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学时,老师时常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力争做一个有为青年;在家中,父母经常教导我们,人要有所作为;参加工作后,单位领导常常鼓励我们,做工作要敢为、想为,善为。这些都是提倡人要行有为之事,仿佛与道家的无为思想有冲突。道家的无为,难道是字面上的无所作为吗?《道德经》第二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其中的无为之事,究竟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无为是一种态度(道德经如何理解)(1)

道家阴阳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鲜。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鲜。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春节期间,看到了街道不再繁华,路上也没有许多行色匆匆的行人,就能知道大家都呆在了家里自我隔离;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房间,就可以明白,天亮了。当月光通过窗户照进来,好像给地上铺了一层霜,就懂得现在是晚上了,不用推开窗户去查看,就可知晓日月运行规律。这些自然规律每个人自然而然就可知道的,不用刻意去打探或查看,是不为什么而为,是弗为而成,是自然而然而为,也是道家无为的一层含义。

道德经中无为是一种态度(道德经如何理解)(2)

道家太极与绿叶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生活中大家都自觉排队,遵守秩序,那超市、影院、车站等地方就不会如同十几年前一样,会有专门的治安人员来引导、监护,城市就自然而然形成。大楼的建设人员认真做好每一层的施工,百米高层的建筑便会一座拔地而起。把小的事做好,大事就自然而然做成,城市的文明是从如超市、车站、影院等小地方的文明做细做实,最后形成整座城市大的文明。高楼建筑是从做好小的砖块、钢筋、柱梁的质量抓起,最终形成高楼大厦。做细做实小的事情,让大事变得无形,身处之中,却浑然不觉,看上去是一种无功、无成、无名的无为,却是一种大功、大成、大名,这是道家无为的一层体现。

道德经中无为是一种态度(道德经如何理解)(3)

老子《道德经》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推以及人的方式去为人处事,不论他人的善良与不善良,都用自己的善良去对待,从而使人人向善;也不管别人信与不信,都去信任他,从而使人人守信。这种好坏不分,善恶不辨的行为,让人有一种无所作为的感觉。但这种人之初的本性,是人出生时原本就有的善良,是顺应自然规律的顺势而为表现,是“积善之人必有馀庆”的无为,也是“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的无为,这也是道家无为一层表现。

道德经中无为是一种态度(道德经如何理解)(4)

道家与阴阳鱼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处无为之事”是自然而然地去为人处事,不必刻意地怀有某种目的或动机去做事,这样不管得与失都不会长久,会因拥有后而失去,也会因失去后而拥有。无为之事也是把大而无为的事情化成细而实的小事,让人身处于之中却浑然不觉的无形之中,给人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做,却是做得最大最好的无为之事,如人们习以为常的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看上去普通而无所谓,却是其他国家的人民向往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无为之事更是一种顺势而为,遵循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去坚守的一种行为,虽有时会让人误解为一种无所作为,但这种蕴含个人真善美的无为,却是不因个人得失,去传承并发扬的一种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