州县名悉复旧。”《舆地纪胜·五七》、《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皆有类似记载。由此可证,敦化之名实与楚王马殷政权避石敬塘高祖讳所致。

《新石五代史》载:五代十国时云:唐末,藩镇割据,纷纷拥兵自重,盛唐由盛而衰。在半个世纪中,北方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南方及河东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10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统称“五代十国(907~960)”。据《旧五代史·世袭列传》、《新五代史·楚世家第六》载:十国中马殷拥兵割据今湖南“封楚王”, (8)盛时拥有二十一州。

唐末,郴人陈彦谦聚兵称都统割据一方,唐光化三年(899),马殷部将李琼攻占郴州、连州,至此,今湖南全境尽归马殷占据。马殷割据政权形成后,立即向中原五代政权称臣。开平元年(907),后梁太祖朱温封马殷为楚王。后晋时期(936-947),为晋高祖石敬塘所建,传二代十一年。这时期,楚王马希范(899-947),为马殷第四子继楚王位,在位期多次上表称臣,累获后晋王朝封赏。(9)

《新五代史·卷八·晋本纪第八》:“曾祖郴谥曰孝简,庙号隶祖,祖妣安氏谥曰孝简恭。”封建社会,新朝始立,开国皇帝要追尊世祖谥号、庙号、陵号,入宗庙奉祀。皇帝世祖虽死,也要避讳,故称庙讳。因石敬塘曾祖石郴追尊为孝简帝,郴州犯讳,故改郴州为敦州,改郴县为敦义县。(1)75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敦州、敦化县,又复为原名。郴县,属潭州郴州。北宋乾德六年(963),郴州改为郴州军,郴县属荆湖南路郴州军。

郴州文化符号大全(郴州地名源流考)(3)

郴州。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7)改桂林郡为郴州(旋作罢),州治郴县县城。(1)15郴州之名,始载地方志。不久,又复桂阳郡,属衡州。《梁书·武帝中》载:梁天监六年,夏四月已酉,“分湘广二州置衡州。”由此推测“郴州”之置,应在梁天监六年(507)夏历四月之前。

隋开皇九年(589),改桂阳郡为郴州。炀帝大业三年(607),郴州又复称桂阳郡。大业十二年(616),桂阳郡又改为郴州,越年又复故称,属潭州。唐武德五年(622),桂阳郡改为郴州。至唐隶宗乾元元年(758),郡、州互易4次(1)75,桂阳郡改为郴州后,州治迁驻平阳亭(今属耒阳市),直至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州治又复迁原郴县县治。唐代,郴州、桂阳郡先后属潭州、江南道、江南西道、潭州。

隋、唐时代,导致桂阳郡、郴州数次互易其名,当与隋、唐时代整顿州、郡及县级地名相关。《隋书·地理志》《隋书·卷四六·杨希尚传》《资治通鉴·卷一七五》载:隋文帝杨坚纳杨尚希及大臣苏威之议,于开皇三年十二月甲午(584年1月18日),下令废508郡、22州。开皇九年(590)平陈,又废原陈朝境内109郡。“寻以户口滋多,析州置县。”(10)至开皇末年,置州296个。大业二年(606)并省诸州,至大业五年(609),全国政区有184个郡、县1245个。

《旧唐书·玄宗纪下》载:天宝元年(742)九月“丙寅,改天下县名不稳者及重名者一百一十处。”经地名学学者华林甫教授考证:天宝元年更改县名92处(其中改重名48处,改不稳县名44处),加上该年重名应改而未改者18处,共110处。(7)147涉及桂阳郡者有安陵县改为高亭,因德州平原郡有安陵县,故改。南平县改为蓝山县,因渝州有南平郡,故改。与此同时,唐朝又改国内300多州为郡,到乾元元年(758),又将郡改为州。隋、唐之际,由于朝廷整顿、撤置郡、州、县,导致桂阳郡、郴州,互易频繁,当为主因。其中具体原因,不可细述。

郴阳。何以得名?郴,字出秦篆,谓之“林中有邑”。阳,古今文本义,指明亮。《周礼·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贾公彦疏引《尔雅》:“山南曰阳。”《玉篇·阜部》:“阳,山南水北也。”后人聚落成邑,皆以山南水北为阳。

郴阳得名,当与郴水有关。郴水,于唐末五代初,改为郴江。源出郴县(今苏仙区)江口乡骑田岭东北麓狗肚山,流经江口、小溪(今良田镇)、坳上诸乡而入郴州市区,曲行35公里至秋溪水(西河口),再东经约1.3公里于郴县桥口镇瓦窑村入郴县内,再经1.5公里汇入东江(耒水)。全长约75.7公里,河床比降3.9‰,流域面积772平方公里。(11)沿途纳6条小溪而渐成50余米宽的河流。

然而,郴阳作为地名,最早见于南宋词人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此词作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除夕,作者谪徙郴州时,寄意寒深,抒情哀怨,身世飘零感慨,为秦观词中最为凄婉之作。有学者考证:秦观当年写有“郴州旅舍”,即今苏仙区苏仙桥头附近。因昔古渡街位于苏仙岭之南,傍郴江古渡,故有郴阳之称。亦云唐代郴县治,位于郴水绕城西北而经处,故有郴阳之称。由此得知,郴阳得名于北宋,甚至更早。从秦观词中得知,郴阳当指郴州。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郴州军(知军)改名郴州,郴县易名郴阳县,州治郴阳县城,以唐、宋时“郴阳”地名为名。(1)19十四年(1277)改郴州为郴州路,郴阳县属之。明洪武九年(1376)改府为州(直隶州),撤郴阳县域为州辖境。清代郴州直隶州沿袭明制,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民国2年(1913)9月,废郴州直隶州,复郴县,属衡永桂道,次年属衡阳道。民国11年(1922),至共和国成立后,县名不改,县治原址,县域略变,归属有郴州之州、专区、行政区、地区革命委员会、行政公署、市。(12)

1994年12月17日,撤销郴州地区设置地级郴州市,撤销县级郴州市,改置北湖区(县级),属湖南省郴州市 (13) ,区治路仙街道办事处骆仙西路2号。1995年3月,撤销郴州地区,置郴州市,撤郴县置苏仙区,区治郴州市区苏圆路。(14)

苏仙,何以为名?2015年《湖南行政区划大典·郴州市》载:苏仙区由“‘苏仙传说’(已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苏仙岭风景区(天下第十八福地),而将郴县更名为苏仙区。”这说明苏仙区实因苏仙岭而得名,而苏仙岭源于“苏仙传说”。

苏,古文本义,指紫苏,一种有辛辣味可食的香料,亦指姓。《通志·氏族略三》:“苏氏,已姓。颛帝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陆终生昆吾,封于苏……至周武王,用(苏)岔生为司寇,邑于苏,子孙因以为氏,世居河内。”

仙,古文本义,指神仙。《史记·孝武本纪》:“安其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字汇·人部》:“仙,神仙。”《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皆指那些传说中长生不死的人(实无稽之说)。

岭,古文本义,指山岭深邃之貌,今释为有路可通的山或山脉。《文选·杨雄<甘泉赋>》:“岭巆嶙峋,洞亡厓兮。”李善注引《埠苍》曰:“岭巆,深无厓之貌。”谢灵运《初县郡》诗:“登岭始山行。”《广韵·音韵》:“岭,山深貌。”

苏仙传说,为汉民间传说故事。相传西汉桂阳郡治郴县(今苏仙区)少年草药郎中苏仙,名耽,桂阳人,早年丧父,与母相依为命。有一年瘟疫流行,他便与母用桔叶及根、井水,配马岭山桃石,熬制汤剂,救治无数病人。后随道士出游。民间传他已跨鹤成仙,并衍为“神奇出生、神鹿哺乳、孝顺母亲、种橘驱疫,得道成仙”等核心母题为主要内容的传说故事群。共和国《郴县志》亦详载。晋代葛洪《神仙传》中首载,后道教典籍、笔记小说,大肆铺陈宣扬,历代文人诗人杜甫、王昌龄、元结等均有题咏。唐开元十九年(731),郴人在苏仙井旁进祠。北宋真宗赐名为“集灵观”、“桔井观。”苏仙传说,影响深远,派衍《孝子神仙》、《桔井泉香》、《桔井流芳》、《天下第十八福地》等典故;派衍出来鹤楼、桔井观、苏母祠、苏母墓、苏仙桥、鹿角亭、遇仙桥、乳仙亭、白鹿洞、跨鹤台等道教名胜。今深得海内外华人欣赏,游者不绝。

郴州文化符号大全(郴州地名源流考)(4)

参考文献:

[1] 郴县志编纂委员会.郴县志·大事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12.

[2] 魏昌.楚国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54.

[3] (汉)班 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79.

[4] 彭雪开.秦置攸县及时间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5] 彭雪开. 耒阳地名源流考[M].株洲:湖南工业大学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所内部文稿,2016:-10- 10.

[6] 张式成.郴州古代人文地舆考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7] 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30.

[8(宋)欧阳修.新五代史·楚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99:540.

[9](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M].北京:1999:681-731.

[10](唐)魏徽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549.

[11]湖南地名志纂委员会. 湖南地名志[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1404.

[12] 湖南省民政厅编.湖南省行政区划大典·第四卷[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15:3.

[13]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志编纂委员会..北湖区志(1990~2004年)[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11.

[14]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志编纂委员会.苏仙区志(1989~2002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30.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地名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