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日开始,我们便来学习苏轼的作品。若有人问,这个学习有没有逻辑?这逻辑,便是个人喜好吧。写过岳飞和李清照,都是宋朝人,还有苏轼,也是我十分喜欢的诗人,于是,就继续在宋朝待一段时间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宋代〕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东坡写的寂寞沙洲冷:你可知寂寞沙洲冷是苏轼写的(1)

苏轼

我的理解和翻译

月牙儿挂在那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夜深人静)滴漏的水已经断了,而人声刚刚安静下来,刚好看到一位“隐士”独自走动,那影子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像一只孤独的鸿雁。

(“隐士”)受惊,回头看,有点怨恨,没人来探望。挑拣了所有冰冷的树枝,依然不肯栖息,宁肯待在那又冷又寂寞的沙洲里。

深度解析

苏轼的创作量还是很大的,随便挑了一首,文笔如此洗练,让人倾佩!

这首词写在他被贬职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后,住在定慧院的时候。“寓居”这两个字,仿佛是在告知读者,他住在集体宿舍里,而不是独栋别院,生活条件有些艰苦。

苏东坡写的寂寞沙洲冷:你可知寂寞沙洲冷是苏轼写的(2)

苏轼

看一看苏轼的生卒年月,再看看岳飞和李清照的生卒。

原来他们之中,苏轼出生的时间最早,李清照次之,岳飞最晚。要论寿命,岳飞年仅39岁便去世了,苏轼在世64年,李清照享年71岁。不过,这三人在时代的长河中,有几年交集。苏轼去世的时候,李清照17岁,刚刚与赵明诚结婚。岳飞去世的时候,李清照58岁,那时候李清照已经成为遗孀了。按照时间线推理,苏轼去世两年后,李清照已经19岁了。而岳飞刚刚出生。

遗憾我解析的这三个宋代人,没能聚在一起,喝个小酒,吟诗作画。不过,还好,三人都有交集,李清照17岁的时候,应该听过苏轼的大名,读过她的诗词吧。而李清照58岁的时候,应该听过抗金名将岳飞吧。岳飞也听过当世的大才女李清照吧,无奈,他忙于抵御贼寇,无暇去拜谒前辈,毕竟,他也算个文艺小青年。而李清照,也很佩服这个智勇双全,精忠报国的晚辈吧。毕竟,她也是个忧国忧民,有家国情怀的女诗人。

苏东坡写的寂寞沙洲冷:你可知寂寞沙洲冷是苏轼写的(3)

苏轼

言归正传,我们需要仔细了解一下宋代大文豪苏轼先生的生平。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此段摘自百度百科

从词中“缺月、疏桐、漏断、孤鸿”,可以看到苏轼的心情并不美丽,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已经45岁了,人到中年,宦海沉浮,而陪伴在侧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时年34岁。为了了解这人物关系,感觉自己顿时间化身为福尔摩斯了。

“缺月、疏桐、漏断、孤鸿”这几个词,一般会在配偶去世后才用,他身边有人,却仍用此。所以,我感觉,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更加钟情于他的原配夫人王弗吧。毕竟与这位二夫人年龄相差11岁,内心多少还是有些代沟吧。

这词中的“幽人”翻译为隐士,怕也不对,应该指的是那只“鸿雁”。他看到了鸿雁的孤独,正是看到了自己的孤独。夜深人静,睡不着,不如起来看屋外的景吧。

苏东坡写的寂寞沙洲冷:你可知寂寞沙洲冷是苏轼写的(4)

苏轼

这首词大概写在秋冬季节吧,树叶都掉的稀疏了。漏断了都没有人来续,大概没有侍从吧。“有恨无人省”,这一句仿佛在写人走茶凉的状态,想到以前风光的时候,门前车水马龙,如今被贬,连个来探望的人都没有。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句尤为经典,仿佛在暗喻自己,虽然那些都是不好的地方,却宁肯待在这孤独寂寞冷的沙洲里,也不愿栖息在高处,尽管高处不胜寒。颇有种不愿同流合污的意思。

苏轼先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首词,在923年后,也就是2005年,由一位名叫周传雄的歌手将最后一句,作为歌名《寂寞沙洲冷》,唱响了全国,料想,这首歌的词作者陈信荣,定是读过苏轼先生的这首词,而受到了启发创作的吧。歌词中有一句“夜深人静独徘徊”,可以与苏轼词中“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相应和吧。

古为今用,随处可见,夜深人静,就到这吧。

苏轼先生,晚安。

苏东坡写的寂寞沙洲冷:你可知寂寞沙洲冷是苏轼写的(5)

推荐阅读:

和李清照告个别—《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李清照词/文澜珊赏析

未见黄龙见虎踪,岳飞访黄龙洞《题雩都华严寺》岳飞诗赏/文澜珊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原创首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