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不只书同文车同轨(1)

富大龙饰演的秦始皇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致力于实现国家大一统,他理想中的大一统是全方面的,不仅是“六王毕、四海一”的政治大一统,同时要“书同文、车同轨”,在经济、文化领域也要实现大一统。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推进,学者发现秦在人们的精神信仰方面也致力于实现大一统,以稳固秦的统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秦始皇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不只书同文车同轨(2)

一、秦统一前的祭祀格局

在殷周时期,人们认为天帝是世界最高的主宰,而王接受天命来行使统治权。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祭天地和鬼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国都有了自己的祭祀和信仰。但是因为史料的残缺,我们今天只能较清楚地了解秦、楚两国的祭祀,现在简单地比较一下二国信仰的区别。

秦国的信仰世界一方面继承了华夏文化传统祭祀,另一方面发展出很多带有自身特色的祭祀。秦国最核心的祭祀是对天帝的祭祀,其中最著名的是设置在雍城的雍四畤,分别祭祀白帝、青帝、赤帝、黄帝。这一祭祀源于先秦时期流行的五行学说,从五行学说中衍生出了五方帝的信仰和祭祀。但秦不祭祀黑帝,他们自认为承袭水德而对应黑帝。黑帝是秦人追认的先祖颛顼帝,所以他们不为黑帝立畤,而是给其更高级别的祭祀。此外,秦国还有一些独特的祭祀。如陈宝祠,陈宝祠在陈仓北(在今宝鸡县),相传陈宝是秦文公得到的一块灵异的石头(学者推断是陨石),文公认为这是上天对秦天命的认可,所以将其列为重要的祭祀。

秦始皇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不只书同文车同轨(3)

雍畤血池遗址

而楚地的神灵,与中原文化影响下的神灵有很大区别,其中差异最为明显的是天神系列,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国家祭祀的神祗主要是天帝,而楚地则是祭祀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司命等神灵。除此之外,楚人还十分重巫鬼,《楚辞》说楚地“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很明显与中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秦始皇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不只书同文车同轨(4)

芈月传 楚人好巫的场面

二、秦统一六国后的祭祀格局

先秦时,人们普遍认为,“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也就是说当地的神灵只保佑当地的人民,而人也没必要祭祀那些非自己地域的神灵。中国古代也十分看重“君权神授”,当秦混同宇内,全国各地祭祀混乱的局面自然也要改变,所以秦在整饬全国祭祀上颇有一番大动作。

中国古代的国家祭祀主要分为天神、地衹和人鬼。其中人鬼是指祖先神,也就是各国的宗庙,在灭国战争中,各国宗庙或迁或毁,宗庙祭祀自然是只保留秦的祖先祭祀。

秦始皇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不只书同文车同轨(5)

大秦赋 嬴政祭祀祖宗

天神和地衹则比较复杂,秦统一六国,秦国所祭祀的天神自然也升格为全国祭祀,雍城祭祀的四方帝自然就成为最高级别的祭祀。但在强化雍城天神祭祀的同时,秦还保留了六国的一些重要祭祀,如在东方齐地还保留了八主祭祀。八主分别为天主太阳神、地主社神、兵主蚩尤、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这些祭祀也是受华夏原始宗教衍生出来的祭祀,秦帝国将其容纳到帝国的祭祀中来,构建成为大一统帝国祭祀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一些普通祭祀降格,并设立祠官,由地方祠官主持祭祀。同时废除了一大批祭祀。秦国这么做,是为了弱化重要祭祀的地方性,将其统一到国家祭祀体系中。

秦始皇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不只书同文车同轨(6)

大秦帝国 祭祀场面

秦帝国信仰大一统还有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对山川水域神灵的整合。中国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尤其是名山大川中皆有神力高大的神灵。秦统一之前,各国都注重祭祀境内的大山山神。秦国最注重境内的华山祭祀,近年出土《秦骃祷病玉版》,其中有“告于华太山”一句,是讲秦王在患病后,向华山之神祈祷,以求消除自己的疾病。六国也是如此,格外看重境内大山祭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关东的华山、岐山、薄山、汶山以及关东的太室山(嵩山)、恒山、会稽山和泰山当做国家信仰。但这其中,秦人将关中大山明显看得更重,例如秦始皇在冬巡病危时,曾派蒙毅“还祷山川”,可惜蒙毅未回咸阳,秦始皇就去世了。

秦始皇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不只书同文车同轨(7)

秦骃玉版

对于大河,秦帝国除了祭祀关中河流外,关东只将济水和淮水列为常祀,当时秦国对南方神祗关注甚少,南方大河长江、汉水都不能享受最高等级的祭祀。

三、禁止淫祀和东巡

在中国古代,纳入国家祭祀典礼的祭祀被称作“正祀”,而不在其列的则被称作“淫祀”。秦在征服六国之后,除了将六国的神祗奉为国祀之外,做的更多的是禁绝那些没有纳入国家祭祀体系的淫祀。在新出土的简牍中,学者发现了一种新的秦代律令《祠令》,这种法律就是用来禁绝淫祀的。如《睡虎地秦简》中有一条内容为:“擅兴奇祠,赀二甲。”可(何)如为 “奇”?王室所当祠固有矣,擅有鬼立位也,为 “奇”,它不为。”这条简文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擅自建立祭祀场所,就要被罚款。然后解释说国家已经建立了该有的祭祀场所,除此之外再擅自兴建,就是“奇祀”。

秦国在宗教领域还有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管理巫师。先秦时期,各国都有巫师,如齐国有堂巫、楚国有屈巫。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会受到巫师的影响,可以说巫师控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秦统一之后,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管理巫师,也是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

秦始皇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不只书同文车同轨(8)

大秦赋 秦始皇

虽然整合了帝国内的全部祭祀,但是秦始皇为了进一步强化其统一天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还热衷于前往全国各地巡游,并举行封禅大典,以向天下宣示其统治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在传统史学观念影响下,学者认为秦皇汉武从咸阳远赴山东泰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但近年来,学者发现秦始皇远赴泰山封禅祭祀最高神灵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寻求东方神祗对自己皇权的认可。秦始皇在泰山上刻石纪念,上面写着“匡饬异俗”,说明他想借助天子巡游,来压制地方“淫祀”。秦始皇曾在楚地洞庭湖遇难,臣下告诉他此地是湘夫人之地,因此他下令砍光洞庭湖中君山的树,以示惩戒,这可以看作他对地方“淫祀”的态度。

秦始皇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不只书同文车同轨(9)

今人模拟的封禅大典

文史君说

信仰的大一统是秦国大一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神祗和祭祀系统。秦始皇在兼并六国之后,也致力于建立统一的祭祀秩序。他确定了国家祭祀的基本格局,以关中秦国故地的神祗祭祀为主,同时也兼顾六国神祗祭祀,努力将其整合成统一的祭祀体系。同时颁布祠律,建立祠官,管理各地祭祀,禁绝淫祀。秦始皇屡次东巡,也是为了获得东方神祗对其皇权的认可。虽然秦朝由于国祚太短,这种精神信仰方面的统一并没有完成,但这也为后世中华民族统一的精神信仰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田天:《秦汉国家祭祀史稿》,三联书店,2015年。

杨华:《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封禅书〉、〈郊祀志〉的对比考察》,《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