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中国出现了非常让人瞩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

当你在上小学的时候,他读完了高中三年的书;

当你在上初中的时候,他已经被招进了清华北大少年班本硕连读;

相比之下,好像他就像个神童,像个天才,而你跟他的差距简直难以想象。每当出现这样的神童新闻, 父母总是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你,然后以叹气收场……

3级跳世界纪录慢动作(一年跳4级你以为是神童)(1)

再观这几年,此类新闻报道得越来越少,神童/少年班逐渐退出了主流。虽然,神童依旧存在,但国家在教育方向的重心却发生了偏移:单纯的学习知识并不符合教育部倡导的孩子们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是在4月底,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中,明确了艺术类别的重视程度,占比高于外语。

3级跳世界纪录慢动作(一年跳4级你以为是神童)(2)

但神童在哪个领域都有,哪怕是学习舞蹈,也有神童级别的孩子出现。再加上中国父母的持久思想——恨不得孩子快快长大,学的多,学的快,哪怕他们知道“揠苗助长”的危害,但还是想自己的孩子优于其他人的速度能达到最快。

所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舞蹈考级,可不可以跳级。“我的孩子学得很好啊,很有天赋啊,可以学更多更高难度的动作啊等等”,就好像恨不得孩子只要通过一两年的时间就能拿到中国民族民间舞15级高级证书。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孩子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我们是不建议跳级的,应该遵循1-15级的发展,逐步完成每个阶段的等级认证。 孩子的身体、心智都是随着时间慢慢发育成长的, 尤其是不同等级的舞蹈动作对孩子身体骨骼的要求是不同的。过分的学习高等级动作,只会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更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什么年龄什么 身体阶段就应该做到什么动作和内容就足够,可以稍微增加些要求,但不建议过分索取。你觉得呢?评论区可与我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