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地貌千姿百态,有的是黄沙万里,有的是翠绿雨林但是每当有人类踏足,这些地貌便常常惨遭蹂躏,变得面目全非地球上很少有这样一个地方,千百年来被人类挖掘用来居住、酿酒、制陶、养牲畜而风采依旧土耳其中部的奇石区地下城遗址就是一个有着千百个洞穴的“奇石王国”,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奇石国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奇石国度(奇石王国土耳其)

奇石国度

地球上的地貌千姿百态,有的是黄沙万里,有的是翠绿雨林。但是每当有人类踏足,这些地貌便常常惨遭蹂躏,变得面目全非。地球上很少有这样一个地方,千百年来被人类挖掘用来居住、酿酒、制陶、养牲畜而风采依旧。土耳其中部的奇石区地下城遗址就是一个有着千百个洞穴的“奇石王国”。

走进土耳其中部的卡帕德基亚地下城遗址,满眼全是古怪的地貌。游客居住、吃饭、娱乐都是在洞穴里。那些荒废的山洞经过敲打打再加一点点美化就变成了华丽的酒店。在山洞顶刻上一点线条,装上灯泡,就成了吊灯;山洞里的火炉、桌椅、装饰都是由现成的石头凿成的。夏天,山洞里透出沁人心脾的凉爽,不愧是最环保的“冷气机”。

土耳其人认为,只有穷人才住在山洞里。可是现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都对土耳其中部的奇石区山洞遗址趋之若鹜。

原来在数百万年前,这里发生过几次猛烈的火山爆发。火山灰掩盖了大片的地面,形成了松软的凝灰岩。经过日久风化,松软的泥沙

被侵蚀,同时磨出了奇形怪状的波浪岩石、烟囱石、骆驼石等。

难能可贵的是,当地的人们没有离弃这片劣土。连年的战祸迫使当地人动脑筋改造大自然。这里的基督教徒为了逃避阿拉伯、罗马和土耳其军队的迫害,纷纷由平地搬到山上居住。他们集中在居雷梅、阿凡诺斯和厄古普3个小镇,构成了这个布满穴居山洞遗址的三角地带。

当地的人们发现,凝灰岩没有遇到空气前质地松软,稍加雕琢就能凿出山洞。而凝灰岩遇到空气后即硬化,结构会更加稳固。在由地面搬到地下后,人们从事酿酒、造陶瓷、养牲口的时候无不利用洞穴的这一特性。今天,在居雷梅的遗址博物馆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基督教徒逃避罗马人追捕时,冒死在洞穴周围绘上的《圣经》人物和故事。这个博物馆其实就是当年人们挖掘建造的一个洞穴或教堂的遗址。

在公元7世纪,由于宗教信仰不同,穆斯林与基督教徒之间矛盾激化,基督教徒由山上般到山下居住。基督教徒像地鼠一样往地下挖洞,创造了一个地下城市。目前,在土耳其中部的奇石区一区发现了36座地下城市的遗址,其中规模较大的卡马科尔地下城遗址吸引的游客最多。

卡马科尔地下城遗址深人地下达80米,是够4人生活居住。这座地下城遗址里面建有酒窖、羊舍、蓄水池,还有风力强劲的天然通风系统。

地下城遗址内的通道迂回曲折,共有8层楼,游人经常是“听其声,不见其人”拐一个弯儿,才知道大家分隔在两个楼层里。这里要是没有向导,必定会迷路的。

那么,地下城遗址洞穴内的人怎么辨别白天黑夜呢?原来,洞穴内不仅有探子回报,还有通风管道可以窥视外面的情况。当敌人离去后,基督教徒就搬回到地面上生活。

基督教徒在地下城里居住的困难要比想像得多。做饭时冒出的炊烟怕招来敌人,要经过管道分散后才排到地面;担心水源遭人投毒,井ロ都经过悉心掩盖;生老病死总是难免的,他们就把尸体放在上面第一层,因为这里通风较好。等到局势稍微平稳后再搬到地面上埋葬。

奇石区这种寸草不生的土地在地质学上称为“恶地”。但是土耳其的地下城遗址,这种寸草不生的土地却变成了一片良土,既可以种葡萄,又可以制造陶器。

由于这种地下岩洞保温好,特别适合建造瓷窑。当地人曾利用这里的优良红土建造了许多瓷窑,奇石区北部遗址城市阿凡诺斯就是以盛产陶瓷而闻名的。

早在公元前6000年,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这里的甜美葡萄酿酒。他们在石洞中凿出酒窖酿制葡萄酒。根据希腊神话,酒神狄俄尼索斯就是诞生在安那托利亚的。

每年的9月是地下城遗址最吸引人的时候。在灿烂的阳光下,一串串饱满的紫红色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在酿酒厂里挤满了抢购红葡萄酒的欧洲游客。原来,奇石区的葡萄不仅甜美,佳酿更是闻名遐迩。

奇石区地下城遗址的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最佳的娱乐节目还是钻山洞。洞穴夜总会内还有狂歌狂舞。一个晚上,单看舞蹈表演就可以游遍整个土耳其的奇石区地下遗址。这里表演的有十几种土耳其舞蹈:东部的凡湖舞,其动作模仿在湖中打鱼;东北部的舞蹈动作粗犷,带一点儿俄罗斯民族舞的影子;压轴的肚皮舞,那衣着性感的女郎腰肢柔软动,再加上一点风骚媚情,着实“电力”大放;还有精彩旋转舞,虽不及肚皮舞娘热血沸腾,但是身穿白袍头戴高帽的教士慢慢走进场内,一一上前行礼后,双手抱胸,慢慢地放开双后,手臂同举向天,不停地疯狂地旋转,加上迷幻灯光,好像在催眠一样。这种高中的舞蹈原是土耳其梅乌拉纳教的仪式,它象征着神圣的爱和神秘狂喜的境界。舞者右手手心向上,象征着接收到上天的力量;左手手心向下,象征着感受到神灵的存在。今天这个教派已经消失了,幸好还留下了这种令世人赞叹的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