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是匠人的时代,唯有将一件事做到极致,才能够让审美日益严苛的大众自愿掏出真金白银去消费。

这个时代亦是匠人稀缺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追逐快速迭代的新鲜玩意,对已经到手的东西和技能不甚珍惜。

匠人匠心精神(择一物安栖身心)(1)

匠人需要时间的加持,需要十年、数十年的雕琢打磨,在一物内望见世界,在挥毫间映射出千姿百媚。

匠人需要匠心,一个人的心只有经过了千锤百炼,才能细致入微、优雅无比,这其中更要经历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杂念尽除,手里眼里只有这相守一生的物件。

祝羽捷在2019年写了一本《万物皆有欢喜处》,记录了45个城市中手工艺人的故事,他们一辈子只为做好一件事,他们惜物的生活美学态度,感染着一座座城市。

作者祝羽捷的舅舅是个资深的二胡爱好者,他不仅仅自己拉二胡,还会做二胡。做出的二胡美极了,音窗像苏州园林的镂空花窗。

匠人匠心精神(择一物安栖身心)(2)

祝羽捷跟着舅舅学二胡,也惦记着舅舅手里自己做的那把。舅舅答应她,只要她学会一首曲子,就给她做一个一模一样的。

还没等她学会,舅舅就病倒了,而她也忙于学习,把学习二胡的事放下了。

舅舅在临走前给祝羽捷做好了那把她心心念念的二胡,而她却再也听不得二胡如泣如诉的声响。

物件里,有时藏着一个人。碰不得,也忘不掉。

老鞋匠做了一辈子的鞋,在老伴去世后,他说自己再也做不出一双精巧的皮鞋,只剩下了修鞋的手艺。

那是一双精巧的牛筋底平底鞋,老鞋匠在鞋面上还缝了个蝴蝶结,走路一点也不碍事,还多了些灵气。老伴儿看到这双鞋子,竟有些害羞,一把年纪还要这样精致。

老鞋匠没有同人们诉说他的哀伤,他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老伴儿的思念。

匠人匠心精神(择一物安栖身心)(3)

“老鞋匠比自己还了解你的脚,你只能看到表面,他却能知道你是如何走路的。”

有时物件是陪伴,也是那根救命稻草。

如一原本是一个在北京打拼的普通女孩,疾病让她不得不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回到老家休养生息。

对未来的迷茫打垮了这个原先无所畏惧的女孩,她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经常无助的偷偷哭泣。

在外婆的提醒下,她捡起了祖传的药方,又不断地深造和学习,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制皂手艺人。双手的劳作让她感到踏实,而这份手艺,让她过着人间仙境般的生活。

匠人匠心精神(择一物安栖身心)(4)

她的工作室在离成都100公里外的山间,推开门就是满眼的蜀国山水,漫山的药草都是她的配方。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手艺和物件滋养着如一,而如一也在用生命践行。

物件亦是成长的见证。

立明是一个年轻的男孩,龙眉凤目,总是笑嘻嘻的。他十年前第一次见到古琴,那是一张仲尼式古琴,见到这张琴的第一眼,立明就被迷住了。

他下决心要做一名斫琴师,从选材到制作再到上漆、抛光、安弦、调音,每一道工序他都尽力追求极致。

匠人匠心精神(择一物安栖身心)(5)

学习斫琴的过程,也是立明修心养性的过程。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古琴的影响,他感受四季;为了调节气息,他每日七点起床研习书法;他喜欢喝茶也喜欢养花。

年轻的立明,因为这份手艺,比同龄人多了些许骨子里的沉稳。

明代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人无痴者,无可与之交,其无深情也;人无癖者,无可与之交,因其无深情也。”

物件里寄托着我们的真性情。

有一件让自己痴迷的事情是幸福的,那是匠心的发源地。

匠人匠心精神(择一物安栖身心)(6)

关注@草席话凉生,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一起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