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鲁迅先生病故,终年55岁。这时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才7岁,而周海婴的母亲许广平才38岁。鲁迅的妻子朱安也已经年近60岁,鲁迅的母亲周老太太(鲁瑞)已经年近80岁了。

周老太太和朱安住在北平,而许广平和周海婴住在上海。周老太太和朱安写信,让许广平和周海婴一起来北平居住,互相扶持着过日子,但是许广平却拒绝了。

鲁迅的家人谁对他的影响最大(他的母亲还有两个儿子健在)(1)

很多年来,一直有一个论调,就是周老太太和朱安靠许广平供养,许广平给周老太太和朱安寄钱,因此许广平很伟大。但事实不是这样的。真正伟大的是周老太太和朱安。

在鲁迅病故后,肯定要留下不少钱财,而鲁迅还有很多值钱的藏书,有些藏书在北平寓所,有些藏书在上海寓所。

鲁迅的家人谁对他的影响最大(他的母亲还有两个儿子健在)(2)

按理说,鲁迅的遗产继承人有三个,一个是儿子周海婴,一个是妻子朱安,一个是母亲周老太太。

(注意,民国时期,女人已经可以继承财产,盛七小姐还嫌自己遗产分得少,和哥哥们打官司。那时女权人士是极厉害的。请那些把民国时期当成古代社会的人不要开口说周老太太和朱安没有遗产继承权了。)

许广平和鲁迅先生没有婚姻关系,只有情爱关系,所以她不是鲁迅先生的遗产继承人,但是周海婴年幼,许广平作为周海婴的母亲,可以代理周海婴的遗产。

鲁迅的家人谁对他的影响最大(他的母亲还有两个儿子健在)(3)

但是三方并没有平分鲁迅的遗产。周老太太和朱安连鲁迅有多少存款,这些年鲁迅赚了多少钱都没有问。鲁迅的存款谁拿着,就不用问了。

也许周老太太和朱安根本没有想继承鲁迅的遗产,等她们病故后,遗产就全归了鲁迅的儿子周海婴。

为什么许广平给周老太太和朱安寄钱,是因为她拿走鲁迅的版本,承诺给周老太太和朱安寄钱。朱安给鲁迅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的信里说明了这个问题。原文如下:

“当时有一位许寿裳先生,来代许女士索要鲁迅先生全集的出版权,担保许女士嗣后寄回北京寓的生活费,不使缺少,同时许女士也有信来索取版权,并表示极端的好意,我自愧无能,慨然允诺,当将委托手续全部寄去以后,许女士如何办理,迄未通告,我亦未曾问过。”

许广平想以出版鲁迅的文章为事业,但是没有周老太太和朱安的许可,她就拿不到版权。拿到版权自然给付人钱,如果周老太太和朱安把版权委托给其它人(比如说鲁迅学生)会更赚钱。难道其它人拿到鲁迅版权能不给周老太太和朱安钱吗?

自从许广平得到鲁迅的爱情之后,就没有工作过,她自己都没有赚过钱,哪里有钱给周老太太和朱安?就算鲁迅病故后,许广平也没有工作过,而是以出版鲁迅图书为事业吧。

鲁迅的家人谁对他的影响最大(他的母亲还有两个儿子健在)(4)

没有周老太太和朱安的授权,许广平能得到这事业吗?想以出版鲁迅图书为事业的人恐怕不要太多了,如果不是周老太太和朱安看到许广平和鲁迅的关系上,恐怕排号也轮不上许广平得到鲁迅版权。

周老太太和朱安从来没有过问过许广平出版鲁迅文章赚了多少钱,给她们寄多少钱,她们就用多少钱。但是物价上涨后,周老太太觉得钱不够用,就在1939年7月4日给许广平的信中要求在八、九月多取三、四十元定购冬天的煤。

许广平却不同意,给周老太太的回信上说:“而另外买煤等再借钱,恐媳仍难负担得起”。最离谱的是,许广平还在信里说:“长此以往,卖身也无补矣。”

周老太太很生气,就在1940年3月9日写信给鲁迅的朋友许寿裳诉说许广平之推赖,说许广平“损害豫才(鲁迅)生前之闻望,影响海婴将来之出路”。

鲁迅的家人谁对他的影响最大(他的母亲还有两个儿子健在)(5)

人和人必须保持距离,尤其是在经济上,亲兄弟明算账,否则容易发生矛盾,当初周老太太、朱安就应该和许广平把鲁迅的遗产分清楚,把鲁迅版权委托给第三方,由第三方给周老太太、朱安、许广平分钱,就不会和许广平发生矛盾,也不会落得一个她们靠许广平供养的名声。

有人说,周老太太不是还有两个健在的儿子吗?是的,周老太太是有两个健在的儿子,但许广平给周老太太寄钱是因为许广平拿走版权,而不是因为周老太太要求许广平赡养她。

事实上,周老太太的三儿子周建人从来没有尽到赡养周老太太的义务,周建人连发妻和孩子们都不养,有钱都养他的小三和私生女了。

而周作人的确尽到了赡养周老太太的义务。许广平说承担周老太太的生活费困难,让周作人和她分担,周作人答应了。许广平说她经济困难,让周作人帮她垫付,周作人答应了。许广平给周老太太和朱安断供的两年多,是周作人赡养着周老太太和朱安的。

以前的宣传总爱为了赞扬某人而隐藏真实的事情,而许广平承着鲁迅的光芒,一向被赞扬。而现在风气开化,可以公开真实的历史资料了。

鲁迅病故后,鲁迅的母亲还有两个儿子健在,为什么让许广平寄钱给她?这是因为鲁迅的母亲不但没有分到鲁迅的遗产,还把鲁迅的版权委托给了许广平。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朱安传——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