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之声-记住乡愁·端午记忆丨粽 子 飘 香

长汀县广播电视台 微长汀

粽子是许多人的乡愁(汀江之声-记住乡愁)(1)

粽子是许多人的乡愁(汀江之声-记住乡愁)(2)

粽子是许多人的乡愁(汀江之声-记住乡愁)(3)

《汀江之声》,大家好,近期我们将为您推出“记住乡愁”系列节目“端午记忆”。今天为大家朗读《粽子飘香》。作者:廖金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这个早晨不平静》和散文集《润物细物声》《魅力长汀》等。

主 播丨罗 文

粽子飘香-记住乡愁端午记忆来自微长汀

粽子是许多人的乡愁(汀江之声-记住乡愁)(4)

粽 子 飘 香

我吃过很多粽子,只有1969年吃的粽子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我是那一年的2月上山下乡的,转眼就到了端午节。节前一个星期,村里的女人们就准备包粽子过节了。女人们先上山采粽叶。粽叶是箬竹的叶子,因为可以用来包粽子,人们又叫它粽叶。箬竹长在山谷涧边,状如禾草,叶片却长长的,有巴掌宽大,还飘着淡淡的清香。那天,我跟马大嫂进山采粽叶,马大嫂告诉我,粽子的香味就来自于这种粽叶呢。

粽子是许多人的乡愁(汀江之声-记住乡愁)(5)

粽叶采回家以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将准备好的糯米用粽叶包裹,一片粽叶包裹一个粽子。粽子随着主人的喜好,可以包裹成碱粽、肉粽、豆沙粽等好几种。包粽子看来简单,干起来可不容易,我跟马大嫂学,她一边给我做示范,一边对我说,粽子必须包得很结实,否则下了锅,会被沸滚的水冲得破裂,吃起来不香。粽叶在马大嫂手里像个很乖的孩子,任她怎么包都可以,一会儿,粽子包好了,一个个有棱有角,结实漂亮,然后每10个粽子扎成一束。可是粽叶在我手里却不听使唤,包的粽子松松垮垮,马大嫂就给我纠正,并且安慰道,包粽子也熟能生巧,多包几回就会好了。

粽子是许多人的乡愁(汀江之声-记住乡愁)(6)

煮粽子是很有讲究的。粽子下锅后,锅里的水要有一定的比例,然后用锅盖盖住,让它密封,不能有任何的泄气。煮粽子时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开始火要旺,等锅里的水开了以后,就用温火慢慢地熬,一锅粽子大约要一个小时才能熟透。中途不能随意揭开锅盖,否则香气就泄漏了。马大嫂家里没有时钟,她就在粽子下锅时点燃一根香火,当一根香火燃尽了,粽子就差不多熟了,再稍等一会儿揭锅,这时香气扑鼻,让人口水都会流出来。

马大嫂家煮的粽子很多,她从上午开始,一锅一锅地煮,直到傍晚。晚上又把所有煮熟的粽子热在一口大锅里,用微火慢慢地焖上一夜。第二天再揭锅,粽子特别好吃,又香又韧,非常爽口,那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好吃的粽子。

粽子是许多人的乡愁(汀江之声-记住乡愁)(7)

村里的人,几乎家家都如此,那几天,女人们忙着包粽子,煮粽子。煮好后又把自己家的粽子往左邻右舍送,嘴里说道:“尝尝我的粽子吧!”你送我,我送你,大家互相交换品尝,互相称赞,其乐融融。

小小粽子,飘着香味,传递着友情,促进了和谐。我虽在他乡异地,也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粽子是许多人的乡愁(汀江之声-记住乡愁)(8)

作者简介

廖金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这个早晨不平静》和散文集《润物细物声》《魅力长汀》等。

网编:陈炳林 邱冰花 编审:吴德荣 监制:钟彬彬

粽子是许多人的乡愁(汀江之声-记住乡愁)(9)

粽子是许多人的乡愁(汀江之声-记住乡愁)(10)

,