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王开慧

12月14日上午,沈阳市公安局为阿哑和父亲准备的认亲仪式上有寒暄,有快门声,有哭泣声,但阿哑的世界里很安静。他是聋哑人,见到从邵阳赶去的两鬓斑白的父亲,他只是伸手抚了抚父亲的鬓边。

与家人失散28年,被养父戴立和一家人叫了23年的“阿哑”,这天才知道自己的真名——“周青秧”。

1993年,阿哑走失,在外漂泊5年,1998年被戴立和收养。23年里,戴立和待他视如己出,两人情同亲父子。

小乞丐被好心老人收养十年(大叔收养湖南聋哑少年23年)(1)

一次出于恻隐之心的善举,改写了阿哑的人生轨迹,潇湘晨报联合阿里天天正能量为收养阿哑23年的戴立和奖励一万元。

主动找民警为养子寻亲

今年7月6日,沈阳和平公安分局集贤派出所民警马盛国接到戴立和求助:帮阿哑找到亲父母。公安部门对阿哑进行了采血,但他不会说话,对自己的身世也没有记忆,寻亲工作难度不小。

民警通过分析发现与阿哑生物信息关联度较高的人员有96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他的弟弟应该去献过血,我们通过比对发现他和阿哑的生物关联很大。”马盛国说。

今年10月,民警开始辗转全国各地,一个个探访这些人,再逐一排除。在邵阳探访时,民警发现一位70岁的老人周旺林疑似阿哑的亲生父亲。

周旺林的大儿子于1993年走失,寻找多年未果,老人的二儿子也同样有语言障碍。在湖南公安机关的工作支持下,沈阳警方立即采集了周旺林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对比,确认阿哑是周旺林走失28年的大儿子——周青秧。

12月13日下午,周旺林在其弟弟周芳林的陪同下抵达沈阳。12月14日上午,他们在沈阳市公安局进行了认亲,阔别了28年的父子终于相聚。

父子重逢,他给父亲夹菜

14日晚,两家人一起吃了团圆饭。身穿蓝外套、头戴黑帽子的周旺林显得有些拘谨,他默默地感受着儿子如今的生活。阿哑则给父亲夹菜、递碗。

“他(阿哑)愿意跟我们回邵阳老家生活,上午已经把东西收拾好了。我们跟他比划坐飞机回家,他点了点头,我们都尊重他的意愿。”15日,记者联系上了阿哑的叔叔周芳林,他当时正在去医院门诊的路上——“我们做完核酸就可以买机票了,但是他(阿哑)要过两天。”据周芳林介绍,目前警方正在为阿哑解决身份证问题,办理好身份证明就可以做核酸、买票。

小乞丐被好心老人收养十年(大叔收养湖南聋哑少年23年)(2)

28年来,周旺林一直在家务农,一家人不敢搬家,怕孩子回来找不到。他们也曾四处张贴寻人启事,但都石沉大海。4年前,周旺林的老伴带着遗憾离世,临终前还惦记着大儿子周青秧。

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丝门村村支书谢样新介绍,等阿哑回到老家后,村里将为他争取一些经济帮扶。

搬过多次家,一直将阿哑带在身旁

“1998年冬天,我在麻将社里遇到了他,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很聪明,听别人说他在附近的厂里做点零工。”1998年,戴立和在沈阳自家开的麻将社遇到了衣服破旧的阿哑。他平时还做别的生意,不常来麻将社。“和他熟悉了,我就带他回自己家了。”这一带就是23年。遇见阿哑时,戴立和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子一女,这些年戴立和搬过许多次家,他搬到哪,阿哑就跟到哪。因阿哑不会说话,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戴立和一家人一直唤他“阿哑”。

小乞丐被好心老人收养十年(大叔收养湖南聋哑少年23年)(3)

“2001年的时候,我想通过沈阳那边的电视台帮他寻找亲人,没找到,孩子也有点抵触,就没继续了。”阿哑不会说话,听不到,也不会写字,起初他们相处也有很多困难。“文化不高,不会正规的手语,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一套,我说的他能听懂,我们也知道他想要什么。”戴立和笑道。

小乞丐被好心老人收养十年(大叔收养湖南聋哑少年23年)(4)

平日在家,阿哑也会逗逗戴立和的孩子,他们早已成了亲人,沈阳家里还有几张全家福。

小乞丐被好心老人收养十年(大叔收养湖南聋哑少年23年)(5)

知道阿哑即将跟父亲回湖南,戴立和说自己有点落寞,却又真心替孩子高兴,“舍不得,但是这对他好,回去也好啊”。

来源: 潇湘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